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作用液壓缸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9:12:1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液壓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作用液壓缸。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農用拖拉機用單作用液壓缸,液壓缸有杆腔與無杆腔互通,有杆腔存有液壓油,活塞杆處易產生外洩漏,且活塞杆運動到底部無緩衝,對液壓缸衝擊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液壓缸結構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單作用液壓缸,該液壓缸不僅能保證液壓缸有杆腔無液壓油,活塞杆處不會產生外洩漏,且有杆腔內始終存有空氣,根據氣態平衡方程,可以減輕活塞運動到終端時對底部的衝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裝於缸筒一端的缸底、裝於缸筒另一端的導向套,裝於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將缸筒內腔分為有杆腔、無杆腔,活塞杆另一端經導向套伸出缸筒,設置於活塞上用於連通有杆腔和無杆腔的通道處裝有用於平衡有杆腔和無杆腔內氣體壓力的單向閥。
所述活塞為臺階形,包括大圓柱部、與大圓柱部相連的小圓柱部,小圓柱部設有外螺紋;所述活塞杆一端設有盲孔,所述盲孔孔口處設有與小圓柱部配合裝配的內螺紋。
所述通道包括設置於活塞軸線上的單向閥安裝孔,設置於活塞徑向的油道,油道一端與有杆腔相連通,油道另一端與單向閥安裝孔相連通。
所述單向閥安裝孔為階梯孔,包括大孔部、與大孔部相連的小孔部,單向閥裝於大孔部處。
所述缸底上設有與外部液壓系統相連的油道。
所述活塞外壁經密封圈與缸筒密封連接。
所述密封圈為Y形密封圈。
所述活塞外圓設有與密封圈配合裝配的環形溝槽。
所述導向套與缸筒通過鋼絲擋圈和軸用彈性擋圈固定。
當有杆腔壓力大於無杆腔壓力時,單向閥開啟,當無杆腔壓力大於有杆腔壓力時,單向閥關閉,活塞杆繼續伸出,從而實現有杆腔緩衝。本實用新型活塞處裝有支撐環、Y形密封圈,不會使無杆腔油液進入有杆腔,有杆腔內始終沒有油液,具有密封作用,可以避免活塞杆處外洩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加工,生產成本低,有緩衝,無外洩漏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活塞杆伸出結構示意圖。
圖3是活塞結構示意圖。
圖4是活塞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中,活塞2與活塞杆3螺紋連接,活塞2外圓開有環形密封槽7,環形密封槽7裝有Y形圈12,防止無杆腔油液通過缸筒6內壁與活塞2外圓間隙進入有杆腔。活塞2外圓上鑽有油道9與單向閥安裝孔8,單向閥安裝孔8為階梯孔,一端用於安裝單向閥13,一端用於連通油道9與活塞杆盲孔(簡稱盲孔)10。活塞杆盲孔10設置於活塞杆3一端,活塞杆盲孔10通過活塞2的單向閥安裝孔8、油道9與液壓缸有杆腔11通。活塞杆盲孔10為階梯孔由兩部分組成,光孔部與光孔部左端的螺紋部,內孔左端部螺紋用於與活塞右端外螺紋連接,將兩件連接起來。缸底1上設有與外部液壓系統連接的油道15。缸筒6右端內壁上設有凹槽16,軸用彈性擋圈14裝入凹槽,防止導向套4沿軸向向右移動,導向套4外圓上設有凹槽17,鋼絲擋圈5裝入凹槽中,防止導向套4軸向移動。導向套4與缸筒通過鋼絲擋圈5和軸用彈性擋圈14固定。具體為,鋼絲擋圈5限制導向套向右移動,軸用彈性擋圈14限制導向套向左移動。
圖3中,活塞2為臺階形,包括大圓柱部、與大圓柱部相連的小圓柱部,小圓柱部設有外螺紋。活塞2軸線上設有單向閥安裝孔8,單向閥安裝孔8為階梯孔,一端用於安裝單向閥,另一端用於連通油道9與活塞杆盲孔10,活塞2徑向設置有油道9,油道9一端與有杆腔相連通、油道9另一端與單向閥安裝孔8相連通。活塞2外圓開有環形密封槽7、支撐環槽。
圖4中,活塞杆3一端設有一段盲孔10,盲孔10孔口處為內螺紋,此段盲孔同導向套4左端面與缸筒6內壁、活塞2右端面、活塞杆3外圓形成的有杆腔共同形成的壓力與缸底1右端面、缸筒6內壁、活塞2左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相比較,前者壓力大時,單向閥開啟,後者壓力大時,單向閥關閉。
工作時,外部液壓系統供油,通過缸底1油道15推動活塞2左端面,活塞2帶動活塞杆3一起向右運動,當導向套4左端面與缸筒6內壁、活塞2右端面、活塞杆3外圓形成的有杆腔壓力和活塞杆3內孔與活塞2右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之和大於缸底1右端面、缸筒6內壁、活塞2左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時,單向閥開啟,空氣從有杆腔進入無杆腔,有杆腔壓力減小,至小於無杆腔壓力時,單向閥關閉,無杆腔壓力油液推動活塞杆體繼續運動,當導向套4左端面與缸筒6內壁、活塞2右端面、活塞杆3外圓形成的有杆腔壓力和活塞杆3內孔與活塞2右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之和小於缸底1右端面、缸筒6內壁、活塞2左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時,單向閥關閉,壓力油液繼續推動活塞、活塞杆向右運動,當導向套4左端面與缸筒6內壁、活塞2右端面、活塞杆3外圓形成的有杆腔壓力和活塞杆3內孔與活塞2右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之和大於缸底1右端面、缸筒6內壁、活塞2左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時,單向閥開啟,空氣從有杆腔進入無杆腔,當導向套4左端面與缸筒6內壁、活塞2右端面、活塞杆3外圓形成的有杆腔壓力和活塞杆3內孔與活塞2右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之和小於缸底1右端面、缸筒6內壁、活塞2左端面形成的腔體壓力時,單向閥關閉,壓力油液繼續推動活塞、活塞杆向右運動,如此反覆進行,活塞受外部壓力不會迅速觸底,有一個緩衝的過程,可以減小對導向套的衝擊;活塞外圓裝有Y形密封圈,防止有杆腔油液進入無杆腔,有杆腔內始終沒有油液,活塞杆處不會產生外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