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縫扎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1:39:01 1
專利名稱:一種醫用縫扎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合創口用的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醫用縫扎器。
技術背景腹部疾病是一類常見疾病,不少腹部疾病需要進行腹腔手術,為了止血和防止組織壞死, 通常需要進行創口的縫合或縫扎。隨著科技的發展,具有微創效果的腹腔鏡手術已得到廣泛 的應用,但是傳統的止血方法採用縫合、打結、電凝、熱凝和雷射等方法,其缺點是手術較 為複雜、設備昂貴、危險性大。例如在腹腔鏡下進行器械打結的傳統方法就存在操作時間長 和難度大等缺點。有關創口縫扎或縫合的器械已有一些報導。公告號為CN2699840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肛鏡縫扎器,由縫扎器、肛管擴張器組成, 即將原近半筒管狀的縫扎器改為管狀,管壁上開兩排相互交錯對位排列的環形橫條狀裂孔, 為荷包縫合時縫針進出的縫合孔,克服現在普遍使用的肛鏡縫扎器存在的弊端。公告號為CN200998274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肛鏡縫扎器。包括縫扎器體和手柄,縫 扎器體前部開有導槽,縫扎器體尾部厚度增大並且在其增厚部分外表面設有螺紋,還裝有調 節環。公開號為CN1559348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皮膚傷口表面縫合器具,該縫合器有兩 條沿皮膚傷口兩側布置的條形支持帶和基帶,基帶上設置有並行排列的多副C形縫合線導引 裝置,其C形環孔能限制縫合線從中穿過並滑動;其C形環的缺口則允許縫合線經缺口解除 限制或重新獲得限制並形成新增的連接線。縫合線是一條分別穿過並連接兩側縫合線導引裝 置的閉合的線環。當調節縫合線閉合線環的長度或調節新增的連接線的數量時,均可調節縫 合張力,使傷口獲得均勻、適當的縫合力。避免了傳統針線縫合對皮膚造成新損傷和留下不 美觀的傷口疤痕,同時便於傷口透氣、引流、換藥,及對傷口癒合及時觀察處理,操作簡便 省時。可廣泛應用於醫院外科手術傷口、戰地急救傷口等的免創縫合。公開號為CN1729939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治療腹部疾病的手術器械,尤其是一種 能在腹部手術中機動靈活進行縫合的腹腔鏡縫合器。它包括縫針、針座、主杆、手柄、鎖固 螺母、旋轉杆、縫線,針座為轉動針座,縫針固定在轉動針座上,轉動針座與旋轉杆的端頭為螺旋錐齒活動連結,旋轉杆穩定於主杆內腔。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了縫 針固定在轉動針座上的結構,使縫針前後左右轉動可達270。,有利於縫針機動靈活的進出腹 腔,並使腹腔鏡手術中的縫針能在體內各方位進行靈活的縫合、打結;縫線從縫針前後兩端 進出兩次,並且所需縫線為剖腹手術所需的普通縫線,可取代目前腹腔鏡所採用的套圈技術, 節省大量材料費。公告號為CN2780099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腹腔鏡手術縫合器,主要適用於婦科腹 腔鏡手術縫合組織用。其主要方案是在原有持針鉗的一個夾頭上固定一縫合針頭,在另一個 夾頭與縫合針頭相對應的位置有一可穿入針頭的通孔,在鉗體中有供穿過縫合線的通道。針 頭的長度略大於夾頭的厚度。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的腹腔手術縫合器械存在的結構較為複雜、操作難度較 大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難度小,主要用於腹腔縫合組織的綑紮固定的醫用縫扎 器。本實用新型設有縫針、縫線、鎖扣和牽拉線;縫線的一端與縫針的尾部連接,縫線上設 有順向齒或順向倒刺,縫線的另一端穿入鎖扣內,鎖扣內設有逆向齒或逆向倒刺,牽拉線的 一端與鎖扣連接。縫針可採用鋼針。縫線可採用可吸收的縫線或不可吸收的縫線,其材料可相應採用可吸 收的合成材料或不可吸收的合成材料。鎖扣可採用聚乙烯材料製成的鎖扣,鎖扣可為帶中心 孔的柱形鎖扣,設於鎖扣內的逆向齒設於中心孔的孔壁上,所述柱形鎖扣最好為圓柱形鎖扣。鎖扣內設有的逆向齒是指齒的方向與縫線上所設有的順向齒的齒的方向相反,或鎖扣內 設有的逆向倒刺是指倒刺的方向與縫線上所設有的順向倒刺的倒刺的方向相反。使用時,只需在手術創口縫合或捆綁後將縫針穿過鎖扣,再拉動縫線,使縫線(或捆帶) 上的順向齒或順向倒刺與縫線一端連接的鎖扣內的逆向齒或逆向倒刺咬合,即可形成無法回 縮的咬合固定,完成整個手術創口的縫合捆綁操作,顯然,採用本實用新型代替傳統在腹腔 鏡下的打結方法,可簡化整個操作過程,節省操作時間和費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鎖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有鋼針l、縫線2、聚乙烯鎖扣3和牽拉線4;縫線2的一端與鋼針1的尾部連接,縫線2上設有一排順向齒21,縫線2的另一端穿入鎖扣3內, 鎖扣3內設有逆向齒31,牽拉線4的一端與鎖扣3連接。鎖扣3為帶中心孔的柱形鎖扣,設 於鎖扣內的逆向齒31設於中心孔的孔壁上。使用時,參見圖3,在手術創口縫合或捆綁後,將鋼針1穿過鎖扣3,再拉動縫線2,使 縫線2 (或捆帶)上的順向齒21與縫線2 —端連接的鎖扣3內的反向齒31咬合,即可形成 無法回縮的咬合固定,完成整個手術創口的縫合捆綁操作。牽拉線的作用是在操作中便於牽拉縫線的兩端,使縫合更具有張力。牽拉線使用時用 於術中牽拉。
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縫扎器,其特徵在於設有縫針、縫線、鎖扣和牽拉線;縫線的一端與縫針的尾部連接,縫線上設有順向齒或順向倒刺,縫線的另一端穿入鎖扣內,鎖扣內設有逆向齒或逆向倒刺,牽拉線的一端與鎖扣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縫扎器,其特徵在於縫針為鋼針。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用縫扎器,其特徵在於鎖扣為帶中心孔的柱形鎖扣。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醫用縫扎器,其特徵在於中心孔的孔壁上設有逆向齒。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醫用縫扎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柱形鎖扣為圓柱形鎖扣。
專利摘要一種醫用縫扎器,涉及一種縫合創口用的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醫用縫扎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難度小,主要用於腹腔縫合組織的綑紮固定的醫用縫扎器。設有縫針、縫線、鎖扣和牽拉線;縫線的一端與縫針的尾部連接,縫線上設有順向齒或順向倒刺,縫線的另一端穿入鎖扣內,鎖扣內設有逆向齒或逆向倒刺,牽拉線的一端與鎖扣連接。使用時,只需在手術創口縫合或捆綁後將縫針穿過鎖扣,再拉動縫線,使縫線(或捆帶)上的順向齒與縫線一端連接的鎖扣內的反向齒咬合,即可形成無法回縮的咬合固定,完成整個手術創口的縫合捆綁操作,顯然,可代替傳統在腹腔鏡下的打結方法,可簡化整個操作過程,節省操作時間和費用。
文檔編號A61B17/04GK201216619SQ20082010312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2日
發明者劉忠臣 申請人: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