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養殖圍欄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22:54:11 2
專利名稱:大湖養殖圍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漁業設施,具體地說是一種在湖泊大水面中設置圍欄來進行水產養殖的大湖養殖圍欄。
背景技術:
由於消費者對有機水產品的認可和追捧,漁業生態養殖蓬勃發展,池塘生態養殖 成為普遍流行的養殖模式,對「大水面」養殖也開始有養殖者進行探索。而目前大湖養殖一般大湖圍攔養殖都是圍住湖堤一段,對在遠離湖岸圍湖養殖則還沒有嘗試。因為在遠離湖岸圍湖養殖存在較多困難,因為湖泊承擔著巨大的蓄洪任務,洩洪時的強大水流,其設施需要能抗大風大浪、能防逃逸,圍欄保證牢固的同時又需要不妨礙圍攔內外水體交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牢固、防逃逸能力強的大湖養殖圍欄。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大湖養殖圍欄,它包括固定樁、設在固定樁上的圍網,圍網與固定樁連成一體成圍欄,圍成無缺口的水域,所述的圍網為不鏽鋼絲網,下端位於湖底30 cm 50 Cm。本實用新型為防止養殖物如中華鱉從底部逃逸,所圍水域內側,湖的底部設有環所圍水域的防逃溝,防逃溝的寬為20 cm 30 Cm,深為40 cm 60 cm,防逃溝內填充有卵石。本實用新型為防止養殖物如中華鱉從上部逃逸,所圍水域的內側上方設有蓋網,蓋網由三角架固定於固定樁的頂端且與圍網的上綱連接,所述的蓋網寬80 cm 100 cm。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樁高於水面200 Cm 250 Cm,相鄰兩固定樁之間的間隔為350 cm 500 Cm。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結構簡單牢固、水體交換通暢、自淨能力強、設計巧妙,有效地防逃逸、抗風浪。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I、圖2可知,一種大湖養殖圍欄,它包括固定樁I、設在固定樁I上的圍網2,圍網2與固定樁I連成一體成圍欄,圍成無缺口的水域,所述的圍網2為不鏽鋼絲網,下端位於湖底30 cm 50 cm(本實施例為30 Cm)。本實用新型為防止養殖物如中華鱉從底部逃逸,所圍水域內側,湖的底部設有環所圍水域的防逃溝5,防逃溝5的寬為20 cm 30 cm (本實施例為30 cm),深為40 cm 60 cm(本實施例為40 cm),防逃溝5內填充有卵石。本實用新型為防止養殖物如中華鱉從上部逃逸,所圍水域的內側上方設有蓋網4,蓋網4由三角架3固定於固定樁I的頂端且與圍網2的上綱連接,所述的蓋網4寬80 cm 100 cm(本實施例為80 Cm)。這樣基本上防止了養殖物從圍攔水域逃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樁I高於水面200 cm 250 cm (本實施例為200 Cm),相鄰兩固定樁I之間的間隔為350 cm 500 cm(本實施例為350 Cm)。本實用新型構建時,將製作好的固定樁I (本實施例採用水泥樁)和挖掘機一起通過船舶運輸到事先選擇確定好的水域,在該水域邊緣通過挖掘機以350 cm的間距,分別將固定樁I插入湖底100 cm 150 cm深處,使固定樁I高於水面200 cm ;將圍網2 (本實施例 採用不鏽鋼絲網)固定在固定樁I上,圍網2的下端位於湖底30 cm處,可在製作固定樁I時在其上每隔30 cm米設孔,以通過螺絲固定,若水面以下不方便通過螺絲固定圍網2,也可用木樁緊貼圍網2插入湖底,使圍網2與固定樁I緊貼;然後在圍欄水域內側緊貼不鏽鋼絲網的湖底處,通過吹泥機械吹出寬30 Cm,深40 cm的防逃溝5,通過漏鬥、塑膠管將大顆粒的卵石填入防逃溝5,即完成湖底放逃逸措施;再在固定樁I上部,於圍欄水域內側固定三角鐵架3,三角鐵架3上鋪設寬80 cm的蓋網4,蓋網4與圍網2的上綱相連,即完成大湖養殖圍欄的構建。
權利要求1.ー種大湖養殖圍欄,其特徵是它包括固定樁(I)、設在固定樁(I)上的圍網(2),圍網(2)與固定樁(I)連成一體成圍欄,圍成無缺ロ的水域,所述的圍網(2)為不鏽鋼絲網,下端位於湖底30 cm 50 Cm。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湖養殖圍欄,其特徵是所圍水域內側,湖的底部設有環所圍水域的防逃溝(5),防逃溝(5)的寬為20 cm 30 cm,深為40 cm 60 cm,防逃溝(5)內填充有卵石。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湖養殖圍欄,其特徵是所圍水域的內側上方設有蓋網(4),蓋網(4)由三角架(3)固定於固定樁(I)的頂端且與圍網(2)的上綱連接,所述的蓋網(4)寬 80 cm 100 Cm。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大湖養殖圍欄,其特徵是所述的固定樁(I)高於水面200 cm 250 Cm,相鄰兩固定樁(I)之間的間隔為350 cm 500 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牢固、防逃逸能力強的大湖養殖圍欄,其特徵是它包括固定樁(1)、設在固定樁(1)上的圍網(2),圍網(2)與固定樁(1)連成一體成圍欄,圍成無缺口的水域,所述的圍網(2)為不鏽鋼絲網,下端位於湖底30㎝~5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牢固、水體交換通暢、自淨能力強、設計巧妙,有效地防逃逸、抗風浪。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2514413SQ20122008944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彭錦輝, 李德亮, 王秉昌, 王紅權, 肖調義, 陳開健 申請人:大通湖天泓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