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綠菇的栽培方法與流程
2023-05-02 15:29:21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領域,具體是一種綠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綠菇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用菌,菌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植物纖維等成份,入口細嫩,香味悠長,有濃鬱的大自然清香氣息。剛出土時有點象球形,以後逐漸展開呈扁圓形,中部常稍下凹,不粘,菌帽質地堅固,淺綠色至灰綠色,表皮往往斑狀龜裂,老時邊緣有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較密,等長,近直生或離生,具橫脈。菌柄長中實或內部鬆軟。生長環境極其純淨,主要生長在樹林中的草叢裡,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此菌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與櫟、樺、栲、慄形成菌根。綜合分析認為溫度、溼度、光照、土壤pH是影響綠菇子實體生長的4大關鍵因素。其它生境因子,如坡向,坡度。坡住等是通過影響這些關鍵因素而間接地影響綠菇子實體的分布及生長發育。同時,綠菇具有清肝明目、舒筋活血。食用,味鮮美。入藥「主治眼目不明,能瀉肝經之火,散熱舒氣,服之最良,但不可多食,食時益以姜為配料」。氣味甘甜,微酸,無毒;主治眼目不明,能瀉肝經之火,散熱舒氣,婦人氣鬱,服之最良。對急躁、憂慮、抑鬱、痴呆症等病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水果蔬菜中的色素是其呈現出顏色的根本原因,色素的多寡直接影響到水果顏色的深淺,而能夠吸收和反射自然光進而使呈現各種顏色的物質統稱為色素。水果蔬菜的色澤是決定水果蔬菜品質和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綠菇是食用菌中少數具有鮮豔顏色的品種,若能將綠菇栽培得綠色更加鮮豔,色澤更加厚重,必定會提高綠菇的市場價格,增加銷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綠菇的栽培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綠菇的栽培方法,步驟如下:
在無菌環境下接入綠菇菌種,將接種的培養袋整齊的碼放在菇房的架子上,然後按照常規方法進行發菌管理,等到有菇冒出培養袋1~2cm時,在菇房的架子上安裝紫外燈,使得紫外燈均勻照射到培養袋上;
所述紫外燈發出的紫外線波長為340~390nm,紫外線輻射照度140~200mW/m2,照射方法為:以一小時為周期,每個周期分為輻照時段和無輻照時段,開始紫外燈照射的第一天,一個周期中輻照時段時長為1分鐘,其餘時間為無輻照時段;以後每天輻照時段時長增加5~15秒,如此循環,直至綠菇長成熟採收;
菇房內溫度嚴格控制為22~28℃,溼度嚴格控制為88~92%,並保持菇房內空氣流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備的有益效果:
根據本發明方法栽培的顏色較一般方法更加鮮豔,菌蓋上綠色分布均勻,並且基本沒有無色區域,菌蓋上綠色層更厚;同時菌柄也有均勻的綠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一種綠菇的栽培方法,步驟如下:
在無菌環境下接入綠菇菌種,將接種的培養袋整齊的碼放在菇房的架子上,然後按照常規方法進行發菌管理,等到有菇冒出培養袋1~2cm時,在菇房的架子上安裝紫外燈,使得紫外燈均勻照射到培養袋上;
所述紫外燈發出的紫外線波長為370nm,紫外線輻射照度180mW/m2,照射方法為:以一小時為周期,每個周期分為輻照時段和無輻照時段,開始紫外燈照射的第一天,一個周期中輻照時段時長為1分鐘,其餘時間為無輻照時段;以後每天輻照時段時長增加10秒,如此循環,直至綠菇長成熟採收;即以輻照時段-無輻照時段-輻照時段-無輻照時段的方式循環;菇房內溫度嚴格控制為25℃,溼度嚴格控制為90%,並保持菇房內空氣流動。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所述紫外燈發出的紫外線波長為340nm,紫外線輻射照度140mW/m2,每天輻照時段時長增加5秒,菇房內溫度嚴格控制為22℃,溼度嚴格控制為88%,其餘步驟與實施例相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所述紫外燈發出的紫外線波長為390nm,紫外線輻射照度200mW/m2,每天輻照時段時長增加15秒,菇房內溫度嚴格控制為28℃,溼度嚴格控制為92%,其餘步驟與實施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