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錘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6:57:21 2
專利名稱:炙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理療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炙錘。
我們知道,臨床應用的溫和炙罐,其結構為一個開口式罐體及與之相連的手柄,罐體的筒壁及筒底上分別加工有通孔,艾條置於罐體內,在艾條燃燒時,一方面艾煙瀰漫易造成環境汙染,另一方面在燃燒時熱量消耗速度快,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艾條的消耗量較大,治療時間短,另外溫度較高的艾條炭灰易從底部的通孔中露出灼傷皮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中草藥消耗量小,熱量損失較少,治療時間長,治療效果好的炙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設有罐體及與之相固定的手柄,其技術特徵是罐體底部設有出氣孔,罐體的上口設有相重疊的內蓋和上蓋,內蓋和上蓋上分別設有多個氣孔,施轉上蓋至一定的角度,則上蓋上的通孔與內蓋上的通孔可重疊或錯開若干角度,罐體內腔設有筒形內膽,內膽的筒壁上設有多個通孔。
本實用新型還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手柄中部設有進氣孔,進氣孔與罐體的內腔相通。上蓋與內蓋的中心部位設有炙嘴,上蓋及內蓋以炙嘴為轉軸,炙嘴內設有彈簧,彈簧上端設有炙針,炙針一端卡在炙嘴內。
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上蓋與內蓋上的通孔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調節通過進氣孔的空氣量來控制罐體的溫度,具有使用方便,中草藥消耗量小,熱量損失少,治療效果好的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從
圖1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罐體13為圓筒形結構,其底部均勻排列加工有出氣孔1,罐體13上端為敞口式,罐體13上口經螺紋旋有上蓋7,上蓋7下側設有內蓋9,在上蓋7與內蓋9的中心部位設有炙嘴11,以炙嘴11為軸心,上蓋7、內蓋9可繞炙嘴11轉動,上蓋7、內蓋9相對應位置上分別加工有多個氣孔8,繞炙嘴11轉動內蓋9至一定的角度,則上蓋7與內蓋9上的氣孔8重疊或錯開一定的角度。炙嘴11為空腔式結構,其內腔設有彈簧12,炙針10下端卡在炙嘴11內腔並且與彈簧12接觸,炙針10的上端為弧形面,罐體13的內腔經支架2安裝有內膽3,內膽3為筒形結構,筒壁上加工有多個通孔4,罐體13上固定有手柄5,手柄5的中部設有進氣孔6,進氣孔6經罐體13上的氣孔與罐體13的內腔相通。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向內膽3內放入艾條及藥物,並用火點燃艾條,燃燒一定時間後將上蓋7連同內蓋9蓋在罐體13的上口,並使上蓋7與罐體13之間旋緊,擰動炙嘴11從而帶動內蓋9轉動一定角度,使上蓋7與內蓋9上相對應的氣孔8重疊,罐體13內腔與腔體外的氣體可以進行對流,艾條的燃燒速度加快,迅速將罐體13的溫度提升,當罐體13的溫度提升到所需的溫度時,擰動炙嘴11帶動內蓋9轉動,上蓋7與內蓋9上的氣孔8錯開一定角度,使罐體13內腔與腔體外的氣體不能或稍微能進行對流,控制艾條的燃繞速度,從而達到調節罐體13溫度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罐體13底部作用於皮膚,艾條燃燒的煙霧升到內蓋9時,向下反射經罐體13底部的出氣孔1冒出並滲入皮膚,從而達到熱療和藥療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可通過炙針11進行點穴,即炙針11上瑞對準穴位並施以重壓,炙針11將彈簧12壓縮,從而可以起到點穴治病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在治療過程中,如果需要增加罐體13的溫度,可以經進氣孔6用小型空氣壓縮泵將空氣輸入罐體13內,加快艾條的燃燒速度,從而快速提高罐體13的溫度。
權利要求1.一種炙錘,設有罐體及與之相固定的手柄,其特徵在於罐體底部設有出氣孔,罐體的上口設有相重疊的內蓋和上蓋,內蓋和上蓋上分別設有多個氣孔,罐體內腔設有筒形內膽,內膽的筒壁上設有多個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炙錘,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手柄中部設有進氣孔,進氣孔與罐體的內腔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炙錘,其特徵在於所說的上蓋與內蓋的中心部位設有炙嘴,上蓋及內蓋以炙嘴為轉軸,炙嘴內設有彈簧,彈簧上端設有炙針,炙針一端卡在炙嘴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炙錘,其設有罐體及與之相固定的手柄,其技術特點是罐體底部設有出氣孔,罐體的上口設有相重疊的內蓋和上蓋,內蓋和上蓋上分別設有多個氣孔,罐體內腔設有筒形內膽,內膽的筒壁上設有多個通孔。上蓋與內蓋的中心部位設有炙嘴,上蓋及內蓋以炙嘴為轉軸,炙嘴內設有彈簧,彈簧上端設有炙針,炙針一端卡在炙嘴內。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使用方便,中草藥消耗量小,熱量損失較少,治療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H39/00GK2441477SQ0021585
公開日2001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10日
發明者姜義明, 王豔娟 申請人:姜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