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英雄(在直播間裡尋找心流)
2023-05-02 20:23:13 2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佛系看直播(圖/小羅)
我以前很少看直播,即使看,也只看朋友推薦的,而且數量和頻率都非常低。現在各個平臺、各類直播爭奇鬥豔,但我註冊過的帳號一隻手就數得過來。
也許是刻板印象,但直播最初勸退我的是一些觀眾在直播間裡的表現。很久之前,我曾經嘗試過從自己比較熟悉的視頻平臺開始接觸直播,隨便點進某個首頁推薦的遊戲直播間,主播玩了什麼遊戲、玩成什麼水平我早就忘了,然而彈幕裡隨處可見的表情包和不文明用語字幕縮寫還是令我心驚膽戰——那甚至還是在直播行業經歷過「整頓」之後。
直播間大門敞開,來留言的什麼人都有,這一點我能理解,但想像一下主播們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這樣的環境裡力爭上遊,我就更加畏懼。當然,氣氛好的直播間也不是沒有,我在這些直播間裡也獲得了許多有別於刻意營造「節目效果」的快樂。
「別看評論」,這句話不止直播,在很多地方都很管用
我倒不反對營造節目效果,畢竟直播行業競爭激烈,要脫穎而出相當不易,梗也好,節目效果也罷,無心插柳式的成功到底是少數,哪怕刻意玩尬,用力過猛,至少先賺到熱度再說。但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天然」一點的主播,哪怕他們沒那麼有趣,直播間人氣也沒那麼高。
最近我又開始看起了直播。和之前的喜好差不多,我會挑選一些熱度不是很高,也不播熱門遊戲的直播間。進入直播間時,由於觀眾不太多,我的ID會出現在頗為顯眼的位置,甚至會停留一小會,有的主播會熱情地說上一句「歡迎×××」,也有的主播依然我行我素,不過這也沒有太大關係。我看直播時不太喜歡發彈幕,也不會頻繁地送主播昂貴禮物,可以算是一個「無效觀眾」。好在,主播們也不怎麼在乎。
這一兩個月以來,我看得比較多的遊戲直播是關於《電工模擬器》《釀酒大師》以及類似的遊戲的。當然,這是以我的標準算多,從客觀數量來看,玩這類遊戲的主播在直播大潮裡屬於少數。這類遊戲有個共同點:需要繁複的操作,但教程也十分詳細,按部就班地玩一般能夠成功,想故意和遊戲設計反著來,也能搞出不少節目效果。
修遊戲手柄在《電工模擬器》裡是很簡單的任務,但我還是更喜歡看別人做……
在自己玩這些遊戲時,我總忍不住想一些與遊戲本身無關的東西。比如,這類「模擬器」遊戲要如何在細緻入微和化繁為簡之間尋找平衡,才能讓玩家既覺得擬真,又不會心煩?又如,有多少現實中從事電器維修的人會在下班後打開Steam玩《電工模擬器》呢?至少我不願意在下班之後繼續玩《編輯模擬器》……
但在直播間裡,我就可以把這些東西完全拋在腦後了,因為我看到的是一個個不同的人。當主播們行雲流水地修好一個手柄、釀出風味獨特的啤酒,或者把三文魚烤糊、煎土豆時放了滿鍋油的時候,我都有一種奇特的、心情舒暢的感覺。這種舒暢不僅僅在於我可以躺在床上吃零食,還在於我可以保持著悠閒觀看主播們從忙亂到熟悉的過程——這聽起來有點缺德,但在自己不用動手的前提下,看別人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無疑是相當快樂的。
《釀酒大師》看起來更複雜,讓我愈發堅持認為,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幹吧
「心流」這個詞最近好像提得不那麼頻繁了,像我一樣從看直播裡獲得心流感受的人可能更是極少數。但如今,快樂本來就不容易,也就沒法去深究它背後的原因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