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23:02:15 2
專利名稱: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特別是一種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結構如下前部為泵體部分,後部為電機部分,包括定 子和轉子,其中的轉子軸由前、後軸承座支承,轉子軸的前部位於泵體內並裝有葉輪,葉輪 的前後蓋板有密封環,葉輪後蓋板有平衡孔,採用這種結構調整泵的軸向力。這種結構的屏 蔽電泵軸向力平衡性能差,工作時轉子軸承受較大的軸向力,影響泵軸承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子軸的軸向力在工作時可自動平衡、提高工作效 率、延長使用壽命的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包括泵體、轉子軸、葉輪、前軸承座,在葉輪上 設有節流孔,葉輪的後側與前軸承座之間形成輪座平衡腔,在所述的前軸承座的前端設有 凸臺,凸臺的前端面與所述的節流孔相對。本實用新型的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由於在前軸承座上設有與節流孔相對的凸 臺,工作過程中,葉輪受力向後發生移動時,節流孔與凸臺的間隙變窄,輪座平衡腔壓力增 大,同時使葉輪向前移動。當葉輪向前移動時,節流孔與凸臺間隙增大,輪座平衡腔壓力減 小,同時使葉輪又會向後移動,最終使葉輪在某一位置停止,實現自動的平衡狀態,即軸向 力向前和向後的力平衡,葉輪不在移動,此時前後軸承和前後推力盤不會接觸,處於液力平 衡狀態,降低軸承間的摩擦損耗,來保證軸承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1為泵體,可採用金屬板焊接製作。3為轉子軸,轉子軸由前、後軸承 及前、後軸承座支承,轉子軸3的前部位於泵體1內並安裝有葉輪2,在前軸承座4與葉輪2 的後側之間形成輪座平衡腔5。在葉輪2後面加工有節流孔7,輪座平衡腔5通過節流孔7 與葉輪2的內腔連通。在前軸承座4的前端設有凸臺6,凸臺6與前軸承座為一體結構。凸 臺6的前端面與節流孔7相對設置。工作過程中,葉輪2受力向後發生移動時,節流孔7與凸臺6的間隙變窄,輪座平 衡腔5壓力增大,同時使葉輪2向前移動。當葉輪2向前移動時,節流孔7與凸臺6間隙增 大,輪座平衡腔5壓力減小,同時使葉輪2又會向後移動,最終使葉輪2在某一位置停止,實 現自動的平衡狀態,即軸向力向前和向後的力平衡,葉輪2不在移動,此時前後軸承和前後 推力盤不會接觸,處於液力平衡狀態,降低軸承間的摩擦損耗,保證了軸承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一種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包括泵體(1)、轉子軸(3)、葉輪(2)、前軸承座(4),在葉輪(2)上設有節流孔(7),葉輪(2)的後側與前軸承座(4)之間形成輪座平衡腔(5),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前軸承座(4)的前端設有凸臺(6),凸臺(6)的前端面與所述的節流孔(7)相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央空調用屏蔽電泵,包括泵體、轉子軸、葉輪、前軸承座,在葉輪上設有節流孔,葉輪的後側與前軸承座之間形成輪座平衡腔,在前軸承座的前端設有凸臺,凸臺的前端面與所述的節流孔相對。工作過程中,葉輪受力向後發生移動時,節流孔與凸臺的間隙變窄,輪座平衡腔壓力增大,同時使葉輪向前移動。當葉輪向前移動時,節流孔與凸臺間隙增大,輪座平衡腔壓力減小,同時使葉輪又會向後移動,最終使葉輪在某一位置停止,實現自動的平衡狀態,即軸向力向前和向後的力平衡,葉輪不在移動,此時前後軸承和前後推力盤不會接觸,處於液力平衡狀態,降低軸承間的摩擦損耗,來保證軸承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D29/046GK201650770SQ20102016627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2日
發明者于波, 馮慶德, 王俊琪, 金麗敏, 陸敬斌 申請人:大連帝國屏蔽電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