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腳草的種植方法以及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0:31:51 2
雞腳草的種植方法以及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雞腳草的種植方法以及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 屬於農業【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雞腳草的種植方法,以及雞腳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本發明涉及一種 產量高,可行性好的雞腳草種植方法,以及雞腳草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本發明雞腳草的種植方法是:選擇有充足肥水供應、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力高的土壤栽培,方可取得高產優質鮮草;雞腳草也可以作為水土保持作物種在果園平臺的前沿梯埂上;由於雞腳草種子細小,小苗細弱,所以要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每hm2要施22.5~30t的有機肥作為基肥或蓋種肥。
【專利說明】雞腳草的種植方法以及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農業【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雞腳草的種植方法,以及雞腳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雞腳草為禾本科鴨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叢生型上繁草,鬚根發達,分布在30?40cm土層中,莖直立,基部扁平。植株莖部葉片密集,長30?50cm,寬0.8?1.2cm,向上漸狹,幼葉成摺疊狀。圓錐花序、小穗著生於穗軸一側,簇生於穗軸的頂端;小穗有花3?5朵(尤溪縣種植,花而不實)。種子細小,千粒重19左右,每kg種子約有10萬粒。
[0003]雞腳草具有很好的牲畜適口性,因此,可以作為牲口飼料用;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產量高,可行性好的雞腳草種植方法,以及雞腳草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
[0005]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雞腳草的種植方法是。
[0006]選擇有充足肥水供應、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力高的土壤栽培,方可取得高產優質鮮草。
[0007]雞腳草也可以作為水土保持作物種在果園平臺的前沿梯埂上。
[0008]由於雞腳草種子細小,小苗細弱,所以要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每hm2要施22.5?30t的有機肥作為基肥或蓋種肥。
[0009]福建省宜秋季播種,9月下旬?10月上旬均可播種。
[0010]採取條播,播幅寬5?10cm,幅深2?3cm,條距20?30cm,梯埂種植可採用撒播或穴(點)播,穴距20?25cm。
[0011]出苗後注意田間管理,要除草I?2次。
[0012]雞腳草是喜肥作物,如果基肥不足,春後應及早補施肥料,宿根越夏,以促進苗期生長。
[0013]施用的肥料以氮肥為主,施75kg / hm2的尿素或105?150kg / hm2複合肥。
[0014]大約30?40天可割草I次,每次割草後要補施尿素75kg / hm2。
[0015]雞腳草喜溫暖溼潤的氣候,適宜它生長的溫度為晝夜21°C / 12°C,屬溫帶型草種(亦稱冬季牧草),氣溫28°C時生長受抑制,但其耐熱性和耐寒性均比黑麥草強。幾年試種觀察,適宜生長時期是每年9?11月和翌年的2?6月。9?10月播種,播後若下雨或澆灌,土壤有適宜的水分條件,即可發芽出苗。雞腳草前期生長緩慢,來年2?3月後,生長加快,至6月底7月初,氣溫太高,地上部的葉片乾枯,宿根莖於地表越夏,至9?10月份,氣溫下降,土壤有一定水分時又萌芽生長。雞腳草適宜生長於溼潤的環境,並有較強的耐蔭性,它能在成年果園生長,由於是上繁型草,栽培後易形成草籬,因此,雞腳草是水土保持的好材料。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抽穗期鮮草乾物質含量21.2%,乾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6.05%、粗脂肪3.8%、粗纖維31.67%,不論是乾草還是鮮草,都是禽畜的好飼料。1997年玉池小流域利用雞腳草鮮草餵養鵝試驗,以當地雜草為對照,30日齡的鵝,試驗組和對照組餵養同量的精料日糧基礎上,餵養250?4009的雞腳草和當地雜草,經40d的餵養試驗稱重,餵雞腳草的鵝平均2.75kg比餵當地雜草的鵝增重0.37kg/只,差異顯著。
[0017]本發明的雞腳草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防治水土流失效果非常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發明雞腳草的種植方法是。
[0019]選擇有充足肥水供應、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力高的土壤栽培,方可取得高產優質鮮草。
[0020]雞腳草也可以作為水土保持作物種在果園平臺的前沿梯埂上。
[0021]由於雞腳草種子細小,小苗細弱,所以要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每hm2要施22.5?30t的有機肥作為基肥或蓋種肥。
[0022]福建省宜秋季播種,9月下旬?10月上旬均可播種。
[0023]採取條播,播幅寬5?10cm,幅深2?3cm,條距20?30cm,梯埂種植可採用撒播或穴(點)播,穴距20?25cm。
[0024]出苗後注意田間管理,要除草I?2次。
[0025]雞腳草是喜肥作物,如果基肥不足,春後應及早補施肥料,宿根越夏,以促進苗期生長。
[0026]施用的肥料以氮肥為主,施75kg / hm2的尿素或105?150kg / hm2複合肥。
[0027]大約30?40天可割草I次,每次割草後要補施尿素75kg / hm2。
[0028]本發明的雞腳草可以應用於防止水土流失方面。
[0029]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雞腳草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選擇有充足肥水供應、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力高的土壤栽培,方可取得高產優質鮮草; 雞腳草也可以作為水土保持作物種在果園平臺的前沿梯埂上; 由於雞腳草種子細小,小苗細弱,所以要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每hm2要施22.5?30t的有機肥作為基肥或蓋種肥; 福建省宜秋季播種,9月下旬?10月上旬均可播種; 採取條播,播幅寬5?10cm,幅深2?3cm,條距20?30cm,梯埂種植可採用撒播或穴(點)播,穴距20?25cm ; 出苗後注意田間管理,要除草I?2次; 雞腳草是喜肥作物,如果基肥不足,春後應及早補施肥料,宿根越夏,以促進苗期生長; 施用的肥料以氮肥為主,施75kg / hm2的尿素或105?150kg / hm2複合肥; 大約30?40天可割草I次,每次割草後要補施尿素75kg / hm2。
2.雞腳草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應用。
【文檔編號】E02D3/00GK104429421SQ20131041768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4日
【發明者】莊芳, 任元星 申請人: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