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水管道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6:28:21 3
專利名稱:一種節水管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管道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節水功能的管道。
二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有80個國家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亞洲人均淡水量是全世 界最低的。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33億。 中國是世界上缺水最嚴重的13個國家之一,人均擁有的水資源總量只相當於世 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4。全國600多個建制市中,嚴重缺水的城市多達150個。
聯合國的統計也指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汙水多達4000億噸,從而造成5 萬多億噸水體被汙染。預計到2025年,汙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世界上無法 獲得安全^:用水的人數將增加到23億。所以,人類的水環境危機可概括為水 多(洪水威脅)、水少(乾旱缺水)、水髒(水汙染)和沙漠化日益嚴重。
家庭科學用水,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問題。我們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會用到 水,洗菜、做飯、洗衣、洗澡、衝廁、拖地板等等,每完成一個生活步驟,可能 就會產生不少汙水。根據家庭用水的主要用途和對水質的不同要求,家庭用水主 要分為三級。第一級戶外用水。比如,澆灌花草等,這個對水質要求不高,不 需要淨化;第二級生活用水,有一定的水質要求。家庭用水中有95%用於清潔 人體、沖廁,以及室內衛生。對這部分水的水質要求是除去水中的雜質和硬度, 以有利於洗浴和各種洗滌工作的完成,以及家庭用水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第三級 飲用水。飲用水則要求進一步深度淨化,達到健康安全、衛生及改善口感的目的。
三
發明內容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公開了 一種具有多級水管的節水管道。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節水管道,包括主水管,主水管設有進水口,在主水管上從上至下依次 設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在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與主水 管的交匯處分別設有第 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主水管傾斜設置,主水管與水平之間的夾 角為30° ~45° 。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種改進,在所述第三出水管與主水管的交匯處設有淨 水器。
有益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節水管道,包括主水管,主水管設有進水口,在主水管上 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在第一出水管、第二 出水管與主水管的交匯處分別設有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所述主水管傾斜設 置,主水管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30° ~45° ,所述第三出水管與主水管的交匯 處設有淨水器。
從進水口端進入主水管後, 一部分可直接用於第一級的戶外用水,比如澆灌 花草等,這個對水質要求不高,不需要淨化;其次,經過第一過濾網過濾之後流 入第二出水管的水可用於生活用水,有一定的水質要求,例如家庭用水中有95% 用於清潔人體、衝廁,以及室內衛生,對這部分水的水質要求是除去水中的雜質 和硬度,以有利於洗浴和各種洗滌工作的完成,以及家庭用水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再次,經過第二過濾網過濾以及淨水器淨化的水可用於第三級飲用水,飲用水要 求進一步深度淨化,達到健康安全、衛生及改善口感的目的。
四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l-主水管;2-第一出水管;3-第二出水管;4-第三出水管; 5-第一過濾網;6-第二過濾網;7-淨水器;8-進水口。
四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為本發明的 一個舉例,不應被看做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節水管道,包括主水管1,主水管1設有進水口 8,在主水管1上從上 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出水管2、第二出水管3和第三出水管4,在第一出水管2、 第二出水管3與主水管1的交匯處分別設有第一過濾網5和第二過濾網6。 所述主水管l傾斜設置,主水管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30° ~45° 。 在所述第三出水管4與主水管1的交匯處設有淨水器7。
權利要求1.一種節水管道,包括主水管(1),主水管(1)設有進水口(8),其特徵在於在主水管(1)上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出水管(2)、第二出水管(3)和第三出水管(4),在第一出水管(2)、第二出水管(3)與主水管(1)的交匯處分別設有第一過濾網(5)和第二過濾網(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水管(1)傾斜設置,主水管(1)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30。 -45° 。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三出水管(4)與主水管(1)的交匯處設有淨水器(7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節水管道,包括主水管,主水管設有進水口,在主水管上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在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與主水管的交匯處分別設有第一過濾網和第二過濾網,所述主水管傾斜設置,主水管與水平之間的夾角為30°~45°,所述第三出水管與主水管的交匯處設有淨水器,該種節水水管實現了分級淨水,達到節水功能。
文檔編號E03C1/12GK201433429SQ20092004342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菁 曹 申請人:菁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