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2:01:11 1
專利名稱: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日用品,尤其是一種具有雙層結構的飲水保健杯。
背景技術:
雲南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複雜多變的氣候孕育出了豐富的植物體系,因此被世界公認 為"植物王國"。在全國約3萬多種高等植物中,雲南省有274科,2076屬,1. 7萬種, 佔全國植物總數的45.9%。這些植物不僅能美化環境,而且不少植物由於富含多種對人體有 益的元素,具有利尿消腫、治療腎臟病、糖尿病、腎炎浮腫、小便不利、淋病等功效,因此 常用作醫藥保健用途。
目前,市面上有一種木質杯子,選用質地堅硬、材質細膩、且有保健功效的植物材料制 作而成,這種杯子由於其材料所含的有益成份在人們日常飲水中被不知不覺吸收,因此不僅 使用方便而且保健。但是因為存在以下的不足,不能被廣泛應用推廣。首先,木質杯子其固 有的材料性質決定在沒有採取任何的加固措施下,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杯子容易產生裂痕, 且裂紋呈周身性,出現滲水、漏水情況,嚴重影響了杯子的使用;其次,為了增強木質杯子 的使用能力,使其不易開裂滲水和增加杯子的盛水容量,因此,木質杯子做得特別厚重,體 積較大;另外,由於木質材料的可塑和加工性能較差,因此杯子形體粗陋、觀感度差、嚴重 影響美觀,也導致木質杯子難登大雅之堂,嚴重限制了其使用範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就是容易開裂滲水、木質杯子厚重、且外觀粗劣的問題,提供一 種以木質材料為內層,外層採用不鏽鋼、陶瓷或玻璃等可塑性較強材料製作的保健杯。
本實用新型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由杯體和杯蓋構成,其特徵在於杯 體和杯蓋是雙層結構,內層是木質材料,內層外圍包覆不鏽鋼、陶瓷或玻璃材料外層。
所述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其杯體內層底部和外層間設置一塊與內層 材料相同的底墊,以增強杯體的保健作用。
所述的杯體外層上設置裝飾圖案。
本實用新型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經過科學合理的改造,對其進行了 工藝和技術的改良,將現代的杯子生產技術與傳統的木質杯子進行融合,通過現代材料加工 技術解決了木質杯子的缺陷和不足,不僅保留了木質杯子有益元素的保健功效,外形設計還 集合了美感、實用性、穩固性。這種改進使得本實用新型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具有了較大的市場前景。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杯體的剖面圖
圖3是實施例1杯蓋的剖面圖
圖l,圖2,圖3中,杯體l,杯蓋2,內層3,外層4,底墊5,裝飾圖案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由杯體1和杯蓋2構成,杯體1和杯 蓋2是雙層結構,內層3採用人工栽植的雲南金花茶,其外圍包覆不鏽鋼材料形成外層4。 杯體l總高18cm,杯蓋2高2.5cm,杯體1直徑6.5cm,內層3壁厚0. 5 lcm,杯體1內層 3底部和外層4間設置一塊與內層3材料相同的底墊5,杯體1外層4上設置具備雲南少數 民族風情的圖案及文字作裝飾圖案6。
人工栽植的雲南金花茶具有消食、去油膩、減肥、美容、預防高血壓、高血糖等功效, 因此用這種材料製作的杯子長期飲水將起到養生、保健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此外,人工栽種 的杜仲、水松、銀葉桂、篦子三尖杉、刺楸、厚樸、貢山三尖杉等植物都具有不同的保健功 效,因此可以根據使用人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杯體內層材料,起到日常保健的作用,為人民群 眾的身體健康服務。
權利要求1、一種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由杯體(1)和杯蓋(2)構成,其特徵在於杯體(1)和杯蓋(2)是雙層結構,內層(3)是木質材料,內層(3)外圍包覆不鏽鋼、陶瓷或玻璃材料外層(4)。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其特徵在於杯體(1) 內層(3)底部和外層(4)間設置一塊與內層(3)材料相同的底墊(5)。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其特徵在於杯體(1) 外層(4)上設置裝飾圖案(6)。
專利摘要一種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涉及一種生活日用品,尤其是一種具有雙層結構的飲水保健杯。本實用新型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由杯體和杯蓋構成,其特徵在於杯體和杯蓋是雙層結構,內層是木質材料,內層外圍包覆不鏽鋼、陶瓷或玻璃材料外層。本實用新型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經過科學合理的改造,對其進行了工藝和技術的改良,將現代的杯子生產技術與傳統的木質杯子進行融合,通過現代材料加工技術解決了木質杯子的缺陷和不足,不僅保留了木質杯子有益元素的保健功效,外形設計還集合了美感、實用性、穩固性。這種改進使得本實用新型的不鏽鋼、陶瓷或玻璃外殼木質保健杯具有了較大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1375324SQ20092011118
公開日2010年1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8日
發明者王檢平 申請人:王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