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多少周年(天貓的那十年)
2023-05-24 14:42:12 1
十年雙十一
一買解千愁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今年的雙 11 了,這個被天貓 「 創造 」 出來的節日,也即將迎來第十年。
其實,創造一個遍及全民的節日,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受眾廣的節日大多都在民間流傳沉澱了幾十上百年,而雙 11 的誕生和發展,是個有趣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好了。
其實,關於這十年間天貓經歷的種種,今天 2018 年天貓雙 11 全球狂歡節新聞發布會上的開幕視頻 —— 《 天貓拾光之旅 》就做了一個很精彩講述。
裡面每一幀都融貫了十年來天貓本身的變化和對這個世界的改變,想了解這十年間的故事,看這個視頻或許是最佳選擇。
但視頻的節奏很快,而且還有很多細節和彩蛋,大家可能跟不上,下面差評君就給大家仔細說說。
2002 年,非典的陰影還籠罩在所有人心頭,人們對於 「 出門 」 這件事兒產生了恐懼,但沒有人發現這其實是個契機。
阿里巴巴發現了,既然不能出門,就坐在家裡買唄!
於是一個由十幾個人組成的特別小組誕生了,他們在封閉式開發一個叫 「 淘寶 」 的網站。
2003 年 3 月 8 日的淘寶頁面
線上買東西與賣家交流的體驗跟線下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店家還因此提高了效率。
視頻裡男主用阿里旺旺和賣家溝通
人們因非典開始認識並嘗試了網上購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5 年後的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來了,國內出口出不出去,經濟還要搞活,怎麼辦呢?
讓自己人買唄!
可當時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提升了,從之前的 「 便宜好用 」 變成了有品牌意識,需要更多優質的商品,所以天貓平臺( 當時的名字是淘寶商城,現已更名為天貓 )由此誕生。
在天貓開店的商家,不再是小打小鬧的個體戶了,而是公司式經營,有一定規模,並且為保證質量會繳納較高的保證金。
視頻中提到的天貓 Tmall 域名啟用
在當時,雙 11 還是一個叫 「 光棍節 」 的節日,在那個號稱 「 網絡情緣一線牽 」 的 PC 時代,大部分人都坐在家裡 「 衝浪 」,在論壇講述自己的 「 光棍 」。
那時,為了讓淘寶商城這個新開的業務可以活下來。張勇決定在十一後、聖誕節前搞一次促銷活動。但辦活動總要有個由頭吧,突然蹦出來做活動會給人很奇怪的感覺,所以乾脆就做在雙 11 那天好了 「 一個人閒著也是閒著,上網買買東西好了 」。
當時同意參加雙 11 半價包郵活動的商家很少,畢竟這是個從沒有人做過的事兒,看好的商家很少。
但第一個雙 11 當天,天貓一天的交易額就有 5000 萬人民幣,是平時的 10 倍,不少商家備的貨在上午就賣的差不多了,據說當時還發生了某品牌董事長籤字批條從線下店調貨去線上的橋段。
但隨著購買的人越來越多,到了 2011 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就達到了 9.36 億。
眼神好的差友應該能看到牆上的數據就是從 5000 萬開始的~
至此,說到雙 11 再也沒人提 「 光棍 」,大家只記得 「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
在這之後的每一年雙 11 ,都會有無數人深夜坐在電腦前,盯著電腦右下角屏幕的時間,等著數字變成 00:00。
差評君至今都忘不了自己第一次深夜在雙 11 搶東西的場景,寢室裡除了室友和自己的心跳,只能聽到滑鼠的聲音,過了 0 點之後,整個寢室都充滿了搶到的人的歡呼和沒搶到的人的哀嚎。
就這樣,在天貓上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買東西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當某個產業越做越大的時候,必然會帶動另一些產業。
比如說,快遞。
不知道各位差友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近兩年的快遞才配叫 「 快遞 」,在幾年前,快遞應該叫 「 慢遞 」。
幾年前,雙 11 快遞 「 爆倉 」 是喜聞樂見的事兒,不爆倉那還配叫雙 11 ?
在文頭的視頻中也單獨給爆倉放了一個鏡頭,主角就是在爆倉的倉庫中冒出了頭。
那時候的快遞行業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吞吐量不夠,運的速度也沒現在這麼快,最後的配送階段用戶體驗也不是很好。
而以天貓為代表的電商崛起,倒逼快遞企業改進自己的業務流程提高效率,甚至每年雙 11 的時候,一些快遞企業都會提前打出 「 備戰雙十一 」 的口號。
現在,國內各大快遞公司都已經陸續上市,說他們業務的春天是天貓所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帶來的,一點也不為過。
而阿里巴巴自己,也推出了 「 菜鳥 」 服務,菜鳥不是搶快遞公司的業務而是著重做快遞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電子商務的物流環節。
這不 2013 年雙 11 包裹在 9 天內籤收了超過 1 億件,2014 年只用了 6 天,到了 2016 年,這個數字直接提升到了 3.5 天。
除開快遞相關業務,被天貓推進的還有雲業務。
七八年前的時候,大家雙 11 在天貓上搶東西偶爾會出現頁面卡頓,支付階段支付不成功的現象,因為同一時間進行操作的用戶太多,伺服器的負載不夠用。
而讓所有人都能流暢的購買和支付,背後需要非常強大的技術能力。這催生出了阿里雲自主研發的 「 飛天 」 作業系統,經過了歷年雙 11 的洗禮,「 飛天 」 現在可以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
它的出現直接填補了中國大規模作業系統歷史上的空白,打破了歐美長達 40 多年的技術壟斷。
目前阿里雲已經成為亞洲最大、全球前三的雲計算服務廠商,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形成了全球 3A ( AWS、Azure、Alibaba Cloud ) 雲計算陣營。
說實話,大洋彼岸那邊的美國,甚至還沒品嘗過每秒 32 萬筆交易是什麼滋味呢~
視頻中展示了天貓所推動的阿里雲和菜鳥兩個業務
在這十年裡,天貓創造了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誕生過的,跨邊界跨時空跨國界的經濟體,他不僅改變了快遞業和雲技術行業,改變的還是所有人的消費觀念。
十年前的人,可能從沒想過每秒會有幾十萬人在網上完成交易來購買東西,也想不到每天有上億的包裹被發出,更想不到只要掏出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買到全世界的商品。
2014 年天貓提出了 「 All in 無線 」 的概念,當時很多人覺得這是自殺,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現在很少有人用 PC 端的網頁來購物,而是掏出手機直接買。
在視頻裡,2014 年那扇門中大家的電腦變成了手機
把大家從 PC 端轉到無線端手機上的過程,雙 11 應該有很大的功勞。
如果你還有一些記憶,你會想起那一年的雙 11 ,很多大的折扣和紅包都是天貓手機 APP 獨享的,一些紅包也只能用手機 APP 來搶。
就這樣,「 掏出手機買東西 」 的消費習慣,被大家養成了。
到了 2015 年,剁手的已經不止是中國人了,因為雙 11 的口號改成了全球狂歡節,不再局限於中國。
世界各地的買家可以在天貓上買東西,而天貓上的賣家也可以把東西賣到世界各地。
縮在被窩裡拿著手機就能買阿拉斯加鱈魚、澳洲龍蝦和美國車釐子送上家門口。這種看起來很魔幻的事情成為了現實,天貓變成了每個人的任意門,無論想要世界上哪裡的東西,打開這扇門就行了~
視頻中來自各個國家的美味被端到了男主面前
這扇任意門,也讓中國的出色本土品牌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衝出國門,藉此機會有些品牌一天的銷售額就能過億。
到了去年,天貓有了 AR 試裝和無人店支付,也推出了 「 天貓精靈 」 人工智慧音箱,你在家裡只要告訴音響自己想買什麼,他就能直接幫你下單。
視頻中男主提問時回答他的聲音,就是天貓精靈~
總之,天貓總能刷新你對購物方式的認知。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差評君也沒有把視頻中每一個點都講出來~
比如藏在 2009 年男主旺旺對話框上的馬老師名言:「 夢想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再比如讓馬老師圓了自己大俠夢的一部短片 ——《 功守道 》。
甚至 「 天貓 」 這個名字的出處,也在視頻裡體現了出來。差友們想知道的話可以再看一遍視頻,沒準可以找出來~
經歷了這十年,天貓自身發展的十分迅猛,雙 11 的成交額從 2009 年的 5200 萬增長到去年的 1682 億。
1682 億是什麼概念?
14 款的法拉利 458 新車要價大概要 450 w,你可以買 36500 輛,排起來相當於上海到差評杭州總部的距離。。。
過去這十年,因為天貓雙 11 的刺激,無論是國內的物流企業的升級還是金融機構的無縫數據處理,都在不斷的推動國內商業基礎設施的建設。
可以說天貓雙 11 就像一個商業變革的推動者,不僅推動了全球網際網路的技術,更推動了全球商業協同的蛻變。
這樣一個龐大又強壯的經濟體在過去的十年裡不斷的變革與進化,給我們和這個國家帶來了無數的成果與驚喜。
那麼下一個十年,它又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呢?又會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呢?
或許,就像視頻結尾中說的一樣:「 精彩才剛剛開始。 」
「 你還記得第一次參加雙 11 買的是什麼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