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臺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22:22:0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計算機教學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臺。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電子工藝實習課程在越來越多的本專科高等院校開設,該課程旨在讓本專科生了解電子產品的製作流程,並完成一些電子產品的製作,製作過程中通常包括印製電路板的設計與製作、元器件的裝配與焊接、調試與整機安裝等工序。印製電路板的設計通常需要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其它製作過程則不需要用到計算機,由於實驗場地的限制,實驗臺的尺寸往往不大,計算機不使用時需要將顯示器從實驗臺面移走,現有的實驗臺不方便存放電腦主機和顯示器。另外,在進行焊接實驗或裝配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調整光照的角度,但是一般實驗室內的燈都是固定的,因此這就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便於存放顯示器和電腦主機且在實驗過程中不便於調整光照角度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臺,包括臺板、支腿、底座、第一板和第二板,
所述底座固定於地面上,且所述底座的上端開設有圓孔,並在側壁上設有穿過所述圓孔的銷釘,所述臺板的底面固定於圓柱形的所述支腿的一端,所述支腿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圓孔內,且在外壁上環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銷孔,所述銷釘插入所述銷孔以定位;
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設於所述臺板的頂面上且互相垂直以將所述臺板均分為四個實驗位,每個所述實驗位的所述臺板的下方均設有一個連接到支腿上的電腦櫃,且所述臺板的底面上均設有用於安裝第一抽屜的軌道,每個所述軌道和對應的所述臺板上均分別設有一個連接到所述電腦柜上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每個所述電腦櫃均設有趟門,且每個所述電腦櫃的每個側壁上均設有多個散熱孔;
每個所述實驗位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從上到下分別連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放置實驗用具和用品;
所述臺板呈圓形,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設於所述臺板的中心線上,且所述臺板在位於每個所述實驗位的側壁的中部具有內凹的曲面。
作為優選,每個所述電腦櫃均通過設於其底部的支撐板轉動連接於所述底座的外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設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圈固定於所述底座的外壁上,所述支撐板的一端連接於所述軸承的外圈,所述支撐板的另一端連接於所述電腦柜上。
作為優選,每個所述實驗位的所述臺板的底部且位於所述第一抽屜的一側設有第二抽屜,所述第二抽屜通過鉸接軸鉸接於所述臺板的底部,並形成向外的45°的轉動角度。
作為優選,相鄰的兩個所述實驗位之間的第一板或第二板上開設有窗口,窗口上安裝有拉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以轉動的支腿,以實現臺板的轉動,因此在臺板上進行實驗時,可以調整光照的角度,為實驗者提供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臺的俯視圖;
圖2為圖1中的A-A向剖視示意圖。
1-臺板; 2-支腿;
3-底座; 4-電腦櫃;
5-第一板; 6-第二板;
7-第一抽屜; 8-第一隔板;
9-第二隔板; 10-第一連接板;
11-第二連接板; 12-散熱孔;
13-銷釘; 14-銷孔;
15-支撐板; 16-軸承;
17-軌道; 18-第二抽屜;
19-拉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臺,包括臺板1、支腿2、底座3、第一板5和第二板6,底座3固定於地面上,且底座3的上端開設有圓孔,並在側壁上設有穿過圓孔的銷釘13,臺板1呈圓形,第一板5和第二板6分別設於臺板1的中心線上,且臺板1在位於每個實驗位的側壁的中部具有內凹的曲面,可以減少臺板的佔地空間。臺板1的底面固定於圓柱形的支腿2的一端,支腿2的另一端插入圓孔內,支腿2與圓孔過度配合連接,且在支腿2的外壁上環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銷孔14,銷釘13插入銷孔14以定位。這樣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需要調整光照的角度時,可以拔出銷釘13,推動臺板1調到合適的位置後在將銷釘13插入銷孔14內定位。
第一板5和第二板6設於臺板1的頂面上且互相垂直以將臺板1均分為四個實驗位,每個實驗位的臺板1的下方均設有一個連接到支腿2上的電腦櫃4,且臺板1的底面上均設有用於安裝第一抽屜7的軌道17,第一抽屜用於放置電腦主機和顯示器,每個軌道17和對應的臺板1上均分別設有一個連接到電腦櫃4上的第一連接板10和第二連接板11,每個電腦櫃4均設有趟門,且每個電腦櫃4的每個側壁上均設有多個散熱孔12。每個實驗位在第一板5和第二板6之間從上到下分別連接有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9,以放置實驗用具和用品。
本實施例中,每個電腦櫃4均通過設於其底部的支撐板15轉動連接於底座3的外壁上,支撐板15主要起到對電腦櫃4的支撐作用。具體地,底座3的外壁上設有軸承16,軸承16的內圈固定於底座3的外壁上,支撐板15的一端連接於軸承16的外圈,支撐板15的另一端連接於電腦櫃4上。
本實施例中,每個實驗位的臺板1的底部且位於第一抽屜7的一側設有第二抽屜18,第二抽屜18通過鉸接軸(圖中由於遮擋而未示出,且此處為現有技術)鉸接於臺板1的底部,並形成向外的45°的轉動角度,可以翻轉第二抽屜18來實現拿放物品。
本實施例中,相鄰的兩個實驗位之間的第一板或第二板上開設有窗口,窗口上安裝有拉門19,以便於實驗者在有問題需要互相交流時打開拉門進行交流或借一些工具,以培養實驗者之間的協作精神。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保護範圍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