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及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8:14:36 3
專利名稱: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及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包芯技術是單根粗紗配入和彈力絲在紡紗三角區聚合進行紡紗,彈力絲輪 不對中極易造成露絲;同時現有的包芯技術成紗重量不勻現象普遍存在,難以滿足特殊領 域對成紗均勻程度的較高要求。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 法。該方法具有原料適應性較好、能降低原棉等級、節約了原料成本、最大化發揮紡紗效益 等優點。本發明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將二根粗紗配入後 和彈力絲在紡紗區聚合紡紗。本發明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更優選地,包括以下步驟在環錠細紗機上,從粗紗筒管退繞下來的二根粗紗分別經導紗喇叭的喇叭口平行 進入由後羅拉、後皮輥、中羅拉、中皮輥、皮圈、前羅拉、前皮輥組成的牽伸區進行牽伸;長絲 在自動退繞系統的控制下,根據餵入比調節速度,經過張力控制系統導絲輪,長絲從前羅拉 後端餵入,在前羅拉、前皮輥組成的前鉗口處分別與兩根粗紗須條匯合然後進入加捻三角 區加捻,經導紗鉤後卷繞在細紗筒管上。本發明還提供所述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所用的集合紗紡紗裝置,根據紗運行 方向,依次包括兩個導紗喇叭,由後羅拉、後皮輥、中羅拉、中皮輥、皮圈、前羅拉、前皮輥組 成的牽伸區,自動退繞系統,系統導絲輪,導紗鉤,細紗筒管。使用時,從粗紗筒管退繞下來 的二根粗紗分別經導紗喇叭的喇叭口平行進入由後羅拉、後皮輥、中羅拉、中皮輥、皮圈、前 羅拉、前皮輥組成的牽伸區進行牽伸;長絲在自動退繞系統的控制下,根據餵入比調節速 度,經過張力控制系統導絲輪,長絲從前羅拉後端餵入,在前羅拉、前皮輥組成的前鉗口處 分別與兩根粗紗須條匯合然後進入加捻三角區加捻,經導紗鉤後卷繞在細紗筒管上。由我公司開發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技術項目在國內首次將賽絡技術和包芯技 術組合在一起,開發生產出高彈包芯集合紗,填補了我國的空白,該項目與現有技術上相比 有幾大優勢1、該技術克服了原包芯技術容易露絲的缺陷,原包芯技術是單根粗紗配入和彈力 絲在紡紗三角區聚合進行紡紗,彈力絲輪不對中極易造成露絲;高彈包芯集合紡紗技術是 二根相紗配入後和彈力絲在紡紗區聚合紡紗,因前羅拉吐出來條區較寬很好解決了露絲現 象;2、該技術突破降祗普通環錠紡紗毛羽的極限,成紗毛羽較普通環錠紡紗降低70% 以上,有利於布面質量的提升;
3、該技術克服普通環錠紡紗重量不勻降低的極限,成紗重量不勻率可大幅降低 0. 3%以上;4、實現低配高用的特點,該技術因三須條紗在紡紗三角區聚合紡紗,原料適應性 較好,能降低原棉等級,節約了原料成本,最大化發揮紡紗效益。
圖1是本發明加捻區成紗的原理示意圖。圖2是原環綻紗技術的成紗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法和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技術原理是建立了多種纖維須系條在一個加捻區成紗(如圖1所示),與 原環錠紗技術(如圖2所示)有較大區別,大大增大了三角面積,減少了彎釣纖維,增加纖 維的平行伸直度。如圖1所示,原料分別經過二三羅拉和導絲輪後在紡紗三角區聚合,增加 了紗條的併合效果,長絲在加捻區中間很快被須條包覆並被加捻形成複合體系。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用的裝置如圖3所示,包括兩個導紗喇叭1,2,由後羅拉3、後皮輥4、中 羅拉5、中皮輥6、皮圈7、前羅拉8、前皮輥9組成的牽伸區,自動退繞系統10,系統導絲輪 11,導紗鉤12,細紗筒管13。其紡紗線路如圖3所示,在環錠細紗機上,從粗紗筒管退繞下 來的二根粗紗A,C分別經導紗喇叭1,2的喇叭口平行進入由後羅拉3、後皮輥4、中羅拉5、 中皮輥6、皮圈7、前羅拉8、前皮輥9組成的牽伸區進行牽伸;長絲B在自動退繞系統10的 控制下,根據餵入比調節速度,經過張力控制系統導絲輪11,長絲從前羅拉8後端餵入,在 前羅拉8、前皮輥9組成的前鉗口處分別與兩根粗紗須條A、C匯合然後進入加捻三角區加 捻,經導紗鉤12後卷繞在細紗筒管13上。本發明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技術由於採用多種不同纖維,多根須條進行紡紗, 克服了環錠紡的不足,提高了產品擋次,提高纖維使用效率;同時可省去後道併線和捻線工 序,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能降低噸紗成本200元左右,售紗較普通紗高500元左右,因 此該技術每噸紗能為公司增加效益700元。注意亊項該技術管理要求較高,增加了擋車的難度,要求擋車工要增加巡迴的次 數,嚴格按操作法進行操作,及時發現和處理有關問題。
權利要求
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將二根粗紗配入後和彈力絲在紡紗區聚合紡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在環錠細紗機上,從粗紗筒管退繞下來的二根粗紗(A,C)分別經導紗喇叭(1,2)的喇 叭口平行進入由後羅拉(3)、後皮輥(4)、中羅拉(5)、中皮輥(6)、皮圈(7)、前羅拉(8)、前 皮輥(9)組成的牽伸區進行牽伸;長絲(B)在自動退繞系統(10)的控制下,根據餵入比調 節速度,經過張力控制系統導絲輪(11),長絲從前羅拉(8)後端餵入,在前羅拉(8)、前皮輥 (9)組成的前鉗口處分別與兩根粗紗須條(A、C)匯合然後進入加捻三角區加捻,經導紗鉤 (12)後卷繞在細紗筒管(13)上。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所用的集合紗紡紗裝置,其特徵是, 根據紗運行方向,依次包括兩個導紗喇叭(1,2),由後羅拉(3)、後皮輥(4)、中羅拉(5)、中 皮輥(6)、皮圈(7)、前羅拉(8)、前皮輥(9)組成的牽伸區,自動退繞系統(10),系統導絲輪 (11),導紗鉤(12),細紗筒管(1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紡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本發明的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將二根粗紗配入後和彈力絲在紡紗區聚合紡紗。該方法克服了原包芯技術容易露絲的缺陷,原包芯技術是單根粗紗配入和彈力絲在紡紗三角區聚合進行紡紗,彈力絲輪不對中極易造成露絲;高彈包芯集合紡紗技術是二根相紗配入後和彈力絲在紡紗區聚合紡紗,因前羅拉吐出來條區較寬很好解決了露絲現象。該方法具有原料適應性較好、能降低原棉等級、節約了原料成本、最大化發揮紡紗效益等優點。本發明還涉及高彈包芯集合紗紡紗方法所用的集合紗紡紗裝置。
文檔編號D01H5/72GK101935898SQ20101027113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日
發明者徐順喜 申請人:湖北維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