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9:11:16 1
專利名稱: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殼體內圓孔徑的精度檢測工具,特別是檢測便捷的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於一些殼體類零件內圓孔徑的測量,既要保證檢測工具與殼體內圓孔配合的緊密性,又要滿足測量簡便、測量精確的要求,因此對測量工具的精度要求及結構的簡易性、測量的準確性、工具的耐用性也要求非常高,通常的測量方式為:直接製作一套與殼體內圓孔配合的工具,為了比較容易的放入,在工具前端部分倒角,工具與殼體只是內徑與外徑配合,無其它定位方式,致使工具容易磨損,磨損後,殼體再與工具配合容易偏心導致殼體卡死在工具上,再用力拔開的結果是,極易把工具上的錶針損壞,影響了檢測精度,也影響了殼體類零件的品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用於殼體類零件的內徑檢測,以解決殼體定位不穩定、殼體易卡死、測量精度不穩定及檢測工具易磨損的問題。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包括一底座,其特徵在於:底座上至少設有一個定位孔,一與定位孔插接固定的檢具,所述的檢具包括一與定位孔插拔連接的固定杆、固定杆頂端設一定位外圓柱、定位外圓柱上設一圓徑測定柱,圓徑測定柱與定位外圓柱之間形成一定位端面,所述的圓徑測定柱上徑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可徑向頂觸殼體內徑的千分表測量頭。所述的定位孔有兩個,一縱向定位孔垂直連通底座上下兩面,一傾斜定位孔與底座頂部的傾斜側面垂直,縱向定位孔和傾斜定位孔相通;縱向定位孔和傾斜定位孔的組合便於不同角度的殼類零件內圓的檢測,以提高檢測效率。所述的底座上兩側各設有一與的縱向定位孔和傾斜定位孔相通部連通的螺絲孔,可通過螺絲孔把長螺絲旋轉進頂壓固定杆,使用固定杆固定於定位孔中,也可旋鬆解除其對固定杆的頂壓,方便從定位孔中拉拔出固定杆。所述的圓徑測定柱頂面徑向上對稱設置兩個固定槽,各固定槽中固定一所述的千分表測量頭,千分表測量頭徑向露出固定槽,千分表測量頭處於定位端面上方;殼體類零件套於檢具上時,定位外圓柱上的定位端面用於定位住殼體類零件的內圓孔,同時兩個徑向對稱的千分表測量頭頂觸住殼體類零件的內圓孔,當轉動殼體類零件時,通過千分表測量頭感觸殼體類零件的內圓孔,若與千分表測量頭連接的電子千分表的讀數沒有波動,則可判定該殼體類零件的內徑符合產品所需要的標準,定為良品;反之電子千分表的讀數有波動,則判定該殼體類零件的內徑不符合產品所需要的標準,定為劣品淘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利用了殼體內圓與檢具外圓相配合,殼體端面由檢具端面快速定位,加強了定位基準,提高了測量效率,減少了檢具的磨損及其對測量頭的損害,大大提高殼體類零件的內徑的生產檢測效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用新型的立體組裝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用新型的結構立體圖。圖3為本用新型檢測的殼體類零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檢測的殼體類零件的立體裝配結構分解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與檢測的殼體類零件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識為:10.檢具;11.固定杆;12.定位外圓柱;13.圓徑測定柱;131.固定槽;14.定位端面;15.千分表測量頭;20.底座;21.縱向定位孔;22.傾斜定位孔;23.螺絲孔;30.殼體類零件;31.內圓孔;32.定位環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圖4和圖5所不的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包括一底座20和一檢具10,底座20上設有一垂直連通其上下兩面的一縱向定位孔21,還在底座20頂部的傾斜側面垂直設置一與縱向定位孔21相通的傾斜定位孔22,底座20上兩側各設有一與的縱向定位孔21和傾斜定位孔22相通部連通的螺絲孔23 ;檢具10包括一縱向定位孔21或傾斜定位孔22插拔連接的固定杆11、固定杆11頂端設一定位外圓柱12、定位外圓柱12上設一圓徑測定柱13,圓徑測定柱13與定位外圓柱12之間形成一定位端面14,定位端面14與圓徑測定柱13徑面呈L形環面,圓徑測定柱13頂面徑向上對稱設置兩個固定槽131,各固定槽131中固定一可徑向頂觸殼體類零件30內圓孔31的千分表測量頭15,千分表測量頭徑向15露出固定槽131,千分表測量頭15處於定位端面14上方;檢具10通過其上的固定杆11與底座20上的縱向定位孔21或傾斜定位孔22插合,然後通過在兩個螺絲孔23各旋入一螺絲(圖中未畫出)壓緊固定杆11,使檢具10固定在底座20上,完成本實用新型的組裝。下面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具體實施動作。如圖3和圖5所示,把殼體類零件30內圓孔31對準檢具10向下套,使殼體類零件30內圓孔31與檢具10上的定位外圓柱12相套,當殼體類零件30的定位環面32與檢具10上的定位端面14牴觸時基準定位完成,內圓孔31與定位環面32構成L形測量環面與定位端面與圓徑測定柱徑形成的L形環面相套,便於殼體類零件30與檢具10的快速套合或分離,而不會使殼體類零件30卡死在檢具10上,此時圓徑測定柱13上徑向露出固定槽131的千分表測量頭15徑向頂觸殼體類零件30內圓孔31,再握著殼體類零件30沿著檢具10以環形旋轉,通過千分表測量頭15感觸殼體類零件30的內圓孔31,若與千分表測量頭15連接的電子千分表(圖中未畫出)的讀數沒有波動,則可判定該殼體類零件30的內圓孔31內徑符合產品所需要的標準,定為良品;反之電子千分表的讀數有波動,則判定該殼體類零件30的內圓孔31內徑不符合產品所需要的標準,定為劣品淘汰。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同變換或變化;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包括一底座,其特徵在於:底座上至少設有一個定位孔,一與定位孔插接固定的檢具,所述的檢具包括一與定位孔插拔連接的固定杆、固定杆頂端設一定位外圓柱、定位外圓柱上設一圓徑測定柱,圓徑測定柱與定位外圓柱之間形成一定位端面,所述的圓徑測定柱上徑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可徑向頂觸殼體內徑的千分表測量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孔有兩個,一縱向定位孔垂直連通底座上下兩面,一傾斜定位孔與底座頂部的傾斜側面垂直,縱向定位孔和傾斜定位孔相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座上兩側各設有一與的縱向定位孔和傾斜定位孔相通部連通的螺絲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徑測定柱頂面徑向上對稱設置兩個固定槽,各固定槽中固定一所述的千分表測量頭,千分表測量頭徑向露出固定槽,千分表測量頭處於定位端面上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端面與圓徑測定柱徑呈L形環面。
專利摘要一種殼體內徑檢測裝置,包括一底座,底座上至少設有一個定位孔,一與定位孔插接固定的檢具,所述的檢具包括一與定位孔插拔連接的固定杆、固定杆頂端設一定位外圓柱、定位外圓柱上設一圓徑測定柱,圓徑測定柱與定位外圓柱之間形成一定位端面,所述的圓徑測定柱上徑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可徑向頂觸殼體內徑的千分表測量頭;本實用新型有效地利用了殼體內圓與檢具外圓相配合,殼體端面由檢具端面快速定位,加強了定位基準,提高了測量效率,減少了檢具的磨損及其對測量頭的損害,大大提高殼體類零件的內徑的生產檢測效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G01B5/12GK203011310SQ20122073757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南本浩孝 申請人:捷太格特轉向系統(廈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