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捕捉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09 21:46:16 2
蟋蟀捕捉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蟋蟀捕捉器,它由外殼、食槽、踏板通道和翻板組成。食槽設在外殼中,翻板設在踏板通道中的軸上,踏板通道設在外殼中的軸上。利用蟋蟀自身重力和踏板通道槓桿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翻板脫離外殼中的磁鐵的吸引來實現自動捕捉蟋蟀的功能。本蟋蟀捕捉器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動捕捉蟋蟀,它結構簡單成本低。
【專利說明】蟋蟀捕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捕捉器,特別涉及一種可以自動捕捉蟋蟀的捕捉器。
【背景技術】
[0002]鬥蟋蟀是我國的民間傳統,蟋蟀個頭小動作敏捷非常難以捕捉,現在捕捉蟋蟀要靠人工捕捉非常辛苦而且效率非常低。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在人工捕捉蟋蟀辛苦而且效率低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蟋蟀捕捉器,該蟋蟀捕捉器可自動捕捉蟋蟀。
[0004]本發明蟋蟀捕捉器由外殼、食槽、踏板通道和翻板組成。食槽設在外殼中,翻板設在踏板通道中的軸上,踏板通道設在外殼中的軸上。在食槽中放入蟋蟀誘餌,轉動翻板使翻板被位於外殼頂端的磁鐵吸住,翻板撬起踏板通道這時蟋蟀捕捉器就處於捕捉蟋蟀狀態。當有蟋蟀從外殼的開口處進入通過踏板通道,這時在蟋蟀自身重力和踏板通道槓桿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翻板脫離外殼中的磁鐵的吸引,翻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並封住開口蟋蟀就被關起來了。
[0005]本發明蟋蟀捕捉器的有益效果是可自動捕捉蟋蟀,它結構簡單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給各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蟋蟀捕捉器的分解立體圖。
[0008]圖2是本發明蟋蟀捕捉器的剖面組合立體工作圖。
[0009]圖3是本發明蟋蟀捕捉器的剖面組合立體工作圖。
[0010]圖中1.外殼,2.食槽,3.踏板通道,4.翻板,5.軸,6.開口,7.磁鐵,8.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發明蟋蟀捕捉器中的外殼(I)上設有軸(5)、開口(6)和磁鐵(7),磁鐵(7)設在外殼⑴的頂端(如圖1所示)。食槽⑵設在外殼⑴中(如圖2所示)。踏板通道
(3)設在外殼⑴中的軸(5)上,踏板通道(3)上設有軸⑶(如圖2所示)。翻板(4)帶有磁性,翻板⑷設在踏板通道⑶中的軸⑶上(如圖2所示)。
[0012]實施例一
[0013]本實施例中的蟋蟀捕捉器由外殼⑴、食槽(2)、踏板通道(3)和翻板⑷組成(如圖1所示)。食槽(2)設在外殼(I)中,翻板(4)設在踏板通道(3)中的軸(8)上,踏板通道⑶設在外殼⑴中的軸(5)上(如圖2所示)。在食槽⑵中放入蟋蟀誘餌,轉動翻板⑷使翻板⑷被位於外殼⑴頂端的磁鐵(7)吸住,翻板⑷撬起踏板通道(3)這時蟋蟀捕捉器就處於捕捉蟋蟀狀態(如圖2所示)。當有蟋蟀從外殼(I)的開口(6)處進入通過踏板通道(3),這時在蟋蟀自身重力和踏板通道(3)槓桿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翻板(4)脫離外殼(1)中的磁鐵(7)的吸引,翻板(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並封住開口(6)蟋蟀就被關起來了(如圖3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蟋蟀捕捉器,其特徵是蟋蟀捕捉器由外殼(I)、食槽(2)、踏板通道(3)和翻板(4)組成,外殼⑴上設有軸(5)、開口(6)和磁鐵(7),磁鐵(7)設在外殼⑴的頂端,食槽(2)設在外殼(1)中,踏板通道(3)設在外殼(I)中的軸(5)上,踏板通道(3)上設有軸(8),翻板⑷ 帶有磁性,翻板⑷設在踏板通道(3)中的軸⑶上。
【文檔編號】A01M1/02GK103907581SQ201310021987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日
【發明者】王亞梅 申請人:王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