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7:11:01 2
專利名稱: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扭矩放大器,特別是一種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
背景技術:
煤礦錨杆支護作業中,由於錨杆鑽扭矩較小,錨杆支護錨杆支護達不到預緊力安全設計要求,影響支護效果,齒斷消耗現狀較大,造成煤礦上的安全隱患,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發改正錨杆鑽機技術,以便更好提高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克服錨杆支護錨杆支護達不到預緊力安全設計要求的現狀,增加穩定性的技術現狀。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太陽輪、外齒套和行星齒輪,所述太陽輪貫穿外齒套,其橫截面的孔與錨杆外錨頭配合,位於外齒套的頂部與扭力扳手連接,錨杆外錨頭的下面與預應力錨杆的墊板連接。進一步,外齒套和輸入端蓋板用螺栓連接。進一步,行星齒輪由圓柱銷固定。進一步,錨杆外錨頭上設置鎖緊螺紋與墊板連接。進一步,太陽輪和錨杆外錨頭分別用第一深溝球軸承和第二深溝球軸承固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設計合理可靠,同時使行星輪和太陽輪齒加厚,解決了齒斷和磨損消耗的情況,使用該產品後,可使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四倍,錨杆預緊力可比單獨使用`錨杆鑽機安裝錨杆提高四倍的預緊力,更好的達到了錨杆主動支護頂板的作用,減少了掘進巷道頂板下沉量,提高了錨網支護頂板的有效性和主動性,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便於維修的特點,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勞動強度,安全性高,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闡述:圖中I為太陽輪、外齒套2和行星齒輪3,所述太陽輪I貫穿外齒套2,其橫截面的孔與錨杆外錨頭7配合,位於外齒套2的頂部與扭力扳手連接,錨杆外錨頭7的下面與預應力錨杆的墊板連接。外齒套2和輸入端蓋板用螺栓連接。行星齒輪3由圓柱銷9固定。錨杆外錨頭7上設置鎖緊螺紋與墊板5連接。太陽輪I和錨杆外錨頭7分別用第一深溝球軸承6和第二深溝球軸承8固定。由於本實用新型設置行星齒輪對扭矩進行放大,提高了傳動效率,同時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對設備的磨損增大了使用壽命。齒數比為2— 6,放大比率Ψ=3.143,張拉許用軸力τ =240ΚΝο經反覆試驗獲知:錨杆轉機扭矩放大器的技術參數:傳力齒輪軸的齒數Zl=14,外齒套的齒數Ζ2,放大比率Ψ=3.143,張拉許用軸力τ =240ΚΝ。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均為公知技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或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包括:太陽輪(I)、外齒套(2)和行星齒輪(3),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輪(I)貫穿外齒套(2),其橫截面的孔與錨杆外錨頭(7)配合,位於外齒套(2)的頂部與扭力扳手連接,錨杆外錨頭(7)的下面與預應力錨杆的墊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其特徵在於:外齒套(2)和輸入端蓋板(4)用螺栓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其特徵在於:行星齒輪(3)由圓柱銷(9)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其特徵在於:錨杆外錨頭(7)上設置鎖緊螺紋與墊板(5)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其特徵在於:太陽輪(I)和錨杆外錨頭(7)分 別用第一深溝球軸承(6)和第二深溝球軸承(8)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包括:太陽輪、外齒套和行星齒輪,所述太陽輪貫穿外齒套,其橫截面的孔與錨杆外錨頭配合,位於外齒套的頂部與扭力扳手連接,錨杆外錨頭的下面與預應力錨杆的墊板連接。新型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器設計合理可靠,可使錨杆鑽機扭矩放大四倍,錨杆預緊力可比單獨使用錨杆鑽機安裝錨杆提高四倍的預緊力,更好的達到了錨杆主動支護頂板的作用,減少了掘進巷道頂板下沉量,提高了錨網支護頂板的有效性和主動性,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便於維修的特點,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勞動強度,安全性高,適宜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F16H1/32GK203146715SQ20132018593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5日
發明者翟瑞友, 劉彪, 謝波 申請人:鄒城市三強礦用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