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頭油墨攪拌的製造方法
2023-05-24 06:29:26 3
一種多頭油墨攪拌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包括攪拌支撐裝置、動力裝置及攪拌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和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攪拌支撐裝置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主攪拌軸、副攪拌軸、主攪拌葉、副攪拌葉、齒輪箱及設於所述齒輪箱中的主齒輪和副齒輪,所述齒輪箱通過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固定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的上方,所述主齒輪設置在所述齒輪箱的中心,並與所述主攪拌軸固定連接,所述副齒輪圍繞所述主齒輪的周圍均布,並與所述主齒輪相嚙合,所述副齒輪通過所述副攪拌軸固定在所述齒輪箱上,所述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分別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和副攪拌軸上,還包括浮動刮底裝置。有益效果是:解決了漿料攪拌效率低、效果差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漿料攪拌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立式攪拌機,基本結構包括傳動機構、攪拌罐、攪拌軸,攪拌軸上帶有攪拌葉或攪拌架。但這種結構的攪拌機攪拌效率低,其攪拌漩渦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攪拌漿料局部靜置,尤其是對一些懸浮性好,粘度大的漿料。攪拌不僅費時,而且均勻度差,例如在印刷行業的油墨配料攪拌,現有的攪拌方式難於形成全方位攪拌,不能形成多種旋流同時存在的攪拌效果。當然也有攪拌葉可上、下升降的攪拌機,但仍存在攪拌模式單一、攪拌效率和效果仍顯不足,尤其是攪拌罐底部總會形成死角,影響整體漿料的混合效果。如果將攪拌葉貼近罐底雖然可保證底部翻起,但容易形成對攪拌葉和攪拌罐的硬磨損,即使攪拌葉可以上下滑動,但為了保證運行安全也不能使攪拌葉直接觸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以解決漿料攪拌效率低、死角難易攪拌、漿料混合效果差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包括攪拌支撐裝置、動力裝置及攪拌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和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攪拌支撐裝置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主攪拌軸、副攪拌軸、主攪拌葉、副攪拌葉、齒輪箱及設於所述齒輪箱中的主齒輪和副齒輪,所述齒輪箱通過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固定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的上方,所述主齒輪設置在所述齒輪箱的中心,並與所述主攪拌軸固定連接,所述副齒輪圍繞所述主齒輪的周圍均布,並與所述主齒輪相嚙合,所述副齒輪通過所述副攪拌軸固定在所述齒輪箱上,所述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分別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和副攪拌軸上;還包括浮動刮底裝置,所述浮動刮底裝置包括彈簧、活塞、滑套、滑動攪拌軸及刮板,所述副攪拌軸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依次套裝有彈簧及活塞,所述空腔的出口設有所述滑套,所述滑動攪拌軸穿過所述滑套,所述滑動攪拌軸的上端與所述活塞固定連接,下端與所述刮板固定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因為設置了主,副攪拌裝置,並且還設置了多個副攪拌軸,可以使漿料得到全方位的立體攪拌,提高了攪拌效率和攪拌質量。由於所述齒輪箱受副攪拌軸的反向作用力會慢速轉動,這樣可以使主、副攪拌葉各自形成的攪拌區域不斷變化,使漿液得到全方位的攪拌。採用浮動刮底裝置,不論是攪拌過程中攪拌軸上下竄動,或是攪拌罐罐底不平整,還是適當調整攪拌軸高度,都可以保證刮板觸底作業,徹底消除了攪拌死角。
[000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5]進一步,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底座、立柱及橫梁,所述立柱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與橫梁之間;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所述電動機固定連接在所述橫梁的一端,所述主攪拌軸通過第三軸承固定連接在所述橫梁的另一端,所述主動皮帶輪與所述電動機同軸連接,所述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之間通過皮帶連接。[0006]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置了支撐裝置和動力裝置,操作簡單,可以方便操控。
[0007]進一步,所述副攪拌軸設有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
[0008]進一步,所述副攪拌軸對稱設有四個,所述相對布置的副攪拌軸上的攪拌葉高度相等。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漿料攪拌的更均勻,具有更好的攪拌效果O
[0009]進一步,所述主、副攪拌葉是葉輪或葉片結構。
[0010]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漿料多一些選擇。
[0011]進一步,所述立柱設有可伸縮機構。
[0012]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調整攪拌裝置到攪拌罐的距離。
[0013]進一步,所述主齒輪的齒數大於副齒輪的齒數。
[0014]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具有更好的攪拌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面圖;
圖3為浮動刮底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6]在圖1到圖3中,1、主攪拌軸;2、副攪拌軸;2_1、空腔;3、主攪拌葉;4、副攪拌葉;
5、主齒輪;6、副齒輪;7、齒輪箱;8、第一軸承;9、第二軸承;10、第三軸承;11、電動機;12、主動皮帶輪;13、從動皮帶輪;14、皮帶;15、橫梁;16、立柱;17、底座;18、升降把手;19、攪拌罐;20、浮動刮底裝置;20-1 ;彈簧;20-2 ;活塞;20-3 ;滑套;20_4 ;滑動攪拌軸;20_5 ;刮板;20-6 ;刮齒。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0018]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包括攪拌支撐裝置、動力裝置及攪拌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和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攪拌支撐裝置上,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主攪拌軸1、副攪拌軸2、主攪拌葉3、副攪拌葉4、齒輪箱7及設於所述齒輪箱中的主齒輪5和副齒輪6,所述齒輪箱7通過第一軸承8和第二軸承9固定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的上方,所述主齒輪5設置在所述齒輪箱的中心,並與所述主攪拌軸I固定連接,所述副齒輪6圍繞所述主齒輪的周圍均布,並與所述主齒輪5相嚙合,所述副齒輪6通過所述副攪拌軸2固定在所述齒輪箱7上,所述主攪拌葉3和副攪拌葉4分別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I和副攪拌軸2上。還包括浮動刮底裝置20,所述浮動刮底裝置20包括彈簧20-1、活塞20-2、滑套20_3、滑動攪拌軸20-4及刮板20-5,所述副攪拌軸2內設有空腔2-1,所述空腔2_1內依次套裝有彈簧20-1及活塞20-2,所述空腔2-1的出口設有所述滑套20-3,所述滑動攪拌軸20_4穿過所述滑套20-3,所述滑動攪拌軸20-4的上端與所述活塞20-2固定連接,下端與所述刮板20_5固定連接。所述刮板20-5的底部設有疏形齒20-6,可以在保證攪動效果的同時減少摩擦阻力。[0019]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底座17、立柱16及橫梁15,所述立柱16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17與橫梁15之間;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11、主動皮帶輪12和從動皮帶輪13,所述電動機11固定連接在所述橫梁的一端,所述主攪拌軸I通過第三軸承10固定連接在所述橫梁的另一端,所述主動皮帶輪12與所述電動機11同軸連接,所述主動皮帶輪12和從動皮帶輪13之間通過皮帶14連接。
[0020]所述副攪拌軸2設有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副攪拌軸2對稱設有四個,所述相對布置的副攪拌軸上的攪拌葉高度相等。
[0022]所述主、副攪拌葉是葉輪或葉片結構。
[0023]所述立柱16設有可伸縮機構,所述可伸縮機構上還設有升降把手18。
[0024]所述主齒輪的齒數大於副齒輪的齒數。
[0025]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當主攪拌軸I帶動主齒輪5旋轉時,主齒輪5帶動副齒輪6轉動,使副齒輪上的副攪拌葉4與主攪拌葉3形成方向相反的攪動漩流;由於副齒輪6受到主齒輪5向同一方向的作用力,而齒輪箱7與主攪拌軸I之間通過軸承連接,因此齒輪箱7會受到一個沿與主攪拌軸I相同方向的反作用力而勻速轉動,這樣使得副攪拌葉4在攪拌罐19中全方位變動位置,達到更好的攪拌效果。另外,多個副攪拌葉與主攪拌葉還可以在垂直方向形成多層布置,這樣可以使漿料得到全方位立體攪拌。浮動刮底裝置可以保證刮板20-5觸底作業,徹底消除了攪拌死角。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頭油墨攪拌機,包括攪拌支撐裝置、動力裝置及攪拌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和攪拌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攪拌支撐裝置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主攪拌軸、副攪拌軸、主攪拌葉、副攪拌葉、齒輪箱及設於所述齒輪箱中的主齒輪和副齒輪,所述齒輪箱通過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固定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的上方,所述主齒輪設置在所述齒輪箱的中心,並與所述主攪拌軸固定連接,所述副齒輪圍繞所述主齒輪的周圍均布,並與所述主齒輪相嚙合,所述副齒輪通過所述副攪拌軸固定在所述齒輪箱上,所述主攪拌葉和副攪拌葉分別安裝在所述主攪拌軸和副攪拌軸上;還包括浮動刮底裝置,所述浮動刮底裝置包括彈簧、活塞、滑套、滑動攪拌軸及刮板,所述副攪拌軸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依次套裝有彈簧及活塞,所述空腔的出口設有滑套,所述滑動攪拌軸穿過所述滑套,所述滑動攪拌軸的上端與所述活塞固定連接,下端與所述刮板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油墨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底座、立柱及橫梁,所述立柱固定連接在所述底座與橫梁之間;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所述電動機固定連接在所述橫梁的一端,所述主攪拌軸通過第三軸承固定連接在所述橫梁的另一端,所述主動皮帶輪與所述電動機同軸連接,所述主動皮帶輪和從動皮帶輪之間通過皮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油墨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副攪拌軸設有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頭油墨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副攪拌軸對稱設有四個,所述相對布置的副攪拌軸上的攪拌葉高度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頭油墨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副攪拌葉是葉輪或葉片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頭油墨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設有可伸縮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頭油墨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齒輪的齒數大於副齒輪的齒數。
【文檔編號】B01F7/18GK103949175SQ201410161143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2日
【發明者】王彬初, 劉東華, 張百和, 劉樹華 申請人:煙臺市裕同印刷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