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圖案的方法
2023-05-24 22:36:41
專利名稱: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圖案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案的製作及複製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圖案的方法。
目前已有利用可塑材料為原料,例如蠟製作及複製簡單幾何造型圖案的方法,如
圖1所示,它是由十塊三角形色塊和五塊扇形色塊拼裝而成的在圓形內嵌設五角星的圖案,該圖案經壓小後,通過截片可得到多個相同圖案。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得到多個相同圖案的薄片,但是它只能製作及複製簡單的、規則的圖案,對一些複雜的、不規則的圖案無法製作和複製。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複雜的、不規則的,且造型及色彩還原度高的圖案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圖案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藝步驟首先將所要製作及複製的圖案原件通過掃描輸入電腦,由電腦分析該圖案的像素組成並得出像素的排列方式;然後用可塑材料按電腦分析的像素組成製成所需像素塊,再按電腦提供的排列方式把這些像素塊拼裝成所需複製的圖案;最後將圖案由外向內壓小,使其厚度增加,再通過橫向切片得到多個圖案完全相同的薄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運用了計算機分析像素組成的技術,使圖案的還原度很高,無論多複雜的圖案,都能通過計算機迅速分析出它們的像素組成,再經過相應的電腦軟體歸納出組成圖案所需要的色塊種類和數量以及它們的排列方式,從而使我們能準確地依照計算機的指令製作出相應的圖案。由於該圖案是由小塊可塑材料拼裝而成,因此將它從外向內壓小後,其厚度則增加,所以能方便地截取多個相同的畫面。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的圖案製作及複製過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要製作及複製的原圖;圖3為由計算機對圖2分析的數據製作而成的與圖2相同的彩蠟圖案塊;
圖4為圖3的A部放大圖;圖5為圖3經四邊同時向中心壓縮形成的彩蠟圖案條;圖6為圖5的橫向截片圖。
如圖2-圖6所示,本實施例為製作及複製一幅構圖比較複雜的彩色鮮花圖案。首先將原圖(圖2)通過掃描儀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將該畫面微分成一定數量的小方塊,每一小方塊就構成一個像素單元,計算機對每個像素單元進行分析、歸納,得到組成整個畫面的像素單元的色彩種類和數量以及它們之間的排列方式,例如,構成該畫面的像素單元的種類有朱紅、鵝黃、天藍……,共30種,每種的數量是朱紅50塊,鵝黃70塊,天藍30塊……,共1200塊,它們的排列方式是第(1,1)格鵝黃,第(20,25)格朱紅、第(2,50)格天藍……。按照上述計算機分析出的數據,採用可塑材料,例如本實施例採用彩蠟,做成與計算機畫面對應的小方塊,並進行排列,排列成一幅與計算機畫面相同的圖案以後,如圖3所示,就完成了彩蠟圖案的製作。一般情況下,構成該圖案的像素單元(彩蠟塊)較大,圖案不夠清晰,需要壓小以後,才能使圖案清晰還原。如圖5所示,將製作好的彩蠟圖案從四邊同時向中心點壓制,由於蠟的可塑性較好,因此在總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彩蠟圖案向縱向拉長,即它的厚度增加,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圖案的清晰度,另一方面也為圖案的複製創造了條件。如圖6所示,沿橫向截片,即可獲得多個具有相同圖案的薄片,從而實現圖案複製的目的。
運用以上方法製成的彩蠟等可塑材料的切片,可粘在各種形狀的產品的表面上,製成圖片蠟燭貼面。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只有印刷才能複製圖案的規律,進一步拓寬了複製圖案的材料應用領域。
權利要求
1.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圖案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工藝步驟首先將所要製作及複製的圖案原件通過掃描輸入電腦,由電腦分析該圖案的像素組成並得出像素的排列方式;然後用可塑材料按電腦分析的像素組成製成所需像素塊,再按電腦提供的排列方式把這些像素塊拼裝成所需複製的圖案;最後將圖案由外向內壓小,使其厚度增加,再通過橫向切片得到多個圖案完全相同的薄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可塑材料製作及複製圖案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藝步驟:首先將所要製作及複製的圖案原件通過掃描輸入電腦,由電腦分析該圖案的像素組成及像素的排列方式;然後用可塑材料按電腦分析的像素組成製成所需像素塊,再按電腦提供的排列方式把這些像素塊拼裝成所需複製的圖案;最後將圖案壓小、切片,得到多個圖案安全相同的薄片。與相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製作及複製構圖複雜的圖案,且還原度高。
文檔編號B44C3/00GK1257011SQ9912704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29日
發明者陸熔 申請人:張國良, 陸敏, 陸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