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支撐液壓馬達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4:47:06 1
專利名稱:雙支撐液壓馬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馬達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雙支撐液壓馬達。
技術背景現有技術的液壓馬達,一般採用殼體通孔或盲孔與配油軸進行配合,使殼體和配油軸存在一定的間隙,一般理論間隙為0. 004 0. 018mm,在加上輸出軸的圓柱度,同軸度等形位公差要求,所以在現實生產過程中,雖然能保證要求,但如果間隙過小,會導致輸出軸與殼體之間不能夠形成油膜,產生局部摩擦生熱,產生配油軸和殼體「抱死」的現象,如果間隙過大,又會產生容積效率低,無法滿足客戶使用的要求,現有技術的液壓馬達只能使用在中小載荷工況下,應用範圍小,無法滿足廣大客戶不同工況下的需求。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支撐液壓馬達,所述的雙支撐液壓馬達由輸出軸、前蓋、雙球軸承、殼體、滾針軸承組成,其特徵是殼體的軸線位置上設置輸出軸,殼體的前端設置前蓋,輸出軸的前端設置雙球軸承,輸出軸的後端設置滾針軸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球軸承,其特徵在於雙球軸承設置在殼體與輸出軸之間,雙球軸承位於前蓋的內部,雙球軸承為雙排球形軸承設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滾針軸承,其特徵在於滾針軸承設置在殼體與輸出軸之間,滾針軸承位於殼體的後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雙支撐液壓馬達採用前後兩端軸承設計,加強了輔助支撐,消除和減小了因輸出軸的擺動而造成的偏擺力,輸出功率大,適用範圍廣,能滿足廣大客戶不同工況的要求。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輸出軸,2.前蓋,3.雙球軸承,4.殼體,5.滾針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便公眾更好地掌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法,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方案為所述的雙支撐液壓馬達由輸出軸1、前蓋2、雙球軸承 3、殼體4、滾針軸承5組成,其特徵是殼體4的軸線位置上設置輸出軸1,殼體4的前端設置前蓋2,輸出軸1的前端設置雙球軸承3,輸出軸1的後端設置滾針軸承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球軸承3,其特徵在於雙球軸承3設置在殼體4與輸出軸1之間,雙球軸承3位於前蓋2的內部,雙球軸承3為雙排球形軸承設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滾針軸承5,其特徵在於滾針軸承5設置在殼體4與輸出軸1之間,滾針軸承5位於殼體4的後端。[00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雙支撐液壓馬達採用前後兩端軸承設計,加強了輔助支撐,消除和減小了因輸出軸的擺動而造成的偏擺力,輸出功率大,適用範圍廣,能滿足廣大客戶不同工況的要求。
權利要求1.雙支撐液壓馬達,由輸出軸(1)、前蓋O)、雙球軸承(3)、殼體0)、滾針軸承(5)組成,其特徵是殼體(4)的軸線位置上設置輸出軸(1),殼體(4)的前端設置前蓋0),輸出軸 (1)的前端設置雙球軸承(3),輸出軸(1)的後端設置滾針軸承(5)。
專利摘要雙支撐液壓馬達,由輸出軸、前蓋、雙球軸承、殼體、滾針軸承組成,其特徵是殼體的軸線位置上設置輸出軸,殼體的前端設置前蓋,輸出軸的前端設置雙球軸承,輸出軸的後端設置滾針軸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雙支撐液壓馬達採用前後兩端軸承設計,加強了輔助支撐,消除和減小了因輸出軸的擺動而造成的偏擺力,輸出功率大,適用範圍廣,能滿足廣大客戶不同工況的要求。
文檔編號F03C2/00GK202001180SQ20112008411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1日
發明者李 燦 申請人:濟寧科爾森液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