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09:13:3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防護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電機(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稱「馬達」)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在電路中用字母M(舊標準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發電機在電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要讓電機轉動起來,控制部就必須根據Hall-sensor感應到的電機轉子所在位置,然後依照定子繞線決定開啟(或關閉)換流器(Inverter)中功率電晶體的順序,使電流依序流經電機線圈產生順向(或逆向)旋轉磁場,並與轉子的磁鐵相互作用,如此就能使電機順時/逆時轉動。電機在使用時時常被外界物體所碰撞而損壞,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增加維護的成本,現有防護裝置結構較為複雜,將電機包裹之後通風不佳,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更實用的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結構較為複雜和通風不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包括底座、第二防護側板、防潮板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防護側板,且第一防護側板的內側鑲嵌有通風網,所述第二防護側板安裝於第一防護側板的內側,且第二防護側板的頂端固定有頂板,所述頂板的內側安置有維護門,所述防潮板設置於底座的內側,且防潮板的中部安裝有電機放置板,所述電機放置板的底端和散熱通道相連接,且散熱通道的內側鑲嵌有減震彈簧,所述固定杆安裝於電機放置板的兩側,且固定杆的末端設置有調節軸,所述調節軸的頂端鑲嵌有固定銷,所述第一防護側板的外壁設置有電機軸通孔。
優選的,所述連接杆的底端設置有減震裝置。
優選的,所述連接杆為可伸縮裝置,且其伸縮範圍為0-30cm。
優選的,所述儲塵室為可拆卸裝置。
優選的,所述吸盤的底端兩側安裝有清潔毛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結構簡單新穎,通過通風網的設計,使得防護裝置內的空氣得以有效的循環,並且驅散電機外側產生的熱量,0.5cm的網孔直徑可防止有雜質落到防護裝置內側,在其底座的內側設置有防潮板,有效阻止電機使用中有潮氣對電機工作產生影響,電機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可由減震彈簧實時降低,保證電機工作的穩定性,並且電機底端產生的熱量,由散熱通道進行散熱,極大程度滿足防護裝置使用時散熱的需求,固定杆的設計,可將電機卡在內側,避免電機隨意產生位移,通過固定杆的伸縮可放置不同大小的電機,大大提高了防護裝置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第一防護側板,3、通風網,4、頂板,5、第二防護側板,6、防潮板,7、散熱通道,8、減震彈簧,9、電機放置板,10、固定杆,11、調節軸,12、固定銷,13、電機軸通孔,14、維護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包括底座1、第一防護側板2、通風網3、頂板4、第二防護側板5、防潮板6、散熱通道7、減震彈簧8、電機放置板9、固定杆10、調節軸11、固定銷12、電機軸通孔13和維護門14,底座1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防護側板2,且第一防護側板2的內側鑲嵌有通風網3,通風網3的網孔直徑為0.5cm,第二防護側板5安裝於第一防護側板2的內側,且第二防護側板5的頂端固定有頂板4,頂板4的內側安置有維護門14,維護門14的翻轉角度為0-120°,便於打開清理電機灰塵,防潮板6設置於底座1的內側,且防潮板6的中部安裝有電機放置板9,電機放置板9的底端和散熱通道7相連接,且散熱通道7的內側鑲嵌有減震彈簧8,固定杆10安裝於電機放置板9的兩側,且固定杆10的末端設置有調節軸11,固定杆10設置有兩個,且關於電機放置板9中軸線對稱,固定杆10為可伸縮裝置,且伸縮範圍為0-20cm,調節軸11的頂端鑲嵌有固定銷12,第一防護側板2的外壁設置有電機軸通孔13。
工作原理:在使用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之前,首先需要對整個裝置進行簡單的結構的了解,對於這類的防護裝置先將維護門14打開,將電機放置到電機放置板9上,電機旋轉軸通過電機軸通孔13伸出裝置外側,隨後固定杆10伸縮合適長度將電機固定住,通過固定銷12卡住固定杆10,再將維護門14關閉,使用過程中電機外側產生的熱量由通風網3有效驅散,且0.5cm的網孔直徑可防止有雜質落到防護裝置內側,電機工作產生的震動經減震彈簧8實時降低,電機底端產生的熱量,由散熱通道7進行散熱,使得整個防護裝置的實用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就這樣完成整個用於電機維護的防護裝置的使用過程。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