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祿竹筷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0:22:51 2
專利名稱:元祿竹筷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加工竹筷的成型機器。
現有的竹筷成型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加工出的竹筷(1)兩個小面出現等距波紋;(2)兩個大面出現燒黑現象,使竹筷降低等級乃至報廢,浪費了半成品和竹資源;(3)送料機構動力皮帶打滑;(4)電器箱不能防塵,導至燒壞電機和經常燒保險;(5)送料機構電機功率小,也是燒電機的原因之一;(6)上臥銑刀和兩把立銑刀的動力皮帶是交叉傳動,至使無法調至最佳緊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存在的上述問題進行改進,使竹筷成型機結構更合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竹筷資源。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包括送料機構,仿形機構、切斷機構、傳動機構和電器箱、電機、機架,其中在仿形機構中驅動立銑刀的滑條上裝有滑塊,在偏心輪上開有供滑塊滑動的內滑槽,在送料機構中,電機的動力通過聯軸器分別由皮帶輪、皮帶和鏈輪、鏈條進行傳動,其詳細內容參見附圖描述如下參見
圖1,本實用新型的元祿竹筷成型機是由送料機構(2)、仿形機構、切斷機構(5)、傳動機構(6)和電器箱(9)、電機、機架(8)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在仿形機構中,驅動立銑刀(20)的滑條(13)上裝有滑塊(14),在偏心輪(16)上開有供滑塊(14)滑動的內滑槽,如圖2所示,將原有仿形機構中用彈簧控制仿形滑塊改為用偏心內滑槽輪控制,即將柔性控制改為剛性控制,避免了彈簧控制即柔性控制造成的不易調試準確,並且出現嚴重的等距波紋的弊病。在送料機構中,參見圖3,電機(67)的動力通過聯軸器(68)分別由皮帶輪(30)、皮帶(33)、皮帶輪(36)和鏈輪(31)、鏈條(32)、鏈輪(35)進行傳動,本實用新型將原送料機構中的A型雙皮帶傳動改為鏈輪,鏈條和皮帶傳動,既避免了A型雙皮帶會出現打滑的現象,又解決了竹筷大面燒黑問題,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了竹筷資源。本實用新型還將送料機構(2)的電機(67)的功率從原來的0.75千瓦改為1.1千瓦,上臥銑刀和兩把立銑刀分別用0.75千瓦的電機(53)、(56)、(50)驅動,這樣既消除了原來用1.5千瓦電機同時驅動上臥銑到和兩把立銑刀出現的交叉皮帶傳動的弊端,又充分保證了立銑刀(4)和臥銑刀(3)部分的穩定性,從而提高竹筷產品的質量。本實用新型的電器箱(9)為全封閉式,防塵性能好,並裝在機架(8)的側面,為壁式操作,既便於操作,又消除了因灰塵而造成接觸不良,導致缺相而燒電機和經常換保險,給生產造成的損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元祿竹筷成型機是針對現有機器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解決了現有機器存在的兩個小面燒黑現象,送料機構功率小,皮帶打滑,電器箱不能防塵及上臥銑刀和兩把立銑刀的功力皮帶交叉傳動至使無法調至最佳鬆緊度的問題,從而使本實用新型達到了提高竹筷質量,充分利用了原材料,降低成本,且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
首先對附圖進行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圖;圖2表示仿形部分的結構圖;圖3表示傳動原理圖。
按照附圖所示的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首先把電器箱(9)的電源接通,先啟動臥銑刀(3)和兩把立銑刀(4),分別由電機(53),通過皮帶輪(52)、(41)和皮帶(54)傳動,電機(56)通過皮帶輪(55)、(40)和皮帶(57)傳動,電機(50)通過皮帶輪(49)、(48)、(59)和皮帶(47)傳動。再啟動自動料鬥(1)和送料機構(2),由電機(67)通過聯軸器(68)機分別帶動皮帶輪(30)、(36)和皮帶(33)及鏈輪(31)、(35)和鏈條(32),帶動齒輪(34)、(37)、(60)、(61)、(38),從而使送料機構(2)將料鬥(1)內出來的坯料進行送料,在坯料的前進過程中,臥銑部分(3)把竹坯加工成5mm厚,並在兩個大面中間加工成對應的深1.3mm,成1.8mm的等邊三角形槽,再前進,立銑部分(4)把竹坯兩個小面加工成大頭13.5mm,小頭7.5mm寬,再前進,由鏈輪(62)、鏈條(39)、雙聯鏈輪(43)、鏈條(45)、鏈輪(46)帶動切斷機構沿三角形槽把竹坯鋸成雙生衛生筷,即元祿竹筷,如果把大頭竹青一面削頭,即天削筷。(44)為皮帶輪,(42)為皮帶(10)為外罩。
權利要求1.一種元祿竹筷成型機,是由送料機構,仿形機構、切斷機構、傳動機構和電器箱、電機、機架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在仿形機構中,驅動立銑刀(20)的滑條(13)上裝有滑塊(14),在偏心輪(16)上開有供滑塊(14)滑動的內滑槽;在送料機構中,電機(67)的動力通過聯軸器(68)分別由皮帶輪(30)、皮帶(33)、皮帶輪(36)和鏈輪(31)、鏈條(32)、鏈輪(35)進行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元祿竹筷成型機,其特徵是送料機構(2)的電機(67)的功率為1.1千瓦,上臥銑刀和兩把立銑刀分別用0.75千瓦的電機(50)、(53)、(56)來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祿竹筷成型機,其特徵是電器箱(9)為全封閉式,裝在機架(8)的側面。
專利摘要一種加工竹筷成型機器,是針對現有機器存在的問題改進而成,其特徵是改現有機器用彈簧控制仿形滑塊為用偏心內滑槽輪控制,克服了彈簧控制即柔性控制產生波紋的重大缺陷,把送料機構的A型雙皮帶傳動改為鏈輪、鏈條傳動,既解決了A型雙皮帶打滑,又解決了竹筷大面燒黑問題,使本實用新型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了竹資源。
文檔編號B27M3/24GK2135439SQ92217880
公開日1993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24日
發明者徐文質, 周躍輝, 朱玉琯, 張曉春, 李力 申請人:徐文質, 周躍輝, 朱玉琯, 張曉春,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