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開經典短句(次第花開逐漸升級的人生四重境界)
2023-09-11 11:58:32 1
從我們呱呱鬧著來到這個世界,就在人生的道路上跑著走著哭著笑著鬧著。在人生道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花開花謝,從中會悟出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的道理。也就是說,花是次第開著,人生道路,也是次第升級著。
升級有快有慢,需要時間與知識的積累,還要加上自己的悟性。我們要知道,每一個懂事快樂的現在,都有一個很傻很天真的過去,每一個幸福如意的現在,都有一個痛苦不安的曾經——不管你承認與否。
科學家曾經作過一個實驗:將一面鏡子放在猴山上。很快,一隻小猴子來了。看見鏡子中的自己(它可不知道是自己),認為這是我們的地盤呀,於是對著鏡子中的猴子齜牙咧嘴,想不到鏡中的猴子也做出了同樣的動作。小猴子本身就是個外強中乾的傢伙,嚇得哇哇大哭。跑了。這一幕被高高在上的猴王看見了。「咦,怎麼回事?有人欺侮我的部下?」
猴王跑到鏡子面前。心想:這是什麼怪物?我打得贏它嗎?我給它來個先禮後兵吧?猴王對著鏡子滿臉微笑,點頭哈腰。鏡中的猴子也在對它微笑,也在點頭哈腰。猴王有底氣了,你這個傢伙不過爾爾,料也沒大大本事,還敢到我猴山上來稱王稱霸?
猴王一改微笑,對著鏡中的猴子發出了恐嚇,心想:這下你應該嚇尿了吧?卻不料鏡中的猴子豪不賣帳,也對著它張開血盆大口怒吼著。猴王也是個欺軟怕硬的傢伙,自己嚇尿了,連滾帶爬地跑了。有一個成語叫「山雞舞鏡」,看來猴王還不如山雞,人家還知道對鏡起舞。你猴王對著鏡子跳個舞不好嗎?
世界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它就哭。所以辛棄疾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當如是。」幼安同學是聰明人,心情不好時也沒有對著青山大罵,要不然青山也就不客氣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人生的次第升級。一,把自己當成別人(無我)。當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就知道有「我」——我的書、我的愛人、我的筆記本、我的玩具·····看過佛經典應該知道六祖慧能吧?他有一件達摩祖師傳下來的木棉袈裟。要是追根尋源,木棉袈裟是釋迦牟尼的金縷袈裟。佛家至寶呀。但在武則天時,她要欣賞此袈裟,越看越喜歡,就有借無還了。但還是另外給了一件袈裟給六祖慧能——此袈裟與木棉袈裟肯定不可比。六祖慧能的弟子就要師父去要回木棉袈裟。六祖慧能只說了一句話,弟子們就都沒話可說了。慧能說;「木棉袈裟身外物,菩提明鏡皆空幻。」這與他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吧?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我死後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知道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二,把別人當成自己(慈悲)。這相當於換位思考吧,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因為可以避免主觀上的一些偏見。背對陽光才能看見自己的影子,當人一直面對陽光行走時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的。就如在讚美聲中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的,只有把別人當成自己。才能看清楚自己。
三,把別人當成別人(智慧)。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的工作,就像《西遊記》的團隊一樣,要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才能取到真經。
四,把自己當成自己(圓滿)。強調的是一種自信。我就是我,是無可替代無可複製的。
朋友們是否想起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由此得來人生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不是與人生四重境界有著契合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