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與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
2023-05-11 00:31:21 2
專利名稱: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與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與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廢水的大量排放,土壤和水源中重金屬積累的加劇,重金屬的汙染也日益嚴重。由於重金屬易通過食物鏈而生物富集,構成對生物和人體健康的嚴重威脅。如何有效地治理重金屬汙染已成為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對重金屬汙染的治理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開發應用的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包括化學沉澱、電解、離子交換、膜分離、活性碳和矽膠吸附、生物絮凝、生物吸附、植物整治等方法。採用化學法、物理化學法都將產生汙染轉移,易造成二次汙染,且對於大流域、低濃度的有害重金屬汙染難以處理。而生物法具有效果好、投資少及運作費用低、 易於管理和操作、不產生二次汙染等優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應用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的途徑主要有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和植物整治技術。這些生物法主要徵對重金屬銅、鋅、鎳、鎘汙水,處理效果往往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與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無機鹽。所述的碳源為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二氧化碳、碳酸鈣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氮源為有機氮化合物、無機氮化合物或其混合物。所述的無機氮化合物為硝酸鹽、銨鹽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有機氮化合物包括尿素、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蛋白腖、穀氨酸。所述無機鹽為鈉鹽、鉀鹽、鎂鹽、鈣鹽、錳鹽、鈷鹽、鑰酸鹽、鋅鹽、硼化物、銅鹽中的至少一種和鉛鹽。所述的碳源濃度為O. 100-0. 200mol/L、氮源濃度是O. 117-0. 235mol/L、磷源濃度為O. 065-0. 131mol/L、無機鹽中的鉛鹽濃度為O. 072-0. 137mol/L、無機鹽的總濃度為 O. 2-1. 5mol/L。一種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單細胞藻置於培養基中進行封閉培養;
2)培養完成後,濃縮,得到單細胞藻的濃縮液;
3)將上述濃縮液與O.2-0. 7%的瓊脂半固體懸液混勻,再加入含鉛廢水;
4)單細胞藻對廢水自動處理後,再於其中接入浮遊動物,使其採食單細胞藻;5)浮遊動物的收集和水的分離。所述的單細胞藻為青島大扁藻。步驟I)中,所述的培養溫度為20_30°C。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含鉛廢水的處理方法可以大大減少水體中的鉛汙染,同時處理方法綠色環保,廉價易行。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無機鹽,碳源濃度為
O.100-0. 200mol/L、氮源濃度是 O. 117-0. 235mol/L、磷源濃度為 O. 065-0. 131mol/L、無機鹽中的鉛鹽濃度為O. 072-0. 137mol/L、無機鹽的總濃度為O. 2-1. 5mol/L。所述的碳源為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二氧化碳、碳酸鈣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氮源為有機氮化合物、無機氮化合物或其混合物。所述的無機氮化合物為硝酸鹽、銨鹽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有機氮化合物包括尿素、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蛋白腖、穀氨酸。所述無機鹽為鈉鹽、鉀鹽、鎂鹽、鈣鹽、錳鹽、鈷鹽、鑰酸鹽、鋅鹽、硼化物、銅鹽中的至少一種和鉛鹽。一種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單細胞藻(中國海洋大學藻類室提供)置於上述培養基在光生物反應器(如管式光反應器或者板式光反應器)中進行封閉培養,培養溫度優選為20-30°C,單細胞藻的接種密度優選為400-600萬細胞/ml,所述的單細胞藻優選為青島大扁藻(中國海洋大學藻類室提供,以下實施例1、2所提到的青島大扁藻也是由中國海洋大學藻類室提供);
2)培養5-7天後,進行離心濃縮10倍,得到單細胞藻的濃縮液;
3)將上述濃縮液與O.2-0. 7%的瓊脂半固體懸液混勻,再加入含鉛廢水;
4)10-15天後,再於其中接入浮遊動物,浮遊動物的接入密度優選為2-6個/ml,使其採食單細胞藻;
5)10-20天後,浮遊動物的收集和水的分離,浮遊動物的收集方法為採用200-400目的篩網過濾。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I :
將青島大扁藻在表I所示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封閉式培養),接種密度為500萬細胞 /ml,培養溫度為25°C,培養5天後,離心濃縮10倍,得到單細胞藻濃縮液,將濃縮液轉移至配好的O. 2%的瓊脂半固體懸液中,混勻。注入已經100目篩網的含鉛廢水(廢水中的Pb2+ 濃度為80mg/L), 10天後,接入輪蟲,密度為3個/ml,再經10天後,水體用200目篩網過濾收集得到浮遊動物,水可以直接排放。表h培養基組威
權利要求
1.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無機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碳源為碳酸鈉、 碳酸氫鈉,碳酸、二氧化碳、碳酸鈣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氮源為有機氮化合物、無機氮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機氮化合物為硝酸鹽、銨鹽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機氮化合物包括尿素、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蛋白腖、穀氨酸。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所述無機鹽為鈉鹽、鉀鹽、鎂鹽、鈣鹽、錳鹽、鈷鹽、鑰酸鹽、鋅鹽、硼化物、銅鹽中的至少一種和鉛鹽。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碳源濃度為O.100-0. 200mol/L、氮源濃度是 O. 117-0. 235mol/L、磷源濃度為 O. 065-0. 131mol/L、無機鹽中的鉛鹽濃度為O. 072-0. 137mol/L、無機鹽的總濃度為O. 2-1. 5mol/L。
8.一種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單細胞藻置於權利要求I所述的培養基中進行封閉培養;2)培養完成後,濃縮,得到單細胞藻的濃縮液;3)將上述濃縮液與O.2-0. 7%的瓊脂半固體懸液混勻,再加入含鉛廢水;4)單細胞藻對廢水自動處理後,再於其中接入浮遊動物,使其採食單細胞藻;5)浮遊動物的收集和水的分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單細胞藻為青島大扁藻。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O中,所述的培養溫度為20-3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細胞藻的培養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無機鹽。一種使用單細胞藻處理含鉛廢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單細胞藻置於培養基中進行封閉培養;2)培養完成後,濃縮,得到單細胞藻的濃縮液;3)將上述濃縮液與0.2-0.7%的瓊脂半固體懸液混勻,再加入含鉛廢水;4)單細胞藻對廢水自動處理後,再於其中接入浮遊動物,使其採食單細胞藻;5)浮遊動物的收集和水的分離。本發明的含鉛廢水的處理方法可以大大減少水體中的鉛汙染,同時處理方法綠色環保,廉價易行。
文檔編號C12N1/12GK102586117SQ20121002854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9日
發明者吳早春, 羅麗 申請人: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