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捨生忘死逆火而行)
2023-04-16 08:17:28 1
日常工作中的張鈺清。記者 李忠 攝
從熊熊燃燒的火場,到驚心動魄的搶險救援,再到抗洪救災的大愛無疆……他是捨生忘死的消防員,是港城守護人,是逆火而行的真英雄。他,就是湛江經開區消防中隊三級消防士張鈺清。
今年24歲的張鈺清是廣東韶關人,2013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工作6年來,他刻苦訓練,愛崗敬業,出色地完成每一次任務,先後被湛江市消防支隊評為「執勤訓練標兵」、「優秀士兵」;被共青團廣東省委評為「向上向善好青年」、「青年崗位能手」;被廣東省三防總指揮部評為「四防」先進工作者。特別是2015年,在超強颱風彩虹搶險救援和某液化石油氣洩漏事故處置過程中,他主動請戰、衝鋒在前,成功完成攻堅堵漏任務,被廣東省公安廳記個人一等功。
耳濡目染,立志當烈火英雄
作為一名「95後」,又是家中的獨子,可以說張鈺清是含著「蜜糖」成長的一代。但從小到大,他卻愛「自找苦吃」,特別熱衷運動,一直是學校的運動健將,其中最擅長的是跑步和桌球。長期的艱苦訓練,讓他增強體質的同時,身體的靈活性也得到提高。
小時候,他差不多每天都往奶奶家跑。去奶奶家的路上,有一個消防部隊,因為從小對軍人很崇拜,每次路過,他都會駐足觀看一會兒。有一天,他再次經過消防部隊時,部營突然響起警報聲,隨後一群全副武裝的消防員齊刷刷地坐上幾輛消防車,迅速趕赴火災現場。他被這個壯觀的場面所震撼,一顆當消防員守護百姓平安的種子也在心底萌發。
2013年,張鈺清高中畢業,獲悉部隊招消防兵,他第一反應就是要報名參軍。與家人溝通後,父母明確表示支持他的決定,奶奶也為他的選擇感到特別高興。當年9月份,張鈺清如願加入消防救援隊伍,成為湛江經開區消防中隊的一員。
「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張鈺清自踏進部隊營區的那一刻,懸掛在訓練塔上的這二十個鮮紅的大字就深深地烙在他的腦海裡。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練好業務基本功,當一名合格的消防工作者。
赴湯蹈火,盡顯英雄本色
熊熊大火,紡織廠被吞噬;極限挑戰,費力勞心化火情。2014年1月27日,經開區龍潮路一紡織廠發生大火,張鈺清等人臨危受命。他透露,第一次看見那麼大的火,內心多多少少有點害怕,但是身為一名消防員,職責和使命擔當讓他很快戰勝了這種恐懼。他拿著水槍逆火而行,高壓水槍的重量以及場內的高溫快速消耗著他的體力,直至體力透支時他才交下一位消防員繼續戰鬥。最終,這場燒了幾天的大火在張鈺清和戰友的合作下被成功撲滅。
怒海驚濤,六漁民被困漁船;捨生忘死,隻身橫渡化險情。2015年超強颱風「彩虹」正面襲擊湛江市區時,一艘百噸漁船在距離岸邊20米遠處擱淺,船上6名漁民被困,張鈺清經過3次拋投嘗試,成功利用繩索在船身與岸邊水泥柱間搭建一條救援索道,頂著強颱風和怒海驚濤,在漁船和岸邊往返橫渡實施救援,成功救出6名被困漁民。
2015年10月4日午夜,湛江市某液化石油氣服務公司三個罐共970餘噸液化石油氣同時發生大面積洩漏,危及周邊危化工廠。張鈺清主動請戰,在沒有攀爬借力物的情況下徒手登罐,在20米的高空,不足2平方米的操作面,忍著液化石油氣氣化的低溫凍傷實施堵漏,成功排除抗擊超強颱風「彩虹」期間的「一號險情」。因為工作出色,他被廣東省公安廳記個人一等功,並受到省領導的接見。
奉獻愛心,更展鐵漢柔腸
隊伍中,他愛業務更愛戰友。2018年,張鈺清作為體能尖子備戰總隊會操比武,3個月的強化訓練中他磨穿了4雙跑步鞋,手上的老繭一層壓一層,小腿更是出現了靜脈曲張。在最終的比賽中,他以53個單槓的成績位列全支隊第一。
作為戰鬥班長,當有的新消防員忘記過生日的時候,他會自掏腰包買來寫有隊友名字的蛋糕,給那個粗心的「新兵弟弟」一個難忘的驚喜。作為過來人,他還鼓勵新入職消防員每周寫一篇「成長日記」,把生活、訓練遇到的問題和不快寫出來,然後回收一一閱讀並幫忙解決。
微信裡,他「曬」腹肌更「曬」親情。張鈺清喜歡穿著橙色救援服在消防車前拍照,表露自己成功完成任務後興奮的心情;也喜歡跟朋友們炫耀自己結實的八塊腹肌,因為那象徵著他搶險救援的資本;更常常在訓練之餘拉著戰友們合影,用鏡頭記錄下親密戰友之間的點滴。因為家庭的一些原因,他從小由奶奶一手帶大,加入消防隊伍以來,他每個月都不忘託老家的朋友給奶奶買兩樣東西:肉鬆餅和花生牛奶,因為這是奶奶的最愛。2016年晉升士官後,他每個月都會把自己大部分工資寄給奶奶貼補家用,還給奶奶買了部手機並教會老人家使用微信視頻等功能,以解牽掛擔憂。2017年3月,80歲的奶奶在菜地裡勞作時摔傷了膝蓋,他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直到通過視頻看到奶奶慈祥的笑容才放下心來。
不是浴火的鳳凰,卻要在火焰中接受洗禮;不是頂天立地的巨人,卻要在危難中挺起胸膛。張鈺清,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的消防戰士。2018年11月,公安消防部隊集體退出現役後,從「橄欖綠」到「火焰藍」,他初心不改,信念不變,將職責扛在肩上,把人民放在心上,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小戰士也有大擔當」的錚錚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