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坐臥側翻床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6:07:21 1
專利名稱:全自動坐臥側翻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坐臥側翻等功能的康復床,具體地說是一種電機及多節絲槓驅動的,由組合床板構成的多功能全自動坐臥側翻床。
目前,醫用護理床或康復床多為手動床,並且起坐角度小、動作單一、操作費力。近來雖然也出現了一些電動床,能夠完成某些起坐、側翻等動作,但是它們普遍存在著噪聲大,動作不平穩,有些結構過於複雜等缺陷,特別是側翻動作不合理,使人體整體掀動,使得使用者容易造成側滑,感覺不自然舒適。同時,也給護理人員或病員家屬造成操作不便,費時費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全自動坐臥側翻床,通過多節絲槓和組合床板改進床體動作方式和性能,以解決病人由於不能起坐、側翻而造成的褥瘡痛苦以及改進動作的舒適性,同時減輕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1.一種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包括由電機、蝸輪蝸杆及絲槓構成的驅動機構,由鉸鏈連接的多段組合床板,以及電器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多段組合床板包括左側板、右側板、中板、座板、大腿板、小腿板組合而成;組合床板中左側板、右側板和中板通過活動鉸鏈連接構成背板,背板與活接頭、支板、拉杆連接構成三聯動機構;左側板、右側板通過舉重式活動懸臂頂起構成側翻機構;床的起落、側翻分別由多節絲槓構成的起落驅動機構和單節絲槓構成的側翻驅動機構驅動,大腿板、小腿板通過連接背板的拉杆及聯動離合裝置驅動。
2.如前項1所述的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由多節絲槓構成的起落驅動機構通過可轉動的橫軸安裝在床體支架上,多節絲槓的頂端通過定位塊與背板相連;起落驅動機構中的蝸杆一端通過皮帶輪與驅動電機輸入軸相連同時蝸杆與固定在轉套上的蝸輪嚙合,轉套頂端固定的螺母以及多節絲槓頂端的螺母分別與相應多節絲槓上的外螺紋嚙合,各螺絲槓的底端的一部分為光槓。
3.如前項1所述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特徵在於所述所述單節絲槓構成的側翻驅動機構直接安裝在床體支架上,電機驅動單節絲槓旋轉,絲槓螺母連接搖臂,搖臂連接帶有軸承的活動主軸,活動主軸與兩端裝有滾輪的舉重式活動懸臂連接,舉重式懸臂兩端的滾輪分別頂在背板上的左、右側板的背面。
4.如前項1所述的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特徵在於所述聯動離合裝置由與背板相連的拉杆末端的滑動槽、定位孔和聯動塊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採用多節絲槓機構作為床的起落驅動機構,升降中升力大、噪聲小,結構緊湊,簡單,體積小;側翻功能靈活,單節絲槓動作平穩;多段床板分配合理,形態多樣,使用舒適。
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圖1(A、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平臥和坐起狀態的示意圖。
圖2(A、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中聯動離合裝置離合狀態圖。
圖3(A、B、C)分別為本實用新型中舉重式活動懸臂驅動側板作側翻動作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起落驅動結構的結構剖視圖。
圖5為電器控制電路原理圖。
如
圖1(A)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多段組合床板分為背板1、座板2、大腿板3、小腿板4等四個部分。它們依次用可裝卸的活接頭5連接拉杆6、支板7。
圖1(B)所示是本實用新型背板升起,大小腿板聯動的狀態。
如圖2(A、B)所示,聯動離合裝置8是通過矩形撥杆作為聯動塊,在定位孔中旋轉90度控制離合狀態。當聯動離合裝置8處於分離狀態時(圖2A所示),聯動塊可以在滑動槽中自由滑動,這時背板的起落帶動拉杆運動對大小腿板不起作用;當聯動離合裝置8處於聯動狀態時(圖2B所示),聯動塊旋轉90度被卡在定位孔中,背板帶動拉杆運動時,拉杆帶動大小腿板一起運動,起到聯動的作用。
參照
圖1(A)及圖3(A、B),背板1又分為左側板9,中板10和右側板11,中板10分別與左側板9,右側板11通過活動鉸鏈12連接。左右側翻時,中板10分別與左側板9,右側板11連成一體動作。活動懸臂13通過帶軸承的活動主軸14左右起落,活動主軸14連接在支架15上,主軸的一頭連接在搖臂16上,搖臂16固定在單節絲槓17的螺母18上。
帶有腳輪的支架15採用薄壁鋼管制成,腳輪包括定向輪19和轉向輪20,支架15上安裝帶有橫軸21的託板22,用於安裝起落驅動機構。側翻驅動機構直接安裝在支架15上。
起落驅動裝置中的多節絲槓機構通過可轉動的橫軸21安裝在床體支架15上,多節絲槓的頂端通過定位塊23與背板1相連。側翻驅動機構直接安裝在床體支架15上,單節絲槓17帶動螺母18上下運動,固定在螺母18上的搖臂16被帶動作圓周運動。搖臂16帶動固定在支架15上的帶軸承的主軸14旋轉,主軸14帶動兩端裝有滾輪的活動懸臂13作上下運動,頂起左側板9或右側板11實現側翻的功能。
圖4所示,多節絲槓機構中的蝸杆24一端通過皮帶輪與驅動電機25的輸出軸相連,同時蝸杆24與固定在軸套26上的蝸輪27嚙合。軸套26頂端固定的螺母28以及多節絲槓頂端的螺母28分別與相應多節絲槓上29,30,31的外螺紋嚙合,多節絲槓的底端的一段為光槓,由主管床體升降的電機25作為動力,其輸出軸通過皮帶帶動蝸杆24,並通過蝸輪27帶動多節絲槓的軸套26旋轉,通過定位塊23及內螺母28作用再帶動29、30、31一節一節的旋轉上升或下降。
同樣原理,另一個側翻驅動電機25為動力源,通過皮帶帶動蝸杆、蝸輪旋轉,使得單節絲槓17轉動進而帶動螺母18上下運動,螺母18帶動搖臂16,搖臂16帶動主軸14,主軸14帶動活動懸臂13作上下運動上下左右側翻功能。
電機帶動蝸杆蝸輪再帶動升降裝置和側翻裝置,使得起臥側翻床可以按照病者的需要動作,由於蝸輪蝸杆的自鎖作用,起臥、側翻可根據病者需要平穩地停止在任何角度上。
圖5給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的原理圖,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是常規電路。在電路中採用固態繼電器啟動驅動電機,並通過弱電來操作繼電器,從而保證使用者的安全。所有的控制鍵都集中在控制盒上,並且設置有相應的指示燈,使得操作簡單分別。當然控制電路也可以採用集成電路構成,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很容易實現,這樣工作更可靠,耗電少噪聲低。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一種實施例的描述,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超出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保護範圍內,可以作出各種改進。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包括由電機、蝸輪蝸杆及絲槓構成的驅動機構,由鉸鏈連接的多段組合床板,以及電器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多段組合床板包括左側板、右側板、中板、座板、大腿板、小腿板組合而成;組合床板中左側板、右側板和中板通過活動鉸鏈連接構成背板,背板與活接頭、支板、拉杆連接構成三聯動機構;左側板、右側板通過舉重式活動懸臂頂起構成側翻機構;床的起落、側翻分別由多節絲槓構成的起落驅動機構和單節絲槓構成的側翻驅動機構驅動,大腿板、小腿板通過連接背板的拉杆及聯動離合裝置驅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由多節絲槓構成的起落驅動機構通過可轉動的橫軸安裝在床體支架上,多節絲槓的頂端通過定位塊與背板相連;起落驅動機構中的蝸杆一端通過皮帶輪與驅動電機輸入軸相連同時蝸杆與固定在轉套上的蝸輪嚙合,轉套頂端固定的螺母以及多節絲槓頂端的螺母分別與相應多節絲槓上的外螺紋嚙合,各螺絲槓的底端的一部分為光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特徵在於所述所述單節絲槓構成的側翻驅動機構直接安裝在床體支架上,電機驅動單節絲槓旋轉,絲槓螺母連接搖臂,搖臂連接帶有軸承的活動主軸,活動主軸與兩端裝有滾輪的舉重式活動懸臂連接,舉重式懸臂兩端的滾輪分別頂在背板上的左、右側板的背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特徵在於所述所述聯動離合裝置由與背板相連的拉杆末端的滑動槽、定位孔和聯動塊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坐臥側翻床,其結構特徵是蝸輪蝸杆帶動多節絲槓作為起臥驅動機構,蝸輪蝸杆帶動單節絲槓作為側翻驅動機構;通過拉杆,活動接頭,舉重式活動懸臂以及多段組合床板,使床板起落或側翻,大小腿板聯動或單動。大小腿板通過聯動離合器選擇確定是否與背板起落的聯動。蝸輪蝸杆機構的自鎖作用,可以使床板起落、側翻停留在任意角度。床板的動作完全由控制盒上的控制按鈕操作,並有相應的指示燈顯示,病人可以完全由自己操作。
文檔編號A61G7/00GK2425642SQ00209168
公開日2001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17日
發明者李俊明, 諸淳康 申請人:北京市和合模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