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皮炎軟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4 20:03:41 2
專利名稱:一種皮炎軟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妝品或類似的配製品,特別是涉及一種含有植物提取物的配製品。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屬楝科(Meliaceae),常綠喬木(在個別地區為落葉)。其生長迅速,根系發達,枝葉茂密,喜溫耐旱,是乾熱地區重要的造林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印楝不僅是一種生態樹種,而且還是一種高經濟價值樹種。印楝中含有多種抗菌、抗病毒、抗過敏的活性成分,因而具有護膚、清涼和防治各類皮膚疾病的功效。印楝原產印度和緬甸,目前已被許多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和地區引種,我國雲南、海南等地已有大面積種植。
日常生活中,粉刺(又稱痤瘡、暗瘡),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是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常見病,迄今為止,尚無具有特殊治療效果的製劑,有待進一步的開發研究。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抗病毒、抗細菌、抗真菌、殺蟎蟲的皮炎軟膏及其製備方法,以滿足市場的急切需要。進而為發展印楝深加工,開發印楝系列日化產品,拓寬印楝應用範圍,充分挖掘印楝的經濟價值奠定基礎。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1、將印楝果通過常規方法榨油,製得印楝油。
2、皮炎軟膏其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3~16,印楝油38~42,間苯二酚1~3,凡士林30~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12。
3、皮炎軟膏的製備方法①在低速攪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熱到80℃,加熱攪拌至溶化;②分別依次加入玉米、澱粉、間苯二酚和印楝油,連續攪拌均勻,冷卻至60℃,研磨,滅菌,裝管,即得成品。
本發明具有以下突出優點1、配方合理,經多次試驗和精心調配,原料中的各種成分協調統一,彼此相互支持,取得突出的技術效果。試用結果表明,該皮炎軟膏具有消炎快,止癢迅速,抗過敏作用強的特點。對粉刺、神經性皮炎、牛皮癬以及接觸性皮炎等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是一種理想的皮膚病製劑。
2、以天然植物印楝為原料,來源豐富,工藝簡單,成本低,經濟效益好,本發明的實施無疑對發展綠色經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幫助山區群眾脫貧致富起到切實作用。
3、雲南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為印楝栽培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隨著科技發展和消費需求的變化,生物資源開發的內涵、外延在不斷的拓展。本發明立足生物資源的深加工和實際應用,對實現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描述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但本發明的內容完全不局限於此。
實施例1皮炎軟膏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3,印楝油38,間苯二酚1,凡士林30,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
製備方法①在低速攪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熱到80℃,加熱攪拌至溶化;②分別依次加入玉米、澱粉、間苯二酚和印楝油,連續攪拌均勻,冷卻至60℃,研磨,滅菌,裝管,即得成品。
實施例2皮炎軟膏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6,印楝油42,間苯二酚3,凡士林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12。
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皮炎軟膏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5,印楝油40,間苯二酚2,凡士林33,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10。
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應用實施例1研究對象中度粉刺患者28人,其中男16人,女12人。
使用方法用皮炎軟膏塗於患處,每天3次,連續使用一周。
試驗結果治癒率46%,顯效率81%,總有效率98.20%。
應用實施例2研究對象神經性皮炎患者17人,其中男11人,如人。
使用方法用皮炎軟膏塗於患處,每天3次,連續使用二周。
試用結果治癒率42%,顯效率78%,總有效率90.20%。
應用實施例3研究對象牛皮癬患者11人,其中男6人,女5人;使用方法取皮炎軟膏適量塗於患處,每日4次,10天為一療程,間隔3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共用三個療程。治癒率40%,顯效率79.5%,總有效率88.60%。
權利要求
1.一種皮炎軟膏,其特徵在於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3~16,印楝油38~42,間苯二酚1~3,凡士林30~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12。
2.按照權利要求1的皮炎軟膏,其特徵在於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5,印楝油40,間苯二酚2,凡士林33,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10。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炎軟膏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①在低速攪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熱到80℃,加熱攪拌至溶化;②分別依次加入玉米、澱粉、間苯二酚和印楝油,並連續攪拌均勻,冷卻至60℃,研磨,滅菌,裝管,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皮炎軟膏及其製備方法。其原料的重量組成為:玉米澱粉13~16,印楝油38~42,間苯二酚1~3,凡士林30~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12。其製備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①在低速攪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熱到80℃,加熱攪拌至溶化;②分別依次加入玉米、澱粉、間苯二酚和印楝油,連續攪拌均勻,冷卻至60℃,研磨,滅菌,裝管,即得成品。
文檔編號A61K9/06GK1304759SQ0013208
公開日2001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4日
發明者李雲壽 申請人:雲南天興生物開發有限公司生物化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