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9:42:41 1
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有效降低漏熱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其包括:內後封頭、外後封頭、支撐軸、支撐管帽、支撐軸套、縱向支撐板,支撐管帽與內後封頭和支撐軸焊接連接,縱向支撐板與外後封頭焊接連接,還包括第一套環和第二套環,所述支撐軸套的底部形成有凸臺,該第一套環套設在支撐軸套的外壁上並且與凸臺相抵;該第二套環套設在第一套環的外壁上並且與縱向支撐板連接。優選地,所述支撐軸套、第一套環和第二套環的外壁上分別設有連接孔,螺栓穿過該連接孔將支撐軸套、第一套環和第二套環連接在一起。
【專利說明】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結構,特別涉及一種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包括內膽和外膽,以及在內外膽兩端之間的前端支撐裝置和後端支撐裝置,起到連接和導熱的作用。通常,該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由內後封頭、外後封頭、支撐管帽、支撐軸、支撐軸套與縱向支撐板組成,支撐軸套與縱向支撐板直接連接。由於支撐結構所有零部件材質均為不鏽鋼,熱導率大,熱氣直接經由縱向支撐板流經支撐軸套、支撐軸後傳遞到支撐裝置內部,該種結構的熱阻小,從而使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的漏熱較大,導致靜態蒸發率大,而靜態蒸發率是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的一個重要的使用參數,低溫絕熱氣瓶的技術含量往往體現在該指標上,是設計結構、真空絕熱技術的綜合反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有效降低漏熱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該種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包括:內後封頭、夕卜後封頭、支撐軸、支撐管帽、支撐軸套、縱向支撐板,支撐管帽與內後封頭和支撐軸焊接連接,縱向支撐板與外後封頭焊接連接,還包括第一套環和第二套環,所述支撐軸套的底部形成有凸臺,該第一套環套設在支撐軸套的外壁上並且與凸臺相抵;該第二套環套設在第一套環的外壁上並且與縱向支撐板連接。
[0005]優選地,所述支撐軸套、第一套環和第二套環的外壁上分別設有連接孔,螺栓穿過該連接孔將支撐軸套、第一套環和第二套環連接在一起。
[0006]優選地,所述支撐軸套與支撐軸之間間隙配合;所述支撐軸套、第二套環為不鏽鋼,所述第一套環為環氧玻璃鋼。所述支撐管帽的外壁上設有充液通孔。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第一套環材質為環氧玻璃鋼,熱導率小,從而提高熱阻,即在支撐軸套與第二套環之間增加第一套環可提高後端支撐導熱過程的熱阻,從而有效降低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的漏熱,減小氣瓶的靜態蒸發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中沿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說明。[0011]結合圖1和圖2所示,該種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包括:內後封頭1、外後封頭2、支撐軸4、支撐管帽3、支撐軸套5、縱向支撐板6,第一套環9和第二套環7。支撐管帽3與內後封頭I和支撐軸4焊接連接,縱向支撐板6與外後封頭2焊接連接,所述支撐軸套5的內側面(或稱底部)形成有凸臺51,該第一套環9套設在支撐軸套5的外壁上並且與該凸臺51相抵,該支撐軸套內側面相當於外側面而言,內側面面向支撐管帽3,外側面面向瓶底。該第二套環7套設在第一套環9的外壁上並且與縱向支撐板6焊接。為了提高結構穩固性,在支撐軸套5、第一套環9和第二套環7的外壁沿其周向分別設有四個連接孔,通過四根六角螺栓8穿過該連接孔將支撐軸套5、第一套環9和第二套環7連接在一起。
[0012]所述支撐軸套5與支撐軸4之間間隙配合,所述支撐軸套5、第二套環7為不鏽鋼製成,所述第一套環9為環氧玻璃鋼。此外,在支撐管帽3的外壁上設有充液通孔3a,方便充放液。
[0013]需要注意的是,【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解釋和說明,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定,任何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僅作局部改變的,仍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包括:內後封頭(I)、外後封頭(2)、支撐軸(4)、支撐管帽(3)、支撐軸套(5)、縱向支撐板(6),支撐管帽(3)與內後封頭(I)和支撐軸(4)焊接連接,縱向支撐板(6)與外後封頭(2)焊接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套環(9)和第二套環(7),所述支撐軸套(5)的底部形成有凸臺(51),該第一套環(9)套設在支撐軸套(5)的外壁上並且與凸臺(51)相抵;該第二套環(7)套設在第一套環(9)的外壁上並且與縱向支撐板(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軸套(5)、第一套環(9)和第二套環(7)的外壁上分別設有連接孔,螺栓(8)穿過該連接孔將支撐軸套(5)、第一套環(9)和第二套環(7)連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軸套(5)與支撐軸(4)之間間隙配合;所述支撐軸套(5)、第二套環(7)為不鏽鋼,所述第一套環(9)為環氧玻璃鋼。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後端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管帽(3)的外壁上設有充液通孔(3a)。
【文檔編號】F17C13/00GK203731082SQ201420054375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8日
【發明者】夏園園, 曹君, 楊帆 申請人:陝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德森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