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0:07: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
背景技術:
電壓不合格是低壓配網最為普遍,也是最受用戶關注的電能質量問題。電壓不合格的情況分為電壓偏低和電壓偏高兩種情況。a)電壓偏低。低壓配網的電能質量問題主要體現為電壓偏低問題,它是各種電能質量問題的綜合體現。當功率因數較低,無功補償容量不足造成線路無功損耗過大時,會出現線路末端用戶電壓偏低的情況;當線路負載率較高,三相負荷嚴重不平衡時,負荷畸重相會出現電壓偏低的情況;低壓諧波,電壓閃變使配網電壓發生畸變,會導致末端電壓偏低;負荷隨季節波動性大,配電線路供電半徑過長,會產生較大的線路損耗,若調壓能力不足也會使末端用戶的電壓偏低等等;b)電壓偏高。在豐水期,由於部分區域小水電開發較為集中,總裝機容量較大,而水電資源豐富的區域一般經濟都不發達,負荷密度小,豐水期小水電發出的電能無法就地進行平衡,引起線路末端電壓升高。當臺區變壓器出現三相不平衡時,中性點會向負荷大的相移動,負荷大的相電壓降低了,負荷小的相電壓則會升高。
為了治理低壓配電網電壓過低和過高的問題,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在線路末端安裝調壓裝置,該調壓裝置採用隔離變壓器配合智能電子開關投切模塊過零投切,對電壓的缺額值進行固定容量的補償,可解決電壓過低/過高的問題。
目前的調壓裝置採用隔離變壓器配合智能電子開關投切模塊過零投切,由於對電壓的缺額值進行固定容量的補償,調節範圍有限,輸出電壓只能單向調節,導致了調節精度差,且只能針對單向電壓進行調節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解決了目前的調壓裝置採用隔離變壓器配合智能電子開關投切模塊過零投切,由於對電壓的缺額值進行固定容量的補償,調節範圍有限,輸出電壓只能單向調節,導致了調節精度差,且只能針對單向電壓進行調節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包括中央處理晶片,驅動電路,驅動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逆變單元,整流電路,逆變單元與驅動電路連接,整流電路與驅動電路連接。
可選地,
整流電路是PWM整流器。
可選地,
整流電路是二極體三相橋式整流電路。
可選地,
逆變單元是基於線電壓補償的1個三相逆變橋。
可選地,
逆變單元是基於相電壓補償的3個單向H型逆變橋。
可選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和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和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都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
可選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
可選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
可選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硬體保護、軟啟動、風機控制電路,硬體保護、軟啟動、風機控制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
可選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的結構,包括中央處理晶片,驅動電路,逆變單元,整流電路,其中驅動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逆變單元與驅動電路連接,整流電路與驅動電路連接。本實施例中,通過驅動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連接,逆變單元與驅動電路連接,整流電路與驅動電路連接,該結構基於高頻逆變技術進行電壓調節,可以實現調壓範圍寬,輸出電壓雙向連續可調,且可以同時對三相電壓進行調整,解決了目前的調壓裝置採用隔離變壓器配合智能電子開關投切模塊過零投切,由於對電壓的缺額值進行固定容量的補償,調節範圍有限,輸出電壓只能單向調節,導致了調節精度差,且只能針對單向電壓進行調節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示意圖;
圖2單向H型逆變橋示意圖;
圖3三相逆變橋示意圖;
圖示說明:1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2PWM整流器、3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4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5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6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7硬體保護、軟啟動、風機控制電路、8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9逆變器、10、11驅動電路、12電網、13負載。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解決了目前的調壓裝置採用隔離變壓器配合智能電子開關投切模塊過零投切,由於對電壓的缺額值進行固定容量的補償,調節範圍有限,輸出電壓只能單向調節,導致了調節精度差,且只能針對單向電壓進行調節的技術問題。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包括:中央處理晶片1,驅動電路,驅動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1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逆變單元,整流電路,逆變單元與驅動電路連接,整流電路與驅動電路連接。
進一步地,
整流電路是PWM整流器2。
進一步地,
整流電路是二極體三相橋式整流電路。
進一步地,
逆變單元是基於線電壓補償的1個三相逆變橋。
進一步地,
逆變單元是基於相電壓補償的3個單向H型逆變橋。
進一步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3和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4,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3和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4都與中央處理晶片1連接。
進一步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5,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5與中央處理晶片1連接。
進一步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6,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6與中央處理晶片1連接。
進一步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硬體保護、軟啟動、風機控制電路7,硬體保護、軟啟動、風機控制電路7與中央處理晶片1連接。
進一步地,
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還包括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8,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8與中央處理晶片1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如圖1所述,包括逆變器9,PWM整流器2,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3,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5,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4,驅動電路10,驅動電路11,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6,硬體保護、軟啟動及風機控制電路7,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8。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檢測電網信號3,並輸入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1;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5檢測逆變器信號,並輸入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1;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4檢測負載信號,並輸入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1;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6檢測直流側信號,並輸入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1;硬體保護、軟啟動及風機控制電路8的相關信號輸入至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進行運算決策處理;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8與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之間進行數據交互;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輸出信號至驅動電路10和驅動電路11,驅動電路10驅動PWM整流器2工作,驅動電路11驅動逆變器9工作。
網側電壓電流檢測單元3採集電網12側的電壓電流信號,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檢測單元5採集逆變器9輸出電壓電流信號,負載電壓電流檢測單元4採集負載13側的電壓電流信號,直流電壓電流檢測單元6檢測直流母線的電壓電流信號,所採集的電壓電流信號,經過A/D轉換和相關處理之後,均輸入至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輸出驅動信號至驅動電路11,驅動PWM整流器2中的IGBT工作,進行PWM整流,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輸出驅動信號至驅動電路11,驅動逆變器9中的IGBT工作,將直流側儲存的能量逆變為交流電壓信號,輸送至末端電網,進行電壓調節。硬體保護、軟啟動及風機控制電路7的相關信號輸入至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進行運算決策處理。數據通信及人機界面接口電路8與控制器中央處理晶片1之間進行數據交互,完成數據的傳輸和人機界面的現實操作。
針對本技術方案,還有別的替代方案同樣能完成發明目的1)PWM整流電路2也可以採用二極體三相橋式整流電路;2)逆變器9可以是基於相電壓補償的3個單向H型逆變橋,如圖2所示,也可以基於線電壓補償的1個三相逆變橋,如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包括中央處理晶片1,驅動電路,逆變單元,整流電路,其中驅動電路與中央處理晶片1,逆變單元與驅動電路連接,整流電路與驅動電路連接,通過高頻逆變技術,解決了目前的調壓裝置採用隔離變壓器配合智能電子開關投切模塊過零投切,由於對電壓的缺額值進行固定容量的補償,調節範圍有限,輸出電壓只能單向調節,導致了調節精度差,且只能針對單向電壓進行調節的技術問題。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動態無級調壓模塊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