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4:59:36 3
專利名稱: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器設備當中,很多情況下工作元件需要保持垂直工作狀態,如果偏離垂直狀態超過一定限度,則會影響作業效果甚至是設備損壞。在這類電器設備當中,設計出一種能夠基於重力實現自動控制的電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能夠基於重力實現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當工作元件偏離垂直狀態超過一定限度時,能夠自動斷電停止工作。[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0005]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結構中包括通過導線相接的電源、開關和工作元件,電路中還串接設置一自動控制裝置,其包括兩個相互套接的凹槽,內凹槽下部為導電材料,上部為絕緣材料,外凹槽整體為導電材料,兩凹槽中間設置一可導電的滾珠。[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內凹槽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為 1 0. 3—1 30。[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滾珠為固體金屬滾珠。[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滾珠還可以為固體石墨滾珠。[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滾珠還可以為水銀滾珠。[0010]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①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如果工作元件保持垂直,滾珠處於凹槽底端,兩凹槽通過滾珠相接,電路接通,工作元件處於工作狀態; 如果工作元件傾斜超過一定限度,滾珠處於內凹槽的絕緣部分,電路斷路,工作元件停止工作;②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當中,可以根據工作元件所需的控制精度合理設置內凹槽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所需控制水平越精確,導電部分的面積越小,內凹槽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可以在1 0.3—1 30之間合理選擇。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中1、電源;2、開關;3、內凹槽;4、滾珠;5、外凹槽;6、工作元件;7、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看附圖,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中包括通過導線7相接的電源1、開關2和工作元件6,電路中還串接設置一自動控制裝置,其包括兩個相互套接的凹槽,內凹槽3下部為導電材料,上部為絕緣材料,外凹槽5整體為導電材料,兩凹槽中間設置一可導電的滾珠4;所述內凹槽3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為1 0.3_1 30;所述滾珠4 為水銀滾珠、固體金屬滾珠或者固體石墨滾珠。[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果工作元件6保持垂直,滾珠4處於兩凹槽底端,兩凹槽通過滾珠4相接,電路接通,工作元件6處於工作狀態;如果工作元件6傾斜超過一定限度,滾珠4處於內凹槽3的絕緣部分,電路斷路,工作元件6停止工作;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當中,可以根據工作元件6所需的控制精度合理設置內凹槽3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所需控制水平越精確,導電部分的面積越小,內凹槽3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可以在1 0. 3— 1 30之間合理選擇。[0015]上述描述僅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提出,不作為對其技術方案本身的單一限制條件。
權利要求1.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結構中包括通過導線(7)相接的電源(1)、開關(2) 和工作元件(6),其特徵在於電路中還串接設置一自動控制裝置,其包括兩個相互套接的凹槽,內凹槽(3)下部為導電材料,上部為絕緣材料,外凹槽(5)整體為導電材料,兩凹槽中間設置一可導電的滾珠(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凹槽(3) 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的面積比為1 0.3_1 3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珠 (4)為固體金屬滾珠。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珠 (4)為固體石墨滾珠。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珠 (4)為水銀滾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垂直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裝置,結構中包括通過導線相接的電源、開關和工作元件,電路中還串接設置一自動控制裝置,其包括兩個相互套接的凹槽,內凹槽下部為導電材料,上部為絕緣材料,外凹槽整體為導電材料,兩凹槽中間設置一可導電的滾珠。本實用新型能夠基於重力實現工作元件的自動控制,工作元件偏離垂直狀態超過一定限度時,能夠自動斷電停止工作。
文檔編號G05D1/08GK202331206SQ20112046984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劉曉永, 郭沛東 申請人:劉曉永, 郭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