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6:22:11 2
專利名稱: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硬口管輸液袋,特別是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
背景技術:
在目前,出於對配藥和輸液方便、安全、衛生的考慮,避免藥液受到汙染,現有的硬口管輸液袋都是將配藥口與輸液口分開設置,即採用雙硬口管結構,其中一個硬口管用於配藥,另外一個硬口管用於輸液。在此,以上所述的兩硬口管的結構相同,如圖I所示,每個硬口管均包括本體I'及依序套置在本體頭部的密封體2'、膠塞3'和上蓋4'組成,其中上蓋4'頂部設置有一帶拉環411'的易斷片41'結構。 經多年的使用發現,雙硬口管輸液袋存在以下不足I、加工工藝複雜。在實際加工中,首先是把兩硬口管的本體與袋體實現密封連接,而後單獨堵上其中一個硬口管上的密封體、膠塞和上蓋,之後從另一個開口的硬口管往袋體灌裝藥液,最後再密封該開口硬口管的密封體、膠塞和上蓋,整個加工工序多而複雜,大大限制了實際加工效率。2、雙硬口管結構增加了硬口管本體與袋體之間的洩露隱患。兩硬口管與袋體之間的連接都是通過塑封工藝實現的,但在實際加工當中,因受限於各種加工因素,如裝配誤差、機器磨損等,每個硬口管與袋體的連接都會存在洩露的風險,而爽口管的結構則會使該風險增大了一倍。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整個輸液袋僅採用一個硬口管,其相比雙硬口管輸液袋可大大簡化工藝,降低硬口管和袋體間的洩露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種單硬口管輸液袋,僅採用一個硬口管結構,所述硬口管包括本體及依序套置在本體上的密封體、膠塞和上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頂部設置有雙易斷片,每個易斷片上均連接一拉環。在使用時,其中一個易斷片拉開的開口用於配藥,另一個易斷片拉開的開口則用於輸液,其實現了單硬口管的雙閥結構,可滿足實際使用當中的配藥和輸液需要,保證了配藥和輸液的方便、安全、衛生而在實際加工中,首先實現單硬口管本體與袋體的塑封連接,之後通過硬口管本體往袋體內灌注藥液,接著依序安裝密封體、膠塞和上蓋即可完成加工,相比現有雙硬口管輸液袋,大大簡化了工序,可成倍提升加工效率。此外,單硬口管的結構相比現有雙硬口管結構,因可洩漏點減少了一個,在同等加工條件下,可使前者與袋體的洩露率降低為後者的一半。
[0012]圖I、現有雙硬口管輸液袋的硬口管結構剖視圖;[0013]圖2、本使用新型的硬口管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僅採用一個硬口管結構,所述硬口管包括本體I及依序套置在本體上的密封體2、膠塞3和上蓋4,其中上蓋4頂部設置有雙易斷片41,每個易斷片41上均連接一拉環411。在使用時,其中一個易斷片41拉開的開口用於配藥,另一個易斷片42拉開的開口則用於輸液,其實現了單硬口管的雙閥結構,可滿足實際使用當中的配藥和輸液需要,保證了配藥和輸液的方便、安全、衛生而在實際加工中,首先實現單硬口管本體I與袋體的塑封連接,之後通過硬口管本體I往袋體內灌注藥液,接著依序安裝密封體2、膠塞3和上蓋4即可完成加工,相比現有雙硬口管輸液袋,大大簡化了工序,可成倍提升加工效率。此外,單硬口管的結構相比現有雙硬口管結構,因可洩漏點減少了一個,在同等加工條件下,可使前者與袋體的洩露率降低為後者的一半。
權利要求1.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僅採用一個硬口管結構,所述硬口管包括本體及依序套置在本體上的密封體、膠塞和上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頂部設置有雙易斷片,每個易斷片上均連接一拉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硬口管輸液袋,僅採用一個硬口管結構,所述硬口管包括本體及依序套置在本體上的密封體、膠塞和上蓋,所述上蓋頂部設置有雙易斷片,每個易斷片上均連接一拉環。本實用新型設計整個輸液袋僅採用一個硬口管,其相比雙硬口管輸液袋可大大簡化工藝,降低硬口管與袋體間的洩露率。
文檔編號A61J1/10GK202376455SQ2011205500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李慧慧 申請人:浙江濟民製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