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菌消毒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9:34:26 1
專利名稱:滅菌消毒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滅菌消毒劑,特別是一種醫用滅菌消毒劑。
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對所使用的精密製造的醫療器械滅菌消毒採取的是甲醛、臭氧、戊二醛等消毒劑,這些消毒劑滅菌時間長、滅菌效果不穩定,不能完全滅菌,致使病人感染上其它病菌。同時,消毒後的醫療器械的化學品殘留物難以清洗,直接危害病人的人生安全。另外,由於消毒時間長,工作量大,對醫療器械腐蝕性大,許多醫院醫療器械未經嚴格消毒就用來給後續病人治療,如牙科的鑽機頭、潔齒機頭等鑽機頭連接使用二、三十個病例,一支胃鏡連續給十多個病人使用,這種做法更進一步導致了交叉感染的發生率大大提高。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目前的醫用滅菌消毒劑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滅菌效果好,滅菌時間短,滅菌後無化學品殘留的醫用滅菌消毒劑。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的滅菌消毒劑為二元包裝消毒劑,其中滅菌消毒劑的成份為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和過硼酸鈉,各置於一個包裝中,其中兩者的重量比為1∶1/10~10。其中阿司匹林的結構式為 過硼酸鈉的分子式為NaBO2·3H2O·H2O2。分子量為153.88,其結構式為 本發明的過硼酸鈉成分包裝中,還可以加上其它輔料,如無機防鏽劑,例如磷酸鈉(Na3PO4),硝酸鈉等。
本發明的滅菌消毒劑的二元包裝的結構可以採用上、下分隔的結構或左、或分隔的結構,使用時將兩者混合,或者通過水將兩種物質分別衝刷下來後再行混合。
本發明的過硼酸鈉當然可以採用單水過硼酸鈉(NaBO3·H2O)代替。
本發明的滅菌消毒劑通過浸泡消毒醫療器械及通過發明人發明的99117188.8專利申請的醫用滅菌消毒器消毒均達到極佳的消毒效果,且滅菌時間短,本滅菌消毒劑的各成分均溶入水,使用後無化學品殘留。
本發明的滅菌消毒劑的化學反應式為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阿司匹林0.5克與0.93克過硼酸鈉及無機防鏽劑(其中無機防鏽劑為磷酸鈉,用量為0.43克,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使用時,用100ml以內的無菌蒸餾水溶解。
1、取上述消毒劑,經有關法定部門檢驗,通過浸泡消毒和通過醫用滅菌消毒器消毒工作一周期(約半小時),對放置管道內染於布片上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枯黑芽胞的清除率均為100%。
2、模擬現場滅菌試驗表明染有枯黑芽胞的止血鉗,經浸泡消毒或醫用滅菌消毒器工作一周期後,經肉湯管培養未見有菌生長。
A、器材1、試驗菌株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胞ATCC 9372(下簡稱枯黑芽胞)。並用含1%蛋白腖PBS稀釋至所需試驗含菌濃度。
2、消毒器械99117188.8專利申請的醫用滅菌消毒器。
3、培養基含0.5%硫代硫酸鈉+2.0%吐溫80的肉湯管。
4、載體截斷的止血鉗。
5、刻度吸管(0.1ml、1.0ml、5.0ml、10.0ml)、微量加樣器等。B、方法依據衛生部《消毒技術規範》第三版(1991.11)第一分冊《實驗技術規範》中5.4.7進行實驗。每次試驗用三個樣品。試驗重複5次。試驗溫度22℃,相對溼度70%。C、結果經5次試驗表明染有枯黑芽胞止血鉗,經醫用滅菌消毒器,按工作程序工作一周期後,經肉湯管培養未見有菌生長。
表一醫用滅菌消毒器及實施例1模擬現場滅菌試驗結果
注「+」表示有菌生長;「-」表示菌生長。
3、醫用滅菌消毒器按工作程序工作一周期,對於牙鑽表面和內腔的自然菌的清除率為100%。
4、B型肝炎表面抗原破壞試驗為A、檢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9.11)《消毒技術規範》第三版,第一分冊《實驗技術規範》B、材料a、純化HBsAg北京生化免疫製劑中心產品,濃度為1mg/0.17ml,批號9803N。
b、酶標儀美國BIO-RAD 3550型。
c、HBsAg酶標試劑盒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實測靈敏度為2ng/ml。
d、汙染載體吸取HBsAg(濃度為100ug/ml)20ul,塗於蓋玻片載體上,37℃溫箱40分鐘乾燥。
C、方法(載體法)在將染有定量HBsAg的載體一片放入金屬脫水盒內,並放入滅菌消毒器的消毒裝載盒中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位置,裝好實施例1消毒劑,通電使該儀器處於工作狀態一周期,取出金屬脫水盒內染有HBsAg的載體片。另將未消毒的染有HBsAg載體置於室溫下作陽性對照;陰性對照為含5%小牛血清PBS。待消毒試驗完畢後將各組載體分別置含5%小牛血清PBS中洗脫,按試劑盒實驗方法測定,計算各組的平均OD值,當S/N<2.1判為結果陰性,可認為HBsAg已清除。
D、實驗結果B型肝炎表面抗原破壞試驗重複三次,結果取其均值見下表
表二醫用滅菌消毒器及實施例1HBsAg破壞試驗結果汙染載體 消毒實驗組陽性對照消毒盒位置 S/N值 S/N值範圍S/N值 S/N值範圍左上0.35 (0-0.65) 43.28 (35.88-50.66)左下0.44 (0-0.66) 43.28 (35.88-50.66)右上0.11 (0-0.31) 43.28 (35.88-50.66)右下0.35 (0-0.72) 43.28 (35.88-50.66)陰性對照平均OD值0.059結果顯示實施例1能有效地清除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原性。
5、取上述清毒劑於54度恆溫箱放置14天後(有效期一年試驗),殺菌率無下降。
實施例2阿司匹林0.5克與0.5克過硼酸鈉,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
實施例3阿司匹林0.1克與1克過硼酸鈉,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
實施例4阿司匹林1克與0.1克過硼酸鈉,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
實施例5阿司匹林克0.3與1克過硼酸鈉,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
實施例6阿司匹林克1克與0.2克過硼酸鈉,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
實施例7阿司匹林1克與0.2克過硼酸鈉及1.0克無機防鏽劑硝酸鈉,通過二元包裝盒包裝。
本發明的實施2至實施例7經檢驗顯示與實施例1存在相似的消毒、殺菌效果,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滅菌消毒劑,為阿司匹林與過硼酸鈉的二元包裝消毒劑,其中阿司匹林與過硼酸鈉各置於一個包裝中,兩者的重量比為1∶1/10~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滅菌消毒劑,其特徵在於二元包裝的結構採用上、下分隔的結構或左、右分隔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滅菌消毒劑,其特徵在於過硼酸鈉用單水過硼酸鈉代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滅菌消毒劑,其特徵在於過硼酸鈉包裝中,加入無機防鏽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滅菌消毒劑,其特徵在於滅菌消毒劑的成分為0.5份阿司匹林與0.5份過硼酸鈉及0.43份無機防鏽劑磷酸鈉。
全文摘要
一種滅菌消毒劑,為阿司匹林與過硼酸鈉的二元包裝消毒劑,使用時混合或通過水將兩種物質分別衝刷下來後再行混合,本發明的滅菌消毒劑滅菌效果好、滅菌時間短、滅菌後無化學品殘留。
文檔編號A01N59/14GK1305719SQ0013101
公開日2001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27日
發明者何小平 申請人:何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