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9:05:11 3
專利名稱: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燒制石灰的大型立窯、特別是該立窯內的分料稜錐體結構的改進,適合於容積在100--2000立方米大型石灰窯使用。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是在本申請人的前置發明專利申請(名稱為「一種新型結構石灰窯」,公開號為CN1258652A)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原新型結構石灰窯的分料(分流)稜錐體是採用耐火磚砌成或耐火材料澆鑄成型,其缺點是通風性差,使供氧量不足、影響燃料充分燃燒,從而影響到產量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結構的不足,設制出一種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取代原磚砌分料稜錐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在窯體內具有爐柵和爐柵支撐柱,爐柵由爐蓖、中心分布臺、分料稜錐體、放料口和放料杆組成,其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均布的條狀結構。
所述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均布的孔狀結構。
所述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的頂端稜線與水平線方向有一斜度。
所述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四個至十六個,每個分料稜錐體之間設有放料口和放料杆。
本實用新型與改進前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通風性能顯著增加,供氧量增加,使燃料能充分燃燒,當無煙煤大於5500大卡時,每噸石灰耗煤130--200公斤,從而提高了產量(與同容積原發明專利申請的立窯相比產量提高30%,節能15%左右)。特別是在石灰石的氧化鈣大於54%時,可生產出90%以上一級和特級冶金石灰。用於生產磷酸氫鈣與普通石灰相比,可節約石灰30%;用於煉鋼,可節約石灰40%,用於生產鐵合金和電石,可節約石灰20%。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窯體1、及其內的爐柵和爐柵支撐。窯體1為圓筒形或外方內圓形,固定在地面上,爐柵用爐柵支撐柱支撐在地面上。爐柵由傘形爐蓖4、中心分布臺3、分料稜錐體2、放料口5和放料杆6組成。中心分布臺3為圓臺,該圓臺上蓋爐蓖4,爐蓖4為鋼結構件,其上開有許多長條形通風口。爐體1內設有環形通道,可通至各個操作孔,進行放料。中心分布臺3周圍均勻分布有分料稜錐體2,分料稜錐體2之間為放料口5,每個放料口5的出口處設有放料杆6,放料杆6通過軸承套裝、分別固定在分料稜錐體2之間下方和對應窯體位置。中心分布臺3為圓臺由支撐柱支撐,周圍均勻分布有分料稜錐體2為鋼結構件,其一種結構為均布的條狀結構7,由圓鋼或方鋼或槽鋼以及工字鋼等組合成稜錐體2(鋼條間距小於20公分);另一種結構為均布的孔狀結構8,鋼板上開具有均勻分布的孔(孔的大小小於20公分),鋼板焊接在稜錐體2上。各個圓軸放料杆6上有手柄,放料杆手柄用鋼絲繩連接。放料杆手柄的擺動由電機控制。分料稜錐體2為四至十六個,是根據用戶需要、視其容積大小而定,至少為四個。
權利要求1.一種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在窯體內具有爐柵和爐柵支撐柱,爐柵由爐蓖、中心分布臺、分料稜錐體、放料口和放料杆組成,其特徵在於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均布的條狀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其特徵在於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均布的孔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其特徵在於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的頂端稜線與水平線方向有一斜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其特徵在於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四個至十六個,每個分料稜錐體之間設有放料口和放料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型石灰立窯內的稜錐體結構,在窯體內具有爐柵和爐柵支撐柱,爐柵由爐箅、中心分布臺、分料稜錐體、放料口和放料杆組成,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均布的條狀結構或鋼結構件的分料稜錐體為均布的孔狀結構。它具有通風性好,能使燃料充分燃燒。使石灰產量大為提高,且能生產一級和特級冶金石灰。用於生產磷酸氫鈣與普通石灰相比,可節約石灰30%;用於煉鋼,可節約石灰40%;用於生產鐵合金和電石,可節約石灰20%。
文檔編號C04B2/00GK2543956SQ0222253
公開日2003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10日
發明者馬壽春 申請人:馬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