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棉型纖維噴絲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9:22:46 1
專利名稱:仿棉型纖維噴絲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噴絲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仿棉型纖維噴絲板。
背景技術:
噴絲板的作用是將黏流態的高聚物熔體或溶液,通過微孔轉變成有特定截面狀的 細流,經過凝固介質如空氣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絲條。按纖維的類別和規格不同,有不同的 規格、形狀、孔型、材質等。噴絲板在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工作,因此要求具有耐壓、耐腐蝕 和足夠的機械強度。為了生產不同結構的纖維,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 案。例如為了獲得天然棉花纖維特性的產品,人們設計出了一種異型孔噴絲板[申請號 03220317. 9],噴絲孔呈環狀等規律形式分布,噴絲毛細孔的截面為三段直線形狹縫,呈H 形排布,即兩側是兩段平行、等長的直線形狹縫,中間位置另有一段直線形狹縫將它們連
iM o然而,由於噴絲毛細孔的設計不夠合理,其所生產的纖維與天然棉花纖維相比在 性能上仍有較大的差距。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所生產的纖維 能達到天然棉花纖維性能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包括板 狀的本體,在本體上分布有若干個軸向貫通的噴絲通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絲通道的一 端為進料孔,另一端為噴絲結構,所述的噴絲結構包括若干個條形的噴絲微孔,所述的噴絲 微孔呈彎曲狀且每個噴絲結構中的各個噴絲微孔圍合成橢圓形。在上述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中,所述的每個噴絲結構中的噴絲微孔數量為兩個且 兩個噴絲微孔對稱設置。在上述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中,所述的噴絲通道均勻分布。在上述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中,所述的本體呈圓盤狀。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仿棉型纖維噴絲板的優點在於1、由於噴絲微孔圍合成橢 圓形,因此所生產的纖維具有與天然棉花纖維相近似的性能,吸溼和保暖性都較為理想。2、 整體結構簡單,易於加工製造。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噴絲通道放大的軸向截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噴絲結構放大圖。
3[0015]圖中,本體1、噴絲通道2、進料孔21、噴絲結構22、噴絲微孔22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本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包括板狀的本體1,該本體1呈圓盤狀。在 本體1上分布有若干個軸向貫通的噴絲通道2,各個噴絲通道2均勻分布。噴絲通道2的一 端為進料孔21,另一端為噴絲結構22。如圖3和4所示,噴絲結構22包括若干個條形的噴絲微孔220,噴絲微孔220呈彎 曲狀且每個噴絲結構22中的各個噴絲微孔220圍合成橢圓形。本實施例中,噴絲結構22 中的噴絲微孔220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噴絲微孔220對稱設置。更為形象地說,每個噴絲結 構22中的各個噴絲微孔220圍合成體育場跑道的形狀。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 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 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本體1、噴絲通道2、進料孔21、噴絲結構22、噴絲微孔220 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 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 的。
權利要求一種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包括板狀的本體(1),在本體(1)上分布有若干個軸向貫通的噴絲通道(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絲通道(2)的一端為進料孔(21),另一端為噴絲結構(22),所述的噴絲結構(22)包括若干個條形的噴絲微孔(220),所述的噴絲微孔(220)呈彎曲狀且每個噴絲結構(22)中的各個噴絲微孔(220)圍合成橢圓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個噴絲結構(22) 中的噴絲微孔(220)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噴絲微孔(220)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絲通道(2)均 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1)呈圓盤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噴絲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仿棉型纖維噴絲板。它解決了現有技術所生產的產品難以達到天然棉纖維性能的不足。包括板狀的本體,在本體上分布有若干個軸向貫通的噴絲通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絲通道的一端為進料孔,另一端為噴絲結構,所述的噴絲結構包括若干個條形的噴絲微孔,所述的噴絲微孔呈彎曲狀且每個噴絲結構中的各個噴絲微孔圍合成橢圓形。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仿棉型纖維噴絲板的優點在於1、由於噴絲微孔圍合成橢圓形,因此所生產的纖維具有與天然棉花纖維相近似的性能,吸溼和保暖性都較為理想。2、整體結構簡單,易於加工製造。
文檔編號D01D5/24GK201648595SQ20102014475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30日
發明者徐 明, 杭海飆, 毛偉如, 湯宇峰, 金盛 申請人:常州紡興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