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標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2:22:58

本實用新型涉及產品排版印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標治具。
背景技術:
目前,繞線電感行業內,排版印標所使用的印標治具,在擺放產品的模口處都為正方平口的,而模口與產品的尺寸是一樣的(模口尺寸過大時,在印標過程中會使產品左右搖擺造成印標不一致),當產品在注膠過程中出現有膠量過多的時候,就會使產品難以放進模口,而印標完成後也難以導出。使用這種生產方式,生產效率較低、長生產工作量大,導致生產成本較高。在導入和導出產品的時候也容易對產品造成損壞,影響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印標治具,克服現有的生產方式的效率低、工作量大,生產成本高,且容易對產品造成損壞,影響產品質量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印標治具,包括底模及面蓋,所述底模上設有若干模口,所述模口的開口處設有倒角區,所述面蓋包括面蓋框以及設於所述面蓋框中部的面蓋薄板,所述面蓋薄板上設有與所述模口相對的面蓋孔。
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倒角區與模口的深度比小於或等於1比4。
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模口的截面為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底模上設有凸起的定位柱,所述面蓋上設有與所述凸起的定位柱相適應的定位孔。
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底模上還設有底模空心卡位,所述面蓋上設有與所述底模空心卡位相對應的面蓋空心卡位。
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優選方案是:所述底模上設有凸臺,所述模口設於所述凸臺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模口的開口處設有倒角區,使得在產品導入和導出模口時,更快更暢順,有效的解決了導入和導出產品的時候易對產品造成損壞的技術問題;同時,也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印標治具平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網版組件平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檯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面蓋平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如圖1-4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印標治具,包括底模1及面蓋2,所述底模1上設有若干模口11,所述模口11的截面優選為方形。進一步的,所述底模1上設有凸臺12,所述模口11設於所述凸臺12上。所述模口11的開口處設有倒角區13,倒角區13的深度和斜度則以所需排版的產品型號為標準或以該產品在注膠工序形成的保護膜的長度為標準,優選的,所述倒角區13與模口 11的深度比小於或等於1比4。所述面蓋2包括面蓋框21以及設於所述面蓋框21中部的面蓋薄板22,所述面蓋薄板22上設有與所述模口11相對的面蓋孔23。通過在模口11的開口處設有倒角區13,使得在產品導入和導出模口11時,更快更暢順,加快了印標速度,提高了印標的產能,也有效的解決了導入和導出產品的時候易對產品造成損壞的技術問題;同時,也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如圖1-4所述,所述底模1上設有凸起的定位柱14,所述面蓋2上設有與所述凸起的定位柱14相適應的定位孔24,定位柱14與定位孔24的相互配合便可實現底模1與面蓋2的定位。所述底模1上還設有底模空心卡位15,所述面蓋2上設有與所述底模空心卡位15相對應的面蓋空心卡位25,所述底模空心卡位15和面蓋空心卡位25用於印標治具與印標機臺的定位。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對上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所有這些修改和替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