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6:23:17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在軸承加工領域中,軸承的內外圈的端面均需要機加工成平滑的表面。在實際生產中,加工好的軸承的內圈或者外圈由於端面很光滑且塗覆有油層,內圈的端面之間或者外圈的端面之間會吸引貼合在一起形成筒狀,這對後續的軸承組裝工序會造成麻煩,傳統方法需要人工手動分離,效率很慢。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就需要提出一種自動化設備來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準確且快速的對治具進行定位固定的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包括治具、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所述治具設置在鏈板上,所述治具的兩端面均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機構包括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若干個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通過伺服電機驅動伸出或退回。
優選的,所述若干個定位孔中均設置有襯套。
優選的,所述鏈板連接有伺服電機。
優選的,所述治具的截面形狀為V形。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通過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以及治具上的定位孔的配合將治具定位並固定住,其中治具設置在鏈板上,鏈板由伺服電機帶動,響應快速,可以實現正反轉,方便使用,治具的兩端面均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的定位柱(圖中未畫出)與這些定位孔配合,當鏈板帶動治具運行到第一定位機構和第二定位機構之間時,伺服電機帶動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伸出並將這個治具固定住,當需要利用下一個治具時,伺服電機帶動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退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的俯視圖。
圖中:1、第一定位機構;2、第二定位機構;3、治具;4、鏈板;5、定位孔;6、第一定位板;7、第二定位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定位機構,包括治具3、第一定位機構1和第二定位機構2,所述治具3設置在鏈板4上,所述治具3的兩端面均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5,所述第一定位機構1包括第一定位板6,所述第二定位機構2包括第二定位板7,所述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若干個定位孔5配合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均通過伺服電機驅動伸出或退回。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軸承內外圈分料機的治具3定位機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第一定位機構1和第二定位機構2以及治具3上的定位孔5的配合將治具3定位並固定住,其中治具3設置在鏈板4上,鏈板4由伺服電機帶動,響應快速,可以實現正反轉,方便使用,治具3的兩端面均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5,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上的定位柱(圖中未畫出)與這些定位孔5配合,當鏈板4帶動治具3運行到第一定位機構1和第二定位機構2之間時,伺服電機帶動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伸出並將這個治具3固定住,當需要利用下一個治具3時,伺服電機帶動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7退回。
優選的,所述若干個定位孔5中均設置有襯套。襯套的設置是為了保證治具3的耐用性,延長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治具3的截面形狀為V形。因為需要分離的是成筒的軸承內圈或者外圈,治具3的截面為V形可以比較穩固的對這些軸承的內圈或者外圈進行支撐承載。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