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氟蟲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具有協同增效作用的殺蟲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2:14:45
專利名稱:含有氟蟲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具有協同增效作用的殺蟲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由氟蟲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組成,用於防治農業上的害蟲。尤其適合用於防治危害水稻的稻縱卷葉螟。
背景技術:
氟蟲腈,是一種苯基吡唑類殺蟲劑,殺蟲廣譜,對害蟲以胃毒為主,兼有一定的觸殺和內吸作用。對蚜蟲,葉蟬,小菜蛾,飛蝨,跳甲有很好的殺蟲活性。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用於防治農業上重要的害蟲如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菜青蟲等,對害蟲主要通過觸殺作用。
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害蟲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害蟲抗藥性的產生。稻縱卷葉螟是危害水稻的一種常見的害蟲,常對水稻生產造成嚴重災害。防治該蟲的主要農藥成分如殺蟲雙,殺蟲單,甲胺磷等,這些成分要麼由於長期使用導致害蟲產生了極高的抗性,防效降低,要麼由於對高等動物毒性太高而限制使用。近年來,稻縱卷葉螟的為害進一步加重了。在有些嚴重的區域,由於該蟲的為害而導致的產量損失可以達到正常產量的80%以上。
對於防治農業上產生抗性的害蟲,一種辦法是推出新的與現有品種無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而且永遠都比不上害蟲產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調整、不同農藥輪換等,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難真正起到明顯的效果。
不同品種的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害蟲或害蟎很常見的辦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的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復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於明顯提高了實際防治效果,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從而大大的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綜合防治害蟲的重要手段。目前氟蟲腈與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復配及應用尚無人報導過。
發明內容
為了防治農業上的稻縱卷葉螟,延緩和克服抗藥性的產生,我們以氟蟲腈、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成分進行了相互復配的增效研究。試驗採用田間的稻縱卷葉螟為測試對象,具體方法為試驗藥劑為廠家提供原藥,由我公司研究部配製成需要的製劑。試蟲為採自田間的稻縱卷葉螟蛹,室內飼養三代,挑選生長均勻一致的三齡幼蟲,接入置放新鮮水稻葉片(汕優63,五葉期)的直徑9釐米的培養皿,每皿接10頭,每處理接六個皿,用POTT噴霧塔在50PSI壓力下噴霧,每次噴一個皿,每皿噴藥液3毫升。一般每個處理設置6-7個濃度梯度。處理過的培養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檢查存活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噴等量清水。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毒力方程和致死中濃度LC50,依孫雲沛法計算藥劑的毒力指數及混用的共毒係數(CTC值),CTC值大於100的為增效作用,等於100為加和作用,小於100為拮抗作用。試驗結果見表1。比例均為質量比。
表1不同處理對稻縱卷葉螟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
從表1中看出,氟蟲腈與高效氯氟氰菊酯復配,在10∶1-1∶10(按質量)的範圍內,對稻縱卷葉螟有很高的增效作用。有的配比共毒係數可達到900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應用實例一防治稻縱卷葉螟按氟蟲腈3%,高效氯氟氰菊酯3%,乳化劑16018%,乳化劑500#6%,餘量為環己酮與異丙醇的混合物,配製成乳油。該配方按2000倍稀釋噴霧,藥後72小時防治效果為98.2%,5%氟蟲腈乳油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樣方法使用,藥後72小時防效分別為59.3%和28.0%。
應用實例二防治稻縱卷葉螟按氟蟲腈1%,高效氯氟氰菊酯5%,乳化劑16018%,乳化劑500#6%,餘量為環己酮與異丙醇的混合物,配製成乳油。該配方按2000倍稀釋噴霧,藥後72小時防治效果為95%,5%氟蟲腈乳油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照同樣方法使用,藥後72小時防效分別為63.0%和52.0%。
權利要求
1.一種農藥組合物,由氟蟲腈與高效氯氟氰菊酯組成,氟蟲腈與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比例(按質量)在1∶10-10∶1之間。
2.權利要求1中提及的組合物,實際應用時製成不同的應用劑型,包括乳油,微乳劑,水乳劑,懸浮劑,可溼性粉劑。
3.權利要求1中提及的組合物,氟蟲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二者累積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間。
全文摘要
該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由氟蟲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組成,用於防治農業上的害蟲。尤其適合用於防治危害水稻的稻縱卷葉螟。
文檔編號A01P7/04GK1947514SQ20061014600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5日
發明者羅才宏, 朱衛鋒, 鄭豔, 朱麗萍, 王昝暢, 孔健, 王新軍 申請人: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