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
2023-05-25 00:26:46
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主要就是降低泥漿粘度,降底泥漿粘度的方法就是加水。在發生井噴的時候先測量泥漿粘度,如果泥漿粘度過高就加入水將泥漿粘度稀釋到普通的泥漿粘度這樣就會將井噴壓下。
【專利說明】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井噴,是一種地層中流體噴出地面或流入井內其它地層的現象,大多發生在開採石油天然氣的現場。鑽井時發生井噴,通俗的講就是地層壓力大於鑽井時的液柱壓力,鑽井液無控制流入井內,使鑽井液噴出井口,造成嚴重破壞和人員傷亡的,就是井噴事故。那麼井噴能夠預防和控制嗎?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的!近幾十年來,中外石油鑽探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研究井噴控制措施,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並未從根本上預防和杜絕,並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是值得人們深刻反思的。特別是今年春天在美國墨西哥灣發生的特大井噴爆炸漏油事故,震驚全世界,又一次敲響了人們對井噴控制的警鐘。也引起我這個老石油人的深刻思考。井噴事故關係到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問題。我認真回顧和總結我們在石油鑽探中的井控經驗教訓,制定出科學安全有效的防噴措施,堅持科學創新,對於確保今後石油鑽探事業的安全順利發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井噴失控是災難性事故,鑽探中一旦發生井噴失控,將打亂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環境汙染、設備損壞、釀成火災、油氣井報廢、油氣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據報導,2010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BP)在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區實施作業的一口石油探井(MC252井)發生特大井噴事故,導致所租用的「深水地平線」號鑽井平臺因井噴著火發生爆炸,不但造成7人重傷11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而且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四天後,鑽井平臺爆炸沉沒,事故油井開始從海底向墨西哥灣漏油,漏油量從初期估計的每天5000桶到評估為每天3.5萬桶甚至6萬桶,演變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故及生態災難,這一嚴重井噴事故也給了我們深刻的警示。傳統的做法只重抓兩個方面:一是用封井器關井,二是用重晶石壓井。由於思想上有框框,固步自封,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採用措施不當,不僅關井關不死,壓井壓不住,甚至造成更嚴重的井噴事故。
【發明內容】
[0003]根據以上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主要方法就是降低泥漿粘度,降底泥漿粘度的方法就是加水。在發生井噴的時候先測量泥漿粘度,如果泥漿粘度過高就加入水將泥漿粘度稀釋到普通的泥漿粘度這樣就會將井噴壓下。
【具體實施方式】
[0004]實施例1:在打井到達深度3000至3500米之間後,由於油井內部的氣體與地質結構的不同,造成在鑽井3200米左右發生湧動,泥漿粘度為25秒左右,壓井數天沒有效果,並且在其間分別加入柴油和消泡劑數次都沒有明顯的結果。最後決定進行加水,首先以泥漿粘度為標準,先將泥漿粘度降低到19秒,這樣循環一周之後,湧動現象明顯好轉,再經過一周循環後油也漂上來了,氣也排出來了,僅用了數小時就將井噴控制並解決。氣是井噴的主要矛盾,如果不用水稀釋泥漿降低粘度,氣就排不出來,加入比重大的泥漿或重晶石粉後,粘度會增大,更不利於氣的排出,泥漿的比重得不到加重,就無法控制井噴。
[0005]實施例2:井設計井深為5000米。當鑽至4000米時遇上井噴,加了十多天的重晶石粉,也沒有把井壓住,沒有辦法再繼續加重晶石粉了,最後往泥漿裡加了一些水,並組織實施,很快井不噴了。經分析原來是在加水的過程中泥漿粘度降低了,氣被排出,原有的重晶石粉重新懸浮起來,使泥漿的比重很快恢復正常,井自然就被壓住了。
[0006]實施例3:油井出現井湧現象,加了重晶石也沒有把井壓住,在這過程中還加入了大量的消泡劑,仍沒有解決問題,還是照樣井湧。加水把泥漿粘度從25秒降到了 19秒,這時油也漂上來了,氣也排出來了,僅用了短短2個小時井就被壓住了,控制了井噴。氣是主要矛盾,如果不用水稀釋泥漿降低粘度,氣就排不出來,加入比重大的泥漿或重晶石粉後,粘度增大,更不利於氣的排出,泥漿的比重得不到加重,就無法控制井噴。
[0007]實施例4:井設計井深為3456米,三開五段制定向井,技術套管下深2223米,三開為直井段。當鑽進至2950-3000米時發生氣侵,使用30多噸的重晶石粉進行壓井,效果不理想。當時泥漿中氣泡很多,使用消泡劑處理效果不佳。後又加入少量柴油,仍不起作用。當時循環罐裡幾乎全是氣泡,沒有多少泥漿了,泵壓急劇下降,決定加水,加入一周水後氣泡明顯減少,泵壓有所回升。又加入一周水後,氣泡消失,泵壓正常,氣侵消除後恢復了正常生產。
【權利要求】
1.防止井噴的一種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發生井噴的時候先測量泥漿粘度,如果泥漿粘度過高就加入定量的水,將泥漿粘度稀釋到普通泥漿的粘度。
【文檔編號】E21B33/06GK103470206SQ201310416442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馬宇翔 申請人:天津合世科貿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