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22:13:36 3
專利名稱: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燃料電池,尤指一種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
背景技術:
燃料電池和一般常用的電池不同,燃料電池並不儲存能源,而是轉換能源。燃料電池其實是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具有轉換效率高、零汙染、噪聲低、壽命長…等等優點。當源源不斷地從外部向燃料電池供給燃料和氧化劑時,它就可以連續發電。
一般現有的燃料電池系統,請參與圖3,其包括有一重組器與一電池組。重組器將燃料轉化成氫氣供電池組使用,電池組將氫氣轉化成低壓的直流電。110/220V由於一般家庭使用的電力為交流系統,因此需要一電力轉換變頻裝置而可以將所產生的低壓的直流電轉換成110/220V交流供一般負載使用。
請再參閱圖3,重組器將燃料轉化成氫氣供電池組使用時,重組器必須由重組器控制系統進行進料(燃料、冷卻劑與空氣等等)、溫度、壓力、分析、流量、散熱等控制;同樣的,電池組必須由電池組控制系統進行進料(氫氣、冷卻劑與空氣等等)、溫度、壓力、負載變化、散熱等控制。由於重組器與電池組是分開的,且分別有重組器控制系統與電池組控制系統進行各種控制。現有的燃料電池系統明顯的,因為重組器與電池組是分開的,因此體積龐大鬆散;更且,重組器與電池組分別管控,因此在效能上並不經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本實用新型的燃料電池可以減少體積,充分利用熱能,減少原料的使用,而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燃料電池,包括一具有一迎合部位的電池組以及一具有一配合部位的重組器,重組器的配合部位可以搭接電池組的迎合部位。電池組的迎合部位是為一平面狀,重組器的配合部位亦是為一平面狀,電池組與重組器可以搭接結合成一體。
本實用新型燃料電池的重組器具有一第一導熱管與一第二導熱管,電池組具有一第一導引管與一第二導引管,電池組的第一導引管連通重組器的第一導熱管,電池組的第二導引管連通重組器的第二導熱管。
本實用新型燃料電池的重組器具有一氫氣導管延伸出重組器的配合部位,電池組具有一氫氣進氣管延伸出電池組的迎合部位,重組器的氫氣導管與電池組的氫氣進氣管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燃料電池的重組器的第一導熱管與第二導熱管足延伸出重組器的配合部位,電池組的第一導引管與第二導引管定延伸出電池組的迎合部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本實用新型的燃料電池可以減少體積,充分利用熱能,減少原料的使用,而降低成本。
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內容,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後,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燃料電池的重組器與電池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燃料電池的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示意圖。
圖3是一般已知燃料電池與電力轉換變頻裝置的電力產生與轉換使用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關於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與使用,首先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燃料電池是由一電池組10與一重組器20所結合而成。本實用新型電池組10的迎合部位11與重組器20的配合部位21均是為一平面狀,重組器20的配合部位21可以搭接電池組10的迎合部位11,請參閱圖2,電池組10與重組器20可以搭接結合成一體,由此而可以減少體積。
請再參閱圖1,重組器20的第一導熱管22與第二導熱管23定自重組器20的配合部位21延伸出來,電池組10的第一導引管12與第二導引管13是自電池組10的迎合部位11延伸出來。電池組10的第一導引管12連通該重組器20的第一導熱管22,電池組10的第二導引管13連通該重組器20的第二導熱管23。重組器20反應所產生的高溫,可以經由重組器20的第一導熱管22與電池組10的第一導引管12,而傳導至電池組10之中。由此,而可以將重組器20反應所產生的高溫餘熱傳遞至電池組10中,以提供電池組10所需的工作溫度,如此充分利用熱能降低成本。
請參閱圖2,燃料經由重組器20的進料口25進入,經重組器20轉化成氫氣。請配合參閱圖1,重組器20的氫氣導管24自該重組器20的配合部位21延伸出來,該電池組10的氫氣進氣管14自該電池組10的迎合部位11延伸出來,且該重組器20的氫氣導管24與該電池組10的氫氣進氣管14相連通。如此,重組器20所產生的氫氣可以供電池組10使用。
上述實施例僅是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實用新型所主張的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1.一種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一迎合部位的電池組;以及一具有一配合部位的重組器,該重組器的配合部位搭接該電池組的迎合部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重組器具有一第一導熱管與一第二導熱管,該電池組具有一第一導引管與一第二導引管,該電池組的第一導引管連通該重組器的第一導熱管,該電池組的第二導引管連通該重組器的第二導熱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重組器具有一氫氣導管延伸出該重組器的配合部位,該電池組具有一氫氣進氣管延伸出該電池組的迎合部位,該重組器的氫氣導管與該電池組的氫氣進氣管相連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重組器的第一導熱管與第二導熱管是延伸出該重組器的配合部位,該電池組的第一導引管與第二導引管定延伸出該電池組的迎合部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電池組的迎合部位是為一平面狀,而該重組器的配合部位亦是為一平面狀。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重組器與電池組的燃料電池,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電池組與該重組器可以搭接結合成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結合電池組與重組器的燃料電池,其包括一具有一迎合部位的電池組以及一具有一配合部位的重組器,重組器的配合部位可以搭接電池組的迎合部位。本實用新型的燃料電池可以減少體積,充分利用熱能,減少原料的使用,而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H01M8/00GK2857234SQ20052010524
公開日2007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8日
發明者張孫偉, 林明憲, 陳瑩璞, 陳建文 申請人:大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