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5:32:46 4
專利名稱:一種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鮮活水產的保鮮運輸領域,確切地說是指一種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
背景技術:
鮮活水產品色、香、味俱全,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然而,魚類死亡後魚體腐敗,ロ感、營養價值下降,安全性降低。在運輸過程中,很多魚因為缺氧或不適應環境而死亡。水產品保鮮、保活和遠程運輸歷來就是ー個難題,是制約水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中國加入WT0,這個問題日益顯得重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產業發展迅猛,1980年,我國水產品總量僅450萬噸,人均水產品佔有量僅4.59kg ;2010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已達5350萬噸,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達40kg以上,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兩倍(世界人均佔有量僅為20kg)。這巨大的產量和消費量,客觀上為水產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條件。因此,發展水產品流通運輸業具有重要的時代背景和意義。水產品歷來是人們喜愛的主要營養食品之一,水產品鮮活運輸技術非常重要,有利於消費「安全食用」的水產品。當今全球水產品貿易和交易,必須採用國際公認的水產品冷鏈和食品安全加工控制標準,在生產、加工或儲藏水產品之前,通過水產品冷鏈的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和衛生認證審查,才能進入國際市場。水產品具有生物屬性,大部分屬於鮮活產品,貯運不易,容易腐敗變質而降低或失去食用價值,市場呼喚新型的水產品貯運技木,因此鮮活水產品冷鏈運輸技術應運而生。然而,我國鮮活水產品冷鏈物流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如鮮活水產品冷鏈運輸系統的建設尚處發展初級階段,技術裝備差,供氧技術落後,冷鏈溫控效果不穩定,規模小,分散性強,運輸損耗大、成本高,缺乏統一的物流作業標準等,都極大地制約了水產物流業的規模化發展。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落後阻礙行業發展,目前約80%水產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的,冷鏈水產品的品質保障薄弱,這都造成我國水產品流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水產品冷鏈流通產業亟待革命性變革,發展新型的鮮活水產品物流技術和裝備,壯大水產物流事業,培植水產物流業龍頭,以適應現代水產物業發展的需要。鮮活水產的遠程運輸主要包括暫養(暫時養殖)和配送兩個技術環節,暫養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魚的活性,讓魚適應高密度的養殖環境,為後面的配送做準備。現有的配送系統的氧氣消耗量大,經常造成魚缺氧,運輸途中需要多次換水充氧,人力物力耗費嚴重,而且増加了氣源被汙染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既能夠延長氧氣源的使用時間,又能夠保證魚不會缺氧,中途可以無需換水和充氧氣,減小了氣源被汙染的風險。[0009]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所述納米供氣管與壓縮氣源連接,所述納米供氣管上設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布置密度為1000-1500個/米,所述微孔的直徑為0.02-0.045nm。優選地,所述納米供氣管的長度為20cm-100cm,所述納米供氣管的直徑為0.0cm-2cm0優選地,所述納米供氣管的長度為40cm-60cm,所述納米供氣管的直徑為0.0cm-lcm。優選地,所述納米供氣管放置在活魚包裝箱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其放置在活魚包裝箱內,所述納米供氣管與壓縮氣源連接,所述納米供氣管上設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布置密度為1000-1500個/米,所述微孔的直徑為0.02-0.045n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既能夠延長氧氣源的使用時間,又能夠保證魚不會缺氧,中途可以無需換水和充氧氣,減小了氣源被汙染的風險。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請參見圖1,該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其放置在活魚包裝箱內,納米供氣管I與壓縮氣源連接,納米供氣管I上設置有微孔11,微孔11的布置密度為1000-1500個/米,微孔11的直徑為0.02-0.045nm。納米供氣管I的長度為40cm_60cm,納米供氣管I的直徑為0.5cm-lcm0納米供氣管I的為微孔11產生的汽包的直徑在淡水中是
0.5-2mm,納米供氣管I的為微孔11產生的汽包的直徑在海水中是0.8_3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既能夠延長氧氣源的使用時間,又能夠保證魚不會缺氧,中途可以無需換水和充氧氣,減小了氣源被汙染的風險。要實現遠程、高密度運輸,必須滿足五個條件:鮮活水產品必須經過暫養、低溫、充足的溶氧、充分利用運輸車箱內的空間、良好的水質。暫養,是高密度、遠程運輸的先決條件之一。鮮活水產品經暫養後,可使水產品排清糞便和粘液,結實肌肉,提升肉質和體質,以適應高密度、遠程、長時間的運輸環境,是鮮活水產品運輸前的必然階段。因此,暫養是提高運輸成活率、提高水產品活力、保持肉質鮮美的重要環節。低溫:運輸魚類密度越大、水溫越高,耗氧量越大。水溫升高10°C,耗氧量會增加I倍。水溫每降低0.5°C,魚載量可提高5.6%。水體溶氧充足,魚會處於安靜狀態,耗氧會也保持在較低水平。因此,保持低溫的運輸環境,是實現鮮活水產品高密度遠程運輸的重要手段。充足的溶氧,是保證魚類鮮活運輸成功的關鍵因素。由於運輸密度大,耗氧量大,應用新型供氧技術保證充足的溶氧顯得尤為重要。本實施例的高密度遠程運輸技術,應用微孔輸氧、純氧配送技術,純氧經過微孔,在活魚箱底內霧化成微泡,純氧溶解率高,曝氣效果好,是目前活魚運輸創新型的供氧系統。充分利用運輸車箱內的空間,是提高運輸密度的重要方法。傳統鮮活水產品應用水桶(或水袋)運輸,水桶(水袋)在車箱內平面排放,車箱空間利用率低,大大限制了水產品的運輸密度。新型的鮮活水產品運輸,應用小包裝(活魚箱),在車箱內層層疊放,車箱內空間利用率達95%以上,這是提高鮮活水產品運輸密度的重大技術突破。水質環境,是影響鮮活水產品生活與生存的重要因素。在水質環境中,除了溫度的溶氧外,還必須保持水質清新、有機質和浮遊生物少、中性或微鹼性、不含有毒物質(如co2、nh3、ncv 等)。由於實行低溫運輸,鮮活水產品處於半冬眠狀態,魚類的排洩物較少,同時由於經過暫養後,魚類的排洩物已經很少,在充足的溶氧環境下有毒物質(如C02、NH3、N02_等)產生很少,保持了水質的良好。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納米供氣管與壓縮氣源連接,所述納米供氣管上設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布置密度為1000-1500個/米,所述微孔的直徑為 0.02-0.045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納米供氣管的長度為20cm-100cm,所述納米供氣管的直徑為0.5cm-2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其特徵在幹,所述納米供氣管的長度為40cm-60cm,所述納米供氣管的直徑為0.5cm_l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納米供氣管放置在活魚包裝箱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所述納米供氣管與壓縮氣源連接,所述納米供氣管上設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布置密度為1000-1500個/米,所述微孔的直徑為0.02-0.045n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產運輸中配送系統的納米供氣管,既能夠延長氧氣源的使用時間,又能夠保證魚不會缺氧,中途可以無需換水和充氧氣,減小了氣源被汙染的風險。
文檔編號A01K63/02GK202941283SQ201220629349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何華先, 何香先 申請人: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