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3:51:06
專利名稱: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的製作方法
屬於麵團切分機械(A21C5/06)中國廣大地區的人們有吃麵食的習慣,尤其北方人已把吃麵條飯作為家常便飯,幾乎天天食用。
目前,大部分為3~5口人的家庭,自己做飯。所食用的麵條來源(一)自己和面、擀麵、並切分成麵條;(二)和面機——軋麵條機軋制麵條。分析(一)況,費力、費時,雙職工上班時間緊,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愛吃麵條,但自己不擀麵條,而採用買或換麵條的方法(買的或換的麵條是指軋麵條機軋制出來的麵條);(二)況所採用的軋麵條機,不管是電動,齒輪、絲槓式,還是手動齒輪、絲槓式,這些軋麵條機的優點是生產效率高,不足是機具外形尺寸大,結構複雜,造價高。一家一戶需換(買)麵條,浪費時間,不方便,夏季麵條存放易變質。
我國古代有採用壓制麵條的 木製餄餎床,但餄餎床外形大、笨重、工作時費力,且只能固定在某一地方使用,人們已基本不採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 已有技術中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適合一家一戶方便使用的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完成的。
在有一定直徑、高度的缸筒上,缸筒(立式工作狀態)的底部設置有固定的漏板,缸筒的上部裝有活塞,通過加力杆、支臂、鉸接點、連杆把力作用在活塞上,活塞受力可在缸筒裡作上、下往復運動。把含有一定水份的、已和好的麵團放到缸筒裡,此時,麵團的下部為漏板,上部為活塞,麵團在缸筒裡受活塞的壓力而通過缸筒底部漏板擠壓出去。麵條的形狀、粗細、厚薄是由其漏板上的各種孔來決定的。通過其漏板擠壓出去的麵條可直接落入具有沸騰水的鍋裡。
活塞通過連接塊與連杆鉸接,活塞沿缸筒內壁上、下運動,活塞在立式缸筒的上部可脫開缸筒,以便往缸筒裡逐次加入麵團。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述附圖1為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附圖2為麵條成型板(即缸筒底部的漏板)的示意圖。
附圖中零件序號的名稱鉸接軸1、動杆2、定杆3、缸筒4、活塞5、連杆6、連接塊7、麵條成形板8、支撐臂9。
麵條成型板8為圓板,位於缸筒4的下端,該板邊沿與缸筒4的端部沿圓周方向焊接在一起,板上衝壓有若干個小孔,其小孔的總面積與該板的工作面積的比值為16以上,以保證作用在動杆2上的力一定時,其麵團順利通過該板而切分成麵條。該板的材料為1~1.5mm厚的鋼板。附圖2中的「+」處為小孔的中心位置。
缸筒4的材料為直徑是60mm的鋼管,活塞5、定杆3、動杆2、支撐臂9的材質為A3,連杆6、鉸接軸1的材質為中碳鋼。
從動杆2的手加力處到鉸接軸1之間的距離為動力臂;從鉸接軸1到支撐臂9的鉸接點之間的距離為阻力臂(參看附圖1)。為保證麵條成形板8正常切分麵條和在動杆2的一端手加力處省力問題,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應≥6。
由支撐臂9的鉸接點處、連杆6與動杆2的鉸接軸1處(視為支點)動杆2構成手動槓桿機構。定杆3為其輔助支撐。
支撐臂9與定杆3沿180°對稱地焊接在缸筒4的外圓柱面上。活塞5的下端沿與缸筒4的上端沿均需沿圓周方向倒角。
放入缸筒4裡的含有一定水份的已和好的麵團,其面與水的重量比為105——6,即10.5~10.6。含有這樣水份的麵團,每次放入缸筒4裡的量為100克,即該麵條機額定軋面量為100克/次。
本實用新型相比 已有 技術,具有如下優點該麵條機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所軋出的麵條含水份量大,一遍成形並直接壓入具有沸騰水的鍋裡,麵條光滑,口味好;每次次放入麵團的額定軋面量為200克,能滿足一家一戶、小家庭吃麵條的要求。該麵條機亦可在風味飯莊裡使用,滿足顧客受食麵條的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由連杆6、連接塊7、支撐臂9、定杆3、動杆2、鉸接軸1等件組成,其特徵在於該麵條機的主要工作元件為活塞5、缸筒4、麵條成形板8。
2.據權利求求1所述的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麵條成型板8a、該板為圓板,位於缸筒4的下端,b、該板邊沿與缸筒4的端部沿圓周方向焊接在一起,c、該板上衝壓有若干個小孔,其小孔的總面積與該板的工作面積的比值為16以上,d、該板的材料為1~1.5mm厚的鋼板。
3.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其特徵在於缸筒4的材料為直徑是60mm的鋼管,活塞5、定杆3、動杆2、支撐臂9的材質為A3,連杆6、鉸接軸1的材質為中碳鋼。
4.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其特徵在於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應≥6。
專利摘要
家用手動槓桿擠壓型麵條機,主要有槓桿、活塞、缸筒、麵條成型板構成,所軋出的麵條含水分量大,一遍成型並可直接軋入具有沸騰水的鍋裡,麵條光滑,口味好。每次額定軋面量為100g,能滿足一家一戶、小家庭以及風味飯莊食用麵條的要求。該麵條機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21C5/00GK87207651SQ87207651
公開日1988年2月3日 申請日期1987年5月2日
發明者申啟增 申請人:河南省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