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11 00:21:56 2
專利名稱:鯽魚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水產動物養殖飼料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鯽魚保健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鯽魚養殖技術、管理水平等不斷提高和完善,鹽城市的大豐和射陽的鯽魚養殖越來越規模化、集約化,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鯽魚養殖基地,也堪代表著我國鯽魚養殖的最高水平,豐富了廣大人民的菜籃子,為很多養殖戶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效益。但由於飼料、塘租、水電、人工、種苗等養殖成本的不斷攀升,以及為了追求更快的生長速度,更大的畝產收益,呈現出放養密度更高化,投餵飼料質量高端化,就易造成鯽魚前中期生長較快,中後期由於經常發生肝膽綜合症而遲緩後續生長、死亡率升高、抗應激能力降低、起捕比較常見皮毛不好、不耐長距離運輸等一系列問題。可採取的應對措施除了不斷學習更先進的養殖理念,調整、優化放養模式,科學、合理地規範管理,還可從飼料本身來進行調整和優化。在滿足鯽魚快速生長所需要的營養需求,適時根據疏熱水魚的情況,以及鯽魚的不同生長階段和預期何時幹塘賣魚等方面,推出鯽魚保健配合飼料則能有效對鯽魚的內臟器官進行較好地功能修復,同時保持較快地生長,從而降低或避免上述一系列的問題。而如何研製出鯽魚保健配合飼料則是本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鯽魚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可以解決傳統鯽魚配合飼料在養殖中後期易造成鯽魚前中期生長較快,中後期由於經常發生肝膽綜合症而遲緩後續生長、 死亡率升高、抗應激能力降低、起捕比較常見皮毛不好、不耐長距離運輸等一系列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鯽魚配合飼料,該配合飼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組成進口魚粉5-20%, 豆粕10-30%,菜粕10-20%,棉粕10-15%,小麥10_20%,魚油2_3%,玉米胚芽餅5-15%, DDGS 5-15%,全脂米糠5-10%,磷酸二氫鈣1. 0-2. 0%,食鹽0. 1-0. 3%,氯化膽鹼0. 1-0. 3%,魚用微生態0. 08-0. 12%,植物提取物0. 01-0. 02%,膽汁酸0. 02-0. 04%,保肝護膽劑0. 05-0. 1%,魚多維 0. 1-0. 3%,魚多礦 0. 1-0. 3%,維生素 E0. 015-0. 030%,35% 維生素 C 磷酸酯 0. 04-0. 08%。本發明針對傳統鯽魚配合飼料不適用於養殖中後期鯽魚常發生的肝膽綜合症造成生長速度放慢、死亡率升高、抗應激能力降低、起捕比較常見皮毛不好、不耐長距離運輸等一系列問題,設計出鯽魚保健配合飼料既滿足鯽魚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又能對前期由於快速生長造成的功能器官較長期超負荷周轉和代謝,而致部分內臟器官不同程度受損進行有效改善和修復,從而繼續保持鯽魚能夠得到較快速生長,提高成活率,增強抗應激能力,避免起捕皮毛不好,以及耐長距離長時間運輸。添加漁用微生態,降低免疫應激,改善和修復鯽魚腸道功能,提高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生長速度;
添加膽汁酸、保肝護膽劑提高對油脂的利用率,同時降低或避免肝膽綜合症的發生,降低死亡率;
添加植物提取物既能夠提高鯽魚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通過扶正祛邪的調節作用恢復機體正常的生理狀態、增強抗應激能力,還能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且因其純天然性、無毒、 無殘留而避免一般藥物易殘留的問題。添加維生素E,由於其是脂溶性的抗氧化劑,能延緩飼料中較高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被自由基氧化破壞,同時維生素E也是肝細胞生長的重要保護因子;
添加35%維生素C磷酸酯,補充維生素C,提高鯽魚的整體抗病能力。本發明通過原料精選及精細加工,主要針對鯽魚的受損功能器官進行改善和修復,增強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促進鯽魚在中後期也能繼續保持較快的生長速度,避免肝膽綜合症的發生,降低死亡率,同時還能保持出塘賣魚皮毛好,耐長途運輸,從而得到符合市場需求的鯽魚保健配合飼料。優選地,所述配合飼料的原料重量百分比配比組成如下進口魚粉18%,豆粕20%, 菜粕10%,棉粕10%,小麥16%,魚油2%,玉米胚芽餅8. 2%,DDGS 8%,全脂米糠5%,磷酸二氫鈣 2%,食鹽0. 2%,氯化膽鹼0. 2%,魚用微生態0. 1%,植物提取物0. 015%,膽汁酸0. 03%,保肝護膽劑0. 05%,魚多維0. 2%,魚多礦0. 2%,維生素E 0. 025%, 35%維生素C磷酸酯0. 05%。進一步地,所述魚用微生態為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所述膽汁酸為含重量百分含量為30%的膽汁酸;植物提取物為止痢草提取物;保肝護膽劑為植物性複合酶製劑,主要成分包括α-凝乳胰蛋白酶、澱粉酶、多肽以及脂肪酶、纖維素酶、超氧岐化酶(SOD)、過氧化物酶、抗壞血過氧化酶等。一種鯽魚保健配合飼料的製備方法,根據鯽魚保健的營養需求採用上述優質的配合飼料,並按照上述的配方提取原料,對原料進行微粉碎使其95%經過40目標準篩,在 95 °C下進行制粒,糊化度達到95%。為便於鯽魚攝食,用孔徑為3. Omm的環模對產品制粒,經過冷卻、過篩,定量打包於40kg包裝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滿足養殖鯽魚在養殖中後期繼續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同時有助於對鯽魚前期生長快速造成超負荷周轉和代謝的受損功能器官進行改善和修復,從而有效保證鯽魚的後續生長也能較快,同時提高抗病能力,避免肝膽綜合症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能增強抗應激能力,保持出塘賣魚皮毛光滑,賣相好,價格高,耐長距離運輸,從而為養殖戶帶來較高的養殖收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子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一種鯽魚配合飼料,該配合飼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組成進口魚粉 5-20%,豆粕10-30%,菜粕10-20%,棉粕10_15%,小麥10_20%,魚油2_3%,玉米胚芽餅5-15%, DDGS 5-15%,全脂米糠 5-10%,磷酸二氫鈣 1. 0-2. 0%,食鹽 0. 1-0. 3%,氯化膽鹼 0. 1-0. 3%, 魚用微生態0. 08-0. 12%,植物提取物0. 01-0. 02%,膽汁酸0. 02-0. 04%,保肝護膽劑 0. 05-0. 1%,魚多維 0. 1-0. 3%,魚多礦 0. 1-0. 3%,維生素 E0. 015-0. 030%, 35% 維生素 C 磷酸
實施例1
用下述最佳配方製作的鯽魚保健配合飼料投餵放養有2000尾鯽魚保健的2畝池塘;用沒有加入魚用微生態、膽汁酸、植物提取物、保肝護膽劑、維生素E、35%維生素C磷酸酯的普通鯽魚配合飼料投餵另外一口放養有2000尾鯽魚保健的2畝池塘作為對照,其結果明顯不同
權利要求
1.一種鯽魚配合飼料,其特徵在於該配合飼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組成 進口魚粉5-20%,豆粕10-30%,菜粕10-20%,棉粕10-15%,小麥10-20%,魚油2-3%,玉米胚芽餅5-15%,DDGS 5-15%,全脂米糠5_10%,磷酸二氫鈣1. 0-2. 0%,食鹽0. 1-0. 3%,氯化膽鹼 0. 1-0. 3%,魚用微生態0. 08-0. 12%,植物提取物0. 01-0. 02%,膽汁酸0. 02-0. 04%,保肝護膽劑 0. 05-0. 1%,魚多維 0. 1-0. 3%,魚多礦 0. 1-0. 3%,維生素 E0. 015-0. 030%, 35% 維生素 C 磷酸酯 0. 04-0. 08%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鯽魚配合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配合飼料的原料重量百分比配比組成如下進口魚粉18%,豆粕20%,菜粕10%,棉粕10%,小麥16%,魚油2%,玉米胚芽餅8. 2%,DDGS 8%,全脂米糠5%,磷酸二氫鈣2%,食鹽0. 2%,氯化膽鹼0. 2%,魚用微生態 0. 1%,植物提取物0. 015%,膽汁酸0. 03%,保肝護膽劑0. 05%,魚多維0. 2%,魚多礦0. 2%,維生素E 0. 025%, 35%維生素C磷酸酯0. 0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鯽魚配合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魚用微生態為芽孢桿菌和乳酸菌;所述膽汁酸為含30%膽汁酸;所述植物提取物為為止痢草提取物;所述保肝護膽劑為植物性複合酶製劑,主要成分包括α-凝乳胰蛋白酶、澱粉酶、多肽以及脂肪酶、纖維素酶、超氧岐化酶、過氧化物酶、抗壞血過氧化酶。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鯽魚配合飼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提取原料,對原料進行微粉碎使其95%通過40目標準篩,在95°C下制粒,糊化度達到 9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用孔徑為3.Omm的環模對產品制粒, 經過冷卻、過篩,定量打包於40kg包裝袋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鯽魚配合飼料及其製備方法,可以解決傳統養殖鯽魚前中期生長較快,中後期由於經常發生肝膽綜合症而遲緩後續生長、死亡率升高、抗應激能力降低等一系列問題。該配合飼料重量百分比配方如下進口魚粉5-20%,豆粕10-30%,菜粕10-20%,棉粕10-15%,小麥10-20%,魚油2-3%,玉米胚芽餅5-15%,DDGS5-15%,全脂米糠5-10%,磷酸二氫鈣1.0-2.0%,食鹽0.1-0.3%,氯化膽鹼0.1-0.3%,魚用微生態0.05-0.15%,植物提取物0.01-0.02%,膽汁酸0.02-0.04%,保肝護膽劑0.05-0.1%,魚多維0.1-0.3%,魚多礦0.1-0.3%,維生素E0.015-0.030%,35%維生素C磷酸酯0.04-0.08%。所有原料都經過微粉碎,95%經過40目標準篩,在95℃下進行制粒,糊化度達到95%。本發明可滿足中後期鯽魚養殖對營養的需求,而且可有效防止肝膽綜合症的發生,達到保健的目的。
文檔編號A23K1/18GK102450514SQ201010573178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6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