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21:08:5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製備的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
背景技術:
便秘型痤瘡也叫肺熱型痤瘡,特點是舌質紅,口有異味,大便乾燥2天以上一次,面部痤瘡,紅,大,或膿包型,體質容易上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揮中醫配伍用藥,全面調整人體功能的特點,提供一種可以全面調整人體功能的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本發明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金銀花10 20、蒲公英10 20、虎杖10 20、山楂10 20、枳殼10 20、川軍10 20、野菊花10 20、桔梗10 20、薏米仁10 20。使用時按照常規方法熬製成湯劑口服,一天一劑。本發明組方中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用於治療癰腫疔瘡,喉痺,丹毒,熱血毒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症;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輕瀉、健胃的功效;虎杖具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扑損傷,癰腫瘡毒等症;山楂具有化飲食,消肉積,百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的功效,用於治療消食積,散瘀血,瀉痢,腸風,腰痛,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等症;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的功效,用於治療胸隔痞滿、脅肋脹痛、食積不化、脘腹脹滿、下痢後重等症;川軍具有攻積滯、清溼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溼熱黃疸等症;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上感、流感、急性化膿性炎症、咽喉腫痛、瘰病、目赤腫痛等症;桔梗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等功效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肺癰吐膿、咳嗽痰多、痢疾腹痛、胞滿脅痛、口舌生瘡、赤目腫痛、小便癃閉等症;薏米仁具有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在上述組方中,金銀花、蒲公英、虎杖、山楂、枳殼、川軍和野菊花為主藥,其餘為輔藥。下面是本發明藥物治療的病例I、張X X,女,35歲,患病2年,服用本發明藥物I月後症狀減輕,繼續服用2個月後症狀消失。2、趙XX,男,46歲,患病2月,服用本發明藥物10天後症狀減輕,繼續服用15天後症狀消失。3、李X X,女,26歲,患病I年半,服用本發明藥物I月後後症狀減輕,繼續服用I個月後症狀消失。4、郝X X,女,53歲,患病4年半,服用本發明藥物2月後後症狀減輕,繼續服用2個月後症狀消失。本發明藥物治療效果明顯,具有標本兼治的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藥金銀花10克、蒲公英10克、虎杖10克、山楂10克、枳殼10克、川軍10克、野菊花10克、桔梗10克、薏米仁10克。使用時按照常規方法熬製成湯劑口服,一天一劑。
實施例2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藥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虎杖15克、山楂15克、枳殼15克、川軍15克、野菊花15克、桔梗15克、薏米仁15克。 使用時按照常規方法熬製成湯劑口服,一天一劑。實施例3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藥金銀花20克、蒲公英20克、虎杖20克、山楂20克、枳殼20克、川軍20克、野菊花20克、桔梗20克、薏米仁20克。使用時按照常規方法熬製成湯劑口服,一天一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其特徵是以下述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 金銀花10 20、蒲公英10 20、虎杖10 20、山楂10 20、枳殼10 20、川軍10 .20、野菊花10 20、桔梗10 20、薏米仁10 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製備的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揮中醫配伍用藥,全面調整人體功能的特點,提供一種可以全面調整人體功能的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本發明治療便秘型痤瘡的藥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數的藥物為原料藥金銀花10~20、蒲公英10~20、虎杖10~20、山楂10~20、枳殼10~20、川軍10~20、野菊花10~20、桔梗10~20、薏米仁10~20。本發明藥物治療效果明顯,具有標本兼治的功效。
文檔編號A61P1/10GK102885996SQ20121039364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趙愛玲, 賈樹永, 賈偉冉 申請人:趙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