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形成面板的套件以及形成面板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10 06:18:1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形成面板的套件以及一種形成面板的方法。更具體但非排他地,本發明涉及一種意於作為石英石、大理石或花崗石實心面板替代物的輕量面板。
背景技術:
已知使用石英石、大理石或花崗石實心面板用於諸如臺面和包層之類的不同目的。由於它們的外觀和觸感,這些面板是令人期望的,但重量卻非常重。
申請人已確認,這些面板的重量重是許多引起傷害甚至死亡的職業健康和安全(ohs)問題/索賠的原因。申請人還已確認,實心面板的重量重顯著增加了這些面板的進口、加工和安裝成本。
本發明的示例力求提供一種改進的面板,該面板克服了或至少減輕了與現有實心面板相關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有一種用於形成面板的套件,該面板包括面板部件,
面板部件包括表面片層和本體層,表面片層由第一材料形成,表面片層粘附至本體層,表面片層大致平行於本體層,其中,本體層的厚度大於表面片層的厚度,本體層的密度小於表面片層的密度,以及
分離的側緣部分,該分離的側緣部分適應於沿面板部件的至少一個邊緣粘附。
優選地,側緣部分由第一材料形成。
優選地,第一材料為石英石、大理石或花崗石,且面板部件可為由第一材料形成的實心面板的輕質複製品。
在優選的形式中,通過從所述第一材料的材料塊中切片出表面片層而形成表面片層。
優選地,通過使材料塊行進通過多刀片式切片機,以同時將材料塊分成多個相同的切片來形成表面片層,每個切片適合用作面板的表面片層。
優選地,本體層形成為,使得本體層的大部分體積是孔隙空間。
在優選的形式中,本體層由泡沫材料形成。
在一種形式中,表面片層粘附至本體層的一個表面,板粘附至本體層的相對表面。
優選地,側緣部分的內表面凹陷以容納表面片層的邊緣。
優選的是,面板部件包括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一對相對的平行側邊緣,平行側邊緣相對於表面片層被固定在位,使得面板部件具有由表面片層和平行側邊緣形成的第一材料的基本恆定的截面,且其中,側緣部分的凹陷部被構造成,在表面片層和平行側邊緣的邊緣處容納所述截面。
優選地,凹陷部基本為平面的,並位於垂直於表面片層和平行側邊緣的平面內。
優選地,套件包括完成的面板,其中側緣部分已粘附至面板部件,且分離的側緣部分是備用的側緣部分,以便於調整完成了的面板的大小。完成了的面板可在尺寸和/或材料方面根據由客戶做出的具體訂單來定製。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有一種形成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使用如上所述的套件;
將面板部件切割至適配於暴露面板部件的邊緣的尺寸;以及
將側緣部分粘附至面板部件的所述暴露的邊緣。
優選地,粘附側緣部分的步驟包括將側緣部分的凹陷部對齊,以蓋住表面片層的邊緣。
更具體地,粘附側緣部分的步驟包括將側緣部分的凹陷部對齊,以蓋住表面片層的邊緣以及面板部件的平行側的邊緣。
在優選的形式中,切割面板部件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橫跨面板部件的表面片層和平行側邊緣切割筆直邊緣。
在一個示例中,設置有如下面板:該面板包括表面片層和本體層,表面片層由第一材料形成,表面片層粘附至本體層,表面片層大致平行於本體層,其中,本體層的厚度大於表面片層的厚度,本體層的密度小於表面片層的密度,且其中,面板包括沿面板的至少一個邊緣粘附的側緣部分。
優選地,側緣部分由第一材料形成。
在優選的形式中,第一材料為石英石、大理石或花崗石,且面板為由第一材料形成的實心面板的輕質複製品。
優選地,通過從所述第一材料的材料塊中切片出表面片層而形成表面片層。更優選地,通過使材料塊行進通過多刀片切片機,以同時將塊分成多個相同的切片,從而形成表面片層,每個切片適合用作面板的表面片層。
優選地,本體層形成為,使得本體層的大部分體積是孔隙空間。
優選地,本體層形成有蜂巢結構。更優選地,蜂巢結構的管狀元件大致橫向於面板的平面延伸。
在一個示例中,本體層由鋁形成。替代地,本體層可由泡沫材料形成。泡沫材料可為具有足以抵抗面板的普通使用條件下的受壓的強度的聚苯乙烯材料。泡沫材料可為阻燃泡沫材料。
優選地,表面片層粘附至本體層的一個表面,板粘附至本體層的相對表面。
在優選的形式中,表面片層藉助膠粘劑粘附至本體層,板藉助膠粘劑粘附至本體層。
在一個示例中,側緣部分圍繞面板的整個邊緣周界。
在一種形式中,面板是矩形的,且側緣部分圍繞面板的所有四個邊緣。
優選地,側緣部分形成與表面片層的斜接接頭。
在另一示例中,提供有一種形成面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第一材料塊切片,以形成所述第一材料的切片;
使用該切片作為面板的表面片層;
提供本體層,本體層的厚度大於表面片層的厚度,且本體層的密度小於表面片層的密度;
將表面片層粘附至本體層,其中,表面片層和本體層大致平行;以及
沿面板的至少一個邊緣粘附側緣部分。
附圖說明
參考附圖並藉助僅非限制性示例來描述本發明,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的形成面板的第一步驟;
圖2示出了形成面板的第二步驟;
圖3示出了形成面板的第三步驟;
圖4示出了形成面板的第四步驟;
圖5示出形成面板的第五步驟;
圖6示出了完成的面板;以及
圖7至1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的用於形成面板的套件的細節。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至6,示出有面板10和形成面板10的方法。有利地,面板10包括複合結構,該複合結構使得面板10能夠以比作為比較的實心面板更輕的重量形成。此外,在複合面板保持高強度的同時顯著減少成本。複合面板可形成為看上去與由相同材料(例如石英石、大理石或花崗石)製成的實心面板相同,使得視覺外觀的差異不易被察覺。
更具體地,面板10包括表面片層12和本體層14,表面片層12由第一材料形成,表面片層12粘附至本體層14,且表面片層12大致平行於本體層14。本體層14的厚度大於表面片層12的厚度(如有圖4中的相對尺寸所示),且本體層14的密度小於表面片層12的密度。面板10包括側緣部分16,側緣部分16沿面板10的至少一個邊緣粘附。
本體層14的長度和寬度可稍小於表面片層12的長度和寬度,以容納圍繞面板10各邊緣的側緣部分16。一旦側緣部分16被粘附至本體層14,完成了的面板10就具有與實心面板相同(或至少大體相似)的外觀。例如,在圖6中所示的面板10中,第一材料是石英石,且表面片層12和側緣部分16兩者都由該第一材料形成。完成的面板10看上去與實心石英石面板相同,但顯著地更輕,成本更高效且作業更安全。
在替代的形式中,第一材料可為大理石或花崗石,使得面板10可分別形成為由大理石或花崗石形成的實心面板的輕質複製品。
通過從第一材料的材料塊18中切片出表面片層12而形成表面片層12。在圖1中示出了材料塊18,切片操作在圖2a中所示,且切片後的材料塊18在圖2b中所示。如圖2a中所示,材料塊18相對於多刀片切片機通過,以將材料塊18同時分成多個相同的切片,每個切片適合用作相應面板10的表面片層12,從而可從單個材料塊18中形成多個面板。單個材料塊的重量可在20至30噸的等級上。材料塊18可由再造石加工而成,以形成石英石塊,或在某些情形下,會挖掘到大理石或花崗石。材料塊可例如具有以下尺寸:高度1400mm、寬度1200mm、長度3000mm,然而,這些尺寸可根據待形成的面板的尺寸來變化並相配。
圖2a示出了具有六個刀片的多刀片切片機20,多刀片切片機20使得由材料塊18同時形成六個切片。各刀片間距5mm,使得每個表面片層12的厚度為5mm。圖2a以端視圖示出了材料塊18相對於多刀片切片機20而穿過,圖2b示出了被部分地切片的材料塊18的立體圖。
參考圖3,接著,在傳送帶系統22上,使用多頭自動拋光生產線來拋光5mm厚的表面片層12。傳送帶系統22可具有輥子24,拋光頭部26可具有拋光墊,當表面片層12沿傳送帶系統22被饋送時,拋光墊以90度角度橫向於傳送帶系統22的方向運動。
參考圖4,通過壓力施加裝置28均勻地施加壓力,以將面板10的不同部件壓縮在一起。更具體地,面板10的不同部件包括表面片層12、本體層14、板30、施加在本體層14與表面片層12之間的膠粘劑32、以及施加在本體層14與板30之間的膠粘劑34。本體層14可形成為,使得本體層14的大部分體積是孔隙空間。這可通過以蜂巢結構來形成本體層14而實現。為了強度目的,蜂巢結構的管狀元件可定向為大致橫向於面板10的平面而延伸。以此方式,當面板10用作臺面時,蜂巢結構的管狀元件將豎直地延伸,使得面板具有高的豎直強度。本體層14可由鋁形成,然而,在替代的示例中,可使用其它材料。如圖4中所示,表面片層12粘附至本體層14的一個表面,板30粘附至本體層14的相對側。膠粘劑32、34的層可呈環氧粘合劑的形式。在替代的示例中,本體層14可由泡沫材料形成,該泡沫材料可為具有足以抵抗面板10的普通使用條件下的受壓的商用強度的聚苯乙烯材料。泡沫材料可為阻燃泡沫材料。可想見,泡沫材料的使用可能對於成本因素、輕量化和/或國家特定的要求是有利的。
參考圖5,側緣部分16被施加至面板10的邊緣,且可被施加成圍繞面板10的整個周緣。在所示的示例中,面板10是矩形的,且側緣部分16圍繞面板10的所有四個邊緣。側緣部分16和表面片層12以45度斜接,並被膠合在一起,從而形成斜接接頭。側緣部分16的厚度可為5mm,且可從在圖2a中所示的切片步驟期間形成的各切片中的一個被切下。
板30可呈鋁板的形式。將理解到,雖然在上述詳細描述中提到了特定的材料,但在替代的示例中可使用不同的材料。
有利地,由於本體層的厚度大於表面片層12的厚度,且本體層的密度小於表面片層12的密度,故而完成了的面板10比由與表面片層12相同的材料製成的實心面板重量更輕。此外,由於本體層14被表面片層12和側緣部分16所隱藏,故而面板10的視覺外觀與由與表面片層12相同的材料製成的實心面板相同。在某些應用中,板30將不可見;在面板10的基座將為可見的其它示例中,面板10的底表面可被類似於表面片層12的表面片層所覆蓋,使得面板10具有由第一材料形成的相對的表面片層12。由此,藉助於相對的表面片層12與圍繞面板10的全部周界延伸的側緣部分16一起,在面板10的普通使用期間,本體層14可從外部看來被完全隱藏。
參考圖7至18,示出有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的用於形成面板10的套件36的細節。圖7至18中所示示例的某些特徵與圖1至6中所示示例的特徵相似,且相同的特徵以相同的附圖標記示出。
更具體地,在圖7至18中示出有用於形成面板10的套件36,套件36包括面板部件38和分離的側緣部分16。側緣部分16是凹陷的,使得面板部件38可被切割至期望的尺寸,且凹陷的側緣部分16能夠粘附至面板部件38的在切割操作期間被暴露的側緣。側緣部分16的凹陷被布置成蓋住由第一材料形成的面板部件38的各部分的切割邊緣。
面板部件38包括表面片層12和本體層14,表面片層12由第一材料形成,表面片層12粘附至本體層14,且表面片層12大致平行於本體層14。本體層14的厚度大於表面片層12的厚度,且本體層14的密度小於表面片層12的密度。分離的側緣部分16適於沿面板部件38的至少一個邊緣粘附。
雖然圖15示出了具有斜切邊緣的本體層14,使得在本體層14與側邊緣44之間存在通道,但在其它示例中,本體層14可直接延伸至側邊緣44而沒有倒角或本體層14與側邊緣44之間的任何通道。本體層14的材料可為泡沫材料或不同的輕質材料。本體層14的材料可與面板所模仿的石材的顏色相同。
側緣部分由第一材料形成。第一材料可為石英石、大理石或花崗石,且面板10可呈由第一材料形成的實心面板的輕質複製品的形式。
本體層14可形成為,使得本體層14的大部分體積是孔隙空間。更具體地,在優選的形式中,本體層14由泡沫材料形成。表面片層12粘附至本體層14的一個表面,板可粘附至本體層14的相對表面。
側緣部分16的內表面40凹陷,以容納表面片層12的邊緣。面板部件38包括由第一材料形成的一對相對的平行側邊緣44,平行側邊緣相對於表面片層12固定在位,使得面板部件38具有由表面片層12和平行側邊緣44形成的第一材料的基本恆定的截面46。側緣部分16的凹陷部42構造成容納表面片層12和平行側邊緣44的邊緣處的截面46。
凹陷部42可基本為平面的,並位於垂直於表面片層12和平行側邊緣44的平面內。
形成面板1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使用如上所述的套件36;
將面板部件38切割至適配於暴露面板部件38的邊緣的尺寸;以及
將側緣部分16粘附至面板部件38的暴露的邊緣。
粘附側緣部分16的步驟可包括將側緣部分16的凹陷部42對齊以蓋住表面片層12的邊緣。更具體地,粘附側緣部分16的步驟可包括將側緣部分16的凹陷部42對齊以蓋住表面片層12的邊緣以及面板部件38的平行側邊緣44。
切割面板部件38的步驟可包括以下步驟:橫跨面板部件38的表面片層12和平行側邊緣44切割出筆直邊緣。
在替代方式中,分離的側緣部分16布置成圍繞面板部件38的整個周界裝配。在矩形面板部件38的情形下,分離的側緣部分16可布置成圍繞面板部件38的所有四個側邊緣裝配。套件36可包括已將第一材料的側緣部分裝配至面板部件38的所有側邊緣的面板部件38,使得面板10類似於實心面板,並可附加有備用的側緣面板16,以備使用者選擇調整面板10的大小。在另一形式中,可設置兩個備用的凹鈍/凹陷側緣部分,以備使用者想要在兩個方向上調整面板10的大小。如果面板10要形成例如廚房中的島形臺面,則面板10的所有四側邊緣必須以所述第一材料完成,使得面板10類似於第一材料的實心面板。否則,如果面板10要安裝抵靠牆壁或其它表面,則抵靠牆壁的邊緣可不用加蓋邊緣(或側緣部分)而完成。
根據本發明的套件允許使用者輕易地調整看上去像大理石(或其它材料)的面板的大小,以適合併可因而被用作可由硬體零售店銷售的自助類型的產品,使得人們能夠自己裝配它們自家的廚房臺面等。低密度泡沫材料本體層14便於面板10的切割,從而提供了與由分離的側緣部分16提供的面板的大小調整之間的特別的作業相互關係。低密度泡沫材料本體層14還便於處於其它原因切割面板10,其它原因例如是切割面板10以適合水盆或其它部件。雖然套件可用作自助的產品,但所完成的面板還可作為定製產品生產,定製產品可能由例如細木工這樣的客戶所指定。
儘管以上已描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但應理解,它們僅作為示例而非作為限制呈現。對相關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可從中做出各種形式上和細節上的變化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因而,本發明不應被任何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所限制。
在本說明書中對任何現有公開物(或從中獲得的信息)或任何已知事物的參考不是且不應被當作認可或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了現有公開物(或從中獲得的信息)或已知事物構成本說明書所涉及領域的公知常識的一部分。
在本說明書和以下的權利要求書的全文中,除非上下文做出相反規定的,詞語「包括」及其諸如「包含」和「包括了」之類的變形將被理解為表示包括所陳述的完整事物或步驟或完整事物或步驟的組合,但不排除任何其它的完整事物或步驟或完整事物或步驟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