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壓艙隔層充氣艇之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07:27:40 2
專利名稱:具有壓艙隔層充氣艇之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氣浮水式氣艇,特別一種艇身具有獨立的充氣層及壓艙層的安全氣艇新結構。
如公眾所知,傳統的充氣艇結構如
圖1所示,其系由兩層橡膠或PVC等塑布相對封接而成,居中只有單獨的氣室,而且本身亦無艙間的設置,故在使用時容易因操作者之重量移靠單邊而致艇身翻覆,或艇身於水中勾破既迅速洩氣瞬間失去浮力,導致沉沒引發危險,這些缺點都關係到乘座人員生命安全,實應予有效改善。
為克服上述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區隔壓艙及區隔充氣的新式充氣艇結構,以保障乘員在艇上操作的安全。
為解決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採用的解決方案是其充氣艇系橡膠、聚氯乙稀等塑膠布為材質製成,艇身以四層布疊接壓合形成上、中、下三層容間,其上層、中層容間組成艇身的充氣層,而下層容間為艇身之壓艙層;又其上層、下層容間腹內設有數道封壓線而隔成數個氣室,每個氣室各設有具蓋的注入孔突設於外,而中層容間是為一單獨環繞的大氣室,其上亦有一具蓋的注入孔突設在外;藉此以下層容間充填液體壓艙以提供艇之穩度,上、中層容間區隔充氣,以阻絕艇身局部表面破洞而使整體瞬間洩氣。
以下就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傳統式充氣艇之剖示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充氣艇之剖示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之外觀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防洩氣之示意圖。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充氣艇(1)是以橡膠、聚氯乙稀等塑膠布為材質所製成,其艇身部份是以四層布疊接熱封壓合而成,該四層布封壓時在艇身內造成上、中、下三層容間(11)、(12)、(13),又其上層、下層容間(11)、(13)的腹內設有數道封壓線(111)、(131),致其內區隔成數個氣室(112)、(132),又每個氣室(112)、(132)上各設有一具蓋的注入孔(113)、(133)突設在外,而中層容間(12)是由上、下層容間(11)、(13)疊合封壓時所形成,其系一單獨環繞的大氣室,中間不設任何區隔,只在其適當位置上設一具蓋之注入孔(123)突伸在外;藉此組合而成為具有壓艙功能及隔層充氣防漏的新式充氣艇結構,當使用時,可將下層容間(13)的各注入孔(133)蓋打開,將其數個區隔成的氣室(132)注水充滿,之後將艇翻面先對中層容間(12)充氣注入約略60-70%後,再一一對上層容間(11)之各個獨立氣室(112)平均充氣直至艇身飽滿,如是應用下層容間(13)充填配重液體則為艇身壓艙層可增加艇的穩度如圖3所示,其下層容間(13)因各氣室(132)平均充水的緣故,所以充氣艇即使上面單方受力亦不會有翻覆之慮。而如圖4所示,上、中層容間(11)、(12)區隔充氣則做為艇身的充氣層,由這種區隔的設置使得艇身表面上層容間(11)破洞洩氣時,中層容間(12)會迅速壓向破漏處補上,以下層容間(11)的下皮直貼上皮,並藉吹氣時內部所生的水蒸氣使兩皮密貼,致阻絕氣體跑出以防止洩氣瞬間沉船的危險。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壓艙隔層充氣艇之結構,其充氣艇系由橡膠、聚氯乙稀等塑膠布為材質製成,其特徵在於艇身以四層布疊接壓合形成上、中、下三層容間(11、12、13),其上層、中層容間(11、12)組成艇身的充氣層,而下層容間(13)為艇身之壓艙層;又其上層、下層容間(11、13)腹內設有數道封壓線(111、131)而區隔成數個氣室(112、132),每個氣室(112、132)各設有具蓋的注入孔(113、133)突設於外,而中層容間(12)是為一單獨環繞的大氣室,其上亦有一具蓋的注入孔(123)突設在外;藉此以下層容間(13)充填液體壓艙以提供艇(1)之穩度,上、中層容間(11、12)區隔充氣,以阻絕艇身局部表面破洞而整體瞬間洩氣。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壓艙隔層充氣艇之結構,其充氣艇(1)之艇身系以四層塑膠布疊接壓合,而形成上、中、下三層容間,其中在上、下層容間(11、13)內又設有數道封壓線(111、131)使區隔成數個氣室(112、132)而中層容間(12)則由上、下容間(11、13)疊合封壓時所形成,其系單獨的大氣室,藉此以上、中層容間(11、12)組成艇身的充氣層,而下層容間(13)供充填配重液體做為艇身之壓艙層,使其具有增加艇身穩度,並可阻絕艇身表面破洞洩氣防止瞬間沉船之危險。
文檔編號B63B7/00GK2270693SQ96205028
公開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15日
發明者張騏緯 申請人:張騏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