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外國紀錄片(他將cinema翻譯為)
2023-09-12 11:11:08 1
9月16日起,為期十天的《即知即覺——中國影像教育拓荒者孫明經作品文獻展》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星雲樓展出。本次展覽展出了孫明經作品及相關史料照片600餘張、記錄電影作品30餘段,以及他曾使用過的膠片、照片、相機、課件、書桌、備課手稿等珍貴歷史文獻,還原了一個完整而真實的影像拓荒者。
孫明經是誰?他曾擔任過金陵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是最早在中國大學課堂裡放映電影的教師,也是第一個把「cinema」翻譯為「電影」的中國人。蔡元培先生譽其為「中國電影學術第一人」。「我崇敬孫明經,因為他是中國電影、廣播、電視教育的拓荒者,更是因為在他身上,洋溢著豪情、擔當和朝氣。」南大新傳院教授杜駿飛曾這樣評價。
新中國成立後,孫明經長期在北京電影學院工作。「當我從北京帶著孫明經先生的舊物回到南京大學,仿佛穿越了歷史。這批資料經歷了戰爭的炮火、文化的浩劫,從金陵大學到電影學院,再由孫明經先生的子女慷慨捐贈,輾轉回到南京大學,可謂飽經滄桑。」對於策展人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曉峰而言,多年往返北京和南京之間收集文獻資料,與其說是為一次展覽,不如說是成就一次對先輩從事影像教育的朝聖之旅。
「從上世紀30年代起,孫先生就以其高遠的社會視野和現實情懷,投身於我國傳媒事業的實踐、研究與教學中,用膠片描摹中國,以影音刻寫時代。」南大新傳院執行院長張紅軍介紹,生於1911年,在中國最早認識到影像力量並投諸一生精力的「影像知識分子」孫明經履歷輝煌,他一生曾主持拍攝上百部記錄和科教電影。我國第一部有聲色彩紀錄片,我國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影片《農人之春》,世界第一部彩色日全食電影《民國二十五年之日食》……這些影片都鐫刻下孫明經的名字。孫明經所創辦的電影期刊《電影與播音》,是我國辦刊時間最早、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傳媒類學術刊物。他於1936年在金陵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之一)創設的「電影與播音專修科」,後來也成為我國影視高等教育的源點。
本次展覽持續十天(9月16日至9月26日),600餘張照片記錄了上世紀30至40年代中國的基本國情風貌,電影作品記錄了中國早期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是普通中國人、中國社會、地理名勝、工業風貌的直接呈現。展覽還涉及許多金陵大學的老照片,很多是第一次面世,觀眾可以從中一窺80多年前古都南京及金陵大學風貌。
特展中,有兩幅照片極其珍貴,都與京張鐵路有關。一張是京張鐵路修建成功舉辦驗收儀式,總工程師詹天佑和攝影師為出席儀式的官員與參與修建鐵路的工人留影。攝影師大膽地將畫面左側的官員置於焦點外,把焦點放在了右側的工人身上,捕捉到工人一張張樸實的臉、手中的測量筆記、車廂末端的詹式掛鈎。這張照片是中國鐵路工人的第一張群像,被孫明經命名為中國紀實攝影範作一號標本A。
另一張是京張鐵路修建成功時,有「天下第一小腳」之稱的張翠翠和丈夫一起出現在典禮現場,引起群眾騷動。孫明經將這幅照片命名為「中國紀實攝影一號範作甲」,展示了紀實攝影的社會、經濟、歷史、民俗、美學價值和意義。
「這是一場關於百年影像的視覺盛宴,也是一次對孫明經遺產的精神消費。」策展人曹愷認為,孫明經以先驗的洞察力完成了浩如煙海的影像文獻記錄,才讓我們今天能直面那個時代的歷史情景與畫面。
張紅軍感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先生對我國影音事業的抱誠之心、守真之志,當為後輩謹識。」孫明經是我國傑出的傳媒實踐者,中國影音教育的奠基人,先生已去,風骨長存。後輩當飲水思源,承先輩遺產,在傳媒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砥礪前行。
交匯點記者 於 鋒 實習生 葛佳銘 視頻拍攝 葛佳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