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及其製造方法
2023-05-10 21:06:1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搖擺球銷,特別是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及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越來越普及化,汽車的安全係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成為了購車者的首要考慮因數,汽車行駛時,由汽車轉向控制系統來控制汽車的行駛方向,因此汽車轉向控制系統安全性、使用壽命以及操作性對汽車來說十分的重要,而其中連接杆在汽車轉向控制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現有的各類大小汽車球銷,通常包括球頭,球頭的一端設有用於連接的連接杆,連接杆的一端連接與汽車轉向控制系統內,為了固定連接連接杆,現有技術通常會在連接杆一端加工一個外螺紋或內螺紋,或者利用固定銷來固定連接杆的位置,雖然這樣能夠起到一定的固定效果,但是用固定銷來固定在長時間使用後,由於經常震動,時常會出現固定銷脫落等不良情況,而用螺紋固定也容易出現滑絲從而失去固定的效果。工藝方面,按現有的工藝方法,是先鍛壓製造毛坯,再經過回火進行表面處理,精車成型,再淬火後進行精磨,由於鍛造的毛坯精度很低,所以精車的加工餘量較大,造成材料工時的嚴重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安裝方便、使用時間長、減小摩擦、成本低廉的搖擺球銷。本發明採用了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包括球體,球體的一端連接有一連接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體和連接杆之間設有連接塊,該連接塊端面呈圓柱形,直徑小於球體的直徑。在上述的一種新型搖擺球銷中,所述的連接塊連接有連接杆的端面設有定位塊,所述的定位塊端面呈圓形,且直徑大於連接塊的直徑。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提供了上述球銷的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進料坯料為長條行的鋼材,加工前,通過衝壓進行截斷。B、冷鐓通過冷鐓機對料材進行加工,該冷鐓機工作過程主要通過模具組進行衝壓加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連接杆一端設有定位塊,通過定位塊可以固定杆的位置,保證結構緊湊;另外,通過上述方法可以縮短其製造周期,避免過多的人工操作,節省原材料,效率高,成本低,節約資源等優點。
圖I本發明的主視圖。圖2冷鐓機中的模具圖。
圖中;球體I、連接杆2、連接塊3、定位塊4。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和2所示,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包括球體1,因為球體I表光滑球體I能夠在球殼中自由的活動,實現搖擺的效果。球體I的一端連接有一連接杆2,所述的球體I和連接杆2之間設有連接塊3,該連接塊3端面呈圓柱形,直徑小於球體I的直徑。所述的連接塊3連接有連接杆2的端面設有定位塊4,所述的定位塊4端面呈圓形,且直徑大於連接塊3的直徑。由於連接塊3的直徑小於兩端的球體I的直徑和定位塊4的直徑,這樣就能夠起到「凹」型固定的效果,起到定位的作用。該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進料坯料為長條行的鋼材,加工前,通過衝壓進行截斷。B、冷鐓通過冷鐓機對料材進行加工,該冷鐓機工作過程主要通過模具組進行衝壓加工。本冷鐓工藝包括模具中的四道工序,如圖2所示,依次從左往右的順序加工,過程中,通過一般的機械手可以實現工件的固定和轉移。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球體I、連接杆2、連接塊3、定位塊4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包括球體(1),球體(I)的一端連接有一連接杆(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體(I)和連接杆(2)之間設有連接塊(3),該連接塊(3)端面呈圓柱形,直徑小於球體⑴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搖擺球銷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塊(3)連接有連接杆(2)的端面設有定位塊(4),所述的定位塊(4)端面呈圓形,且直徑大於連接塊(3)的直徑。
3.一種新型搖擺球銷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進料坯料為長條行的鋼材,加工前,通過衝壓進行截斷。
B、冷鐓通過冷鐓機對料材進行加工,該冷鐓機工作過程主要通過模具組進行衝壓加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搖擺球銷,特別是一種新型搖擺球銷,及其製造方法。它解決了比如現有的球銷容易鬆懈,製造周期長等問題。它包括球體,球體的一端連接有一連接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體和連接杆之間設有連接塊,該連接塊端面呈圓柱形,直徑小於球體的直徑;該製造方法主要包括A、進料B、冷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冷鐓機直接成型,可以縮短其製造周期,避免過多的人工操作,節省原材料,效率高,成本低,節約資源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C11/06GK102650315SQ20121012141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林童, 童服仁 申請人:浙江童氏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