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由來是怎樣的(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2023-05-25 12:18:13 3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由來是怎樣的?餃子原名「嬌耳」是張仲景為了救治忍飢挨餓,耳朵都凍爛了的窮苦百姓而發明的張仲景開始開鋪救人這一天剛好是冬至,所以後來很多人為了紀念他,都會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久而久之就像端午節一樣形成了習俗,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由來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由來是怎樣的
餃子原名「嬌耳」是張仲景為了救治忍飢挨餓,耳朵都凍爛了的窮苦百姓而發明的。張仲景開始開鋪救人這一天剛好是冬至,所以後來很多人為了紀念他,都會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久而久之就像端午節一樣形成了習俗。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