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3:48:11 1
專利名稱:榨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糧油機械。
目前的榨油機,特別是68型榨油機,在其結構設計和選材方面存在有性能不穩、浪費大、造價高、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不足。在其右支架上的傳動部分中,支撐榨軸的兩軸承間距小,造成拉力小,主動拉力大,使軸承外殼與右支架軸承部位間隙過大,影響榨軸的同軸性,從而造成軸偏磨,出餅口磨成橢園。另外,其榨軸為一整體,磨合期長,成品使用時間短,使用中,只是其中的一端磨損,更換時就要扔掉整根榨軸,造成浪費。原榨軸的截油路起不到作用,致使榨軸轉動時產生的推力、阻力和壓力不均勻,造成機溫起高,燒油、燒餅、回油、冒渣等,結果,成品油的各項指標下降,質量低。再一個就是出餅口,出餅口為榨油機中的一個易損件,使用中,一個出餅口僅磨合96個小時左右,不耐磨。在實際操作現在的榨油機時,其下料部分為人工控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一名機器常佔用兩個勞動力。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榨軸穩定性能高、更換時僅為磨損端、易潤滑、效率高,出餅口使用時間長、自動下料的榨油機。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在其結構設計上做了如下改進。1.右支架上的傳動部分加長了支撐榨軸的兩軸承間距,由原來的70mm加長到120mm,以增大其承受的拉力,提高其同軸性。軸承部分不用拆卸掉加油脂,把兩軸承放入右支架上部的機油箱中,機油箱上下各開一孔,分別為注油孔和放油孔,使得定期換油方便,降低了軸承的磨損,保護了右支架的傳動機構。2.榨軸由原來的一整體改為三位一體,即分為軸芯,推進軸和磨動軸,其中,易損部件磨動軸,可在達到磨損報廢程度後,更換掉,而軸芯和推進軸可幾乎永久使用,推進軸和磨動軸之間的接合面經精加工而成,吻合程度高,端頭用鎖緊螺母鎖緊,使三者結合為一整體,固定在軸承架上。為提高出油率,設計為雙油路,即在磨動軸的一端,設計有兩個截油槽,為長形,它一是提高了出油率,一是加大了推渣量,幾乎沒有磨合期,節約了油料,配合整個榨軸的推力、阻力和壓力,可使機溫正常,保證了榨出油的油脂、油蛋白、餅油脂、餅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含量。3.出餅口由原來單一整體性改為二件合為一體,即在出餅口內,增設一出餅圈,作為出餅口的內襯,在榨軸轉動中,只磨損用材少、結構簡單的出餅圈,更換時不用扔掉整個出餅口,這樣,它不但節約了原材料,而且還可提高使用率1.5倍。4.自動下料一根同榨軸平行的傳動軸,分別由固定在右支架和料鬥上的固定架支撐,其一端安有皮帶輪,同榨軸上的皮帶輪為一組傳動輪,一端固定有傘齒輪,同位於料鬥內的螺杆上的傘齒輪相嚙合,攪動料鬥內的油料,實現自動下料。
整個榨油機經過這樣改進,具有榨軸同軸性能高,磨損軸易更換、出餅口使用壽命長、節約原材料、出油率和生產率高、省時、省力、易維修等特點。在同等條件下,榨棉籽油和花生油時,生產效率分別提高60%和20%,出油率分別提高1.6%和1.0%,餅厚分別減少53%和47%。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剖視圖,並作為摘要附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榨軸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出餅口及出餅圈示意圖。
如圖1、2所示,在機械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分別由軸承13和軸承5、6支撐住榨油,榨軸由軸芯10,推進軸11和磨動軸12組成,兩端分別由鎖緊螺母18和旋在機體15上的出餅口17把它們固定為一整體,磨動軸12上,開有截油槽14。固定在軸芯10上的撥餅板9,對著出餅口17。支撐榨軸的軸承5、6位於右支架上部的機油箱內,間距為120mm,機油箱的上部開有注油孔7,下部開有放油孔8,便於給軸承定期換油,省去把軸套卸下加油脂這一工序。榨軸中的推進軸11和磨動軸12外圍,設有榨條16,全部由機體15罩住,機體15上開有三個出油口對著下面的集油板28。在軸芯10的右端,固定有兩個皮帶輪,皮帶輪3同電機皮帶輪為一組傳動輪,傳動杆21的一端固定有皮帶輪20,由固定在右支架2上的立架19支撐,另一端固定有傘形齒輪23,由固定在料鬥26上的支架22支撐。皮帶輪20同軸芯10上固定的皮帶輪4為一組傳動輪。料鬥26面板上通過軸承固定有一個螺杆24,位於料鬥內,上端固定的傘形齒輪27同傘形齒輪23相嚙合,螺杆上固定有撥板25,傳動杆21是由立架19和支架22上的軸承來支撐、傳動的。
如圖3所示,在出餅口17內襯中,襯有一出餅圈29,其外徑稍小於出餅口的內徑,折邊同出餅口的厚度相當,出餅圈可在出餅口中自由轉動。
權利要求1.榨油機,由電機、支架、機體、榨條、料鬥組成,其特徵在於由軸芯(10)、推進軸(11)和磨動軸(12)組成一整體的榨軸,分別由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的軸承(13)和軸承(5、6)支撐,出餅口(17)固定在磨動軸(12)的端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榨油機,其特徵在於磨動軸(12)的一端上開有截油槽(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榨油機,其特徵在於軸承(5、6)位於右支架(2)上部的機油箱內,機油箱上有注油孔(7),下有放油孔(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榨油機,其特徵在於出餅口(17)的內襯中,襯有一個可在其中自由轉動的出餅圈(2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榨油機,其特徵在於料鬥(26)內有一螺杆(24),上面固定有一撥板(25),上端固定的傘形齒輪(27)和傳動杆(21)端頭固定的傘形齒輪(23)相嚙合,傳動杆(21)分別由支架(22)和立架(19)支撐,另一端頭固定的皮帶輪(20),和軸芯(10)上固定的皮帶輪(4)為一組傳動輪。
專利摘要榨油機,屬於糧油機械。它把右支架上的軸承間距加大,置於機油箱內,榨軸分為軸芯、推進軸和磨動軸三部分,磨動軸上開有截油槽,其端頭固定的出餅口內,設計有一出餅圈,通過料鬥內的螺杆撥料機構,達到自動下料;這樣,在更換易損件出餅口和榨軸時,不必全部更換,解決了原機械中的原材料浪費嚴重,效率低、費工、費時等不足,具有節約原材料、使用壽命長、生產效率高、成品油質量好、易維修等特點。
文檔編號B30B9/12GK2291285SQ9721446
公開日1998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25日
發明者王潤明, 菅新梅, 李海民, 鄭國海 申請人:王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