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
2023-04-27 02:59:56 3
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涉及1,8‐桉葉素。提供無汙染、無腐蝕、可再生的具有較高催化活性和較高選擇性的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催化劑載體焙燒;將焙燒後的催化劑載體顆粒加入雜多酸水溶液中,再加入乙醇,攪拌,抽濾得固體濾餅,再乾燥,焙燒,得固體雜多酸催化劑。採用固體雜多酸催化劑催化α‐松油醇合成1,8‐桉葉素的方法:在三頸圓底燒瓶中加入α‐松油醇和溶劑,加熱至指定反應溫度,再加入磷鎢酸/二氧化矽固體雜多酸催化劑開始反應,達到指定反應時間後停止加熱攪拌,溫度降到室溫後,抽濾分離得反應產物。
【專利說明】一種合成1, 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1,8-桉葉素,尤其是涉及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1,8-桉葉素,學名為1,3,3-三甲基-2-氧雜二環[2,2,2]辛烷,是一種單萜類化合物,具有清涼、香辛、類似樟腦的氣味。天然1,8-桉葉素主要存在於桃金孃科植物藍桉和樟科植物樟樹中,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已廣泛應用於食品、日化、醫藥及催化劑製備等工業領域(李士雨,王靜康.桉葉素應用與製備綜述[J].精細化工,1995,12(5): 12)。
[0003]目前,國內外均採用天然提取法製備1,8_桉葉素產品,其主要步驟為:先採用水蒸氣蒸餾法從藍桉或樟樹的枝葉中獲得粗提物桉葉油,再通過精餾、萃取及結晶等精製方法獲得一定純度的1,8-桉葉素工業產品(張廣求,王炯,袁永華.桉葉素精製工藝初步研究[J].雲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010)。由於近年來天然植物藍桉或樟樹資源有限,致使1,8-桉葉素產品產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另外,由於桉葉油中雜質成分較多,主要有:檸檬烯、α-菔烯、β-菔烯、月桂烯、α-水芹烯、Y-萜品烯、對聚傘花素、芳樟醇、松油烯-4醇、松油醇等(李士雨.桉葉素的純化[J].精細化工,2006,23(1):35-37),且多數雜質成分與1,8-桉葉素的沸點及溶解性質比較接近,所以採用傳統的精餾、萃取及結晶等精製方法難以獲得高純度的1,8-桉葉素工業產品。
[0004]近年來,國外的一些研究者致力於1,8-桉葉素的合成研究與開發。GreiderCE 等人(Greider CE, Cleveland.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ineole:U.S.Patent [P], 1935)進行了松油醇異構催化合成桉葉素的初步研究,從理論上證明了催化反應合成 1,8_按葉素的可行性;Mitchell P W D等人(Mitchell PffD.1mproved methodfor the preparation ofl, 4-cineole:U.S.Patent4, 831, 163[P].1989-5-16)以職品醇或松油醇為原料,在液體有機酸或無機酸的作用下催化合成了 1,8-桉葉素;Farifia L等人(Farina L, Boido E, Carrau F,et al.Terpene compounds as possible precursorsofl,8-cineole in red grapes and wine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chemistry, 2005, 53(5): 1633-1636)的研究也再次證明,在液體酸催化下朽1檬烯和α -松
油醇均可轉化為1,8-桉葉素,並提出了可能的反應機理如下:
[0005]
【權利要求】
1.一種合成1,8 -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I)催化劑載體焙燒; 2 )將焙燒後的催化劑載體顆粒加入雜多酸水溶液中,再加入乙醇,攪拌,抽濾得固體濾餅; 3)將步驟2)得到的固體濾餅乾燥,焙燒,得固體雜多酸催化劑,所述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為磷鎢酸/二氧化矽固體雜多酸催化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I)中,所述催化劑載體選自二氧化矽、分子篩、矽膠、活性炭中的一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I)中,所述焙燒的方法為:常溫下升溫至180°C,升溫時間2h,恆溫Ih後再升溫至350°C,再升溫的時間為2h,再恆溫Ih後第3次升溫至550°C,第3次升溫的時間為2h,然後恆溫6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2)中,所述雜多酸採用磷鎢酸、矽鎢酸、磷鑰酸中的一種;所述雜多酸與催化劑載體的質量比可為(I?3): 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2)中,所述雜多酸水溶液的濃度為0.016?0.048g/m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2)中,所述乙醇與雜多酸水溶液的體積比為2: I ;所述攪拌的時間可為12h。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3)中,所述乾燥的條件為:溫度為50°C,時間為24?48h,乾燥的方法為真空乾燥、恆溫鼓風乾燥、超臨界流體乾燥中的一種;真空乾燥的真空度可為0.0SMPa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合成1,8-桉葉素的固體雜多酸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3)中,所述焙燒的條件為:置於馬弗爐中焙燒,焙燒的溫度為200°C,焙燒的時間為4h。
9.採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體雜多酸催化劑催化α-松油醇合成1,8-桉葉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在三頸圓底燒瓶中加入α-松油醇和溶劑,混合均勻,加熱,再加入磷鎢酸/ 二氧化矽固體雜多酸催化劑開始反應; 2)達到指定反應時間後停止加熱攪拌,待反應溶液溫度降到室溫後,抽濾分離得到反應產物,採用氣-質聯用色譜儀分析反應產物組成。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選自環己烷、異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所述α -松油醇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 33.7,反應溫度為50?70°C,磷鎢酸/ 二氧化矽固體雜多酸催化劑與反應原料液的質量比為0.006: I?0.0125: 1,反應時間為2?7h。
【文檔編號】C07D493/08GK103785468SQ201410063222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5日
【發明者】王宏濤, 張東麗, 鄭哲楠, 魏茹欣, 李軍, 洪燕珍, 蘇玉忠 申請人: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