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遭校園霸凌(無法忍受校園霸凌)
2023-09-13 19:06:53 3
一切等待,因為值得。2019年10月25日,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全國上映。電影上映首日票房破億,上映三天票房突破五億,豆瓣評分高達8.5分。片中,擁有影后頭銜的周冬雨,演技自是越來越穩,無可挑剔。熒幕首秀的四字弟弟更是給觀眾帶來了許多驚喜,恰到好處的眼神,混不吝少年的不羈……
這不僅是一部校園題材電影,更是一部現實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少有人關注的「校園霸凌」事件,角落裡的暴力,是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無法擺脫的陰影。
周冬雨飾演的優等生陳念與易烊千璽飾演的小混混小北,不經意間相遇,命運從此相連。陳念和小北的相遇、相守、成全彼此的情誼,會讓你不自覺地跟著流淚,哭到不能自已。不過,說法君還是堅強地擦乾眼淚,決定為大家普及片中存在的幾個法律問題。
老規矩,普法前先回顧一下劇情。本文劇透程度極低說法君已嚴格把控,更多劇情大家還是要去電影院觀看正片滴~
一場校園墜亡事件改變了幾位少年的命運。復讀學校的高三學生胡小蝶(張藝凡 飾)時常遭受同學魏萊(周也 飾)等三名女生的毆打、捉弄、侮辱……沒有人站出來幫她。胡小蝶曾問陳念(周冬雨 飾)「為什麼你們都不站出來」,之後便從教室外的陽臺跳了下去。
胡小蝶跳樓身亡,陳念將自己的校服外套,蓋在了她身上,正是這一舉動讓她成為校園霸凌的下一個目標。同樣的毆打與侮辱在陳念身上重現:無緣無故的挨打、被推下樓梯、被扒光衣服拍裸照、被惡作劇……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在一切似乎都黑暗無光時,小北(易烊千璽 飾)出現在陳念的生命裡,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希望和依靠。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要記得仰望星空,陳念向警方揭發了魏萊等人對胡小蝶和自己的所作所為。那麼,作為校園霸凌的施害者,魏萊等施暴學生是否需要為胡小蝶的死承擔法律責任嗎?
我們邀請到到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律師一起為大家講解電影裡的法律問題。
魏萊等施暴學生是否需要為胡小蝶的死承擔法律責任?
魏萊等人的行為涉嫌構成侮辱罪,是否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根據他們的實際年齡判斷。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胡小蝶在學校長期受到魏萊等人的欺負侮辱,最終選擇跳樓自殺,屬於情節嚴重的情形,同時,根據《刑法》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魏萊等人年滿16周歲,就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構成侮辱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如果魏萊等人不滿十八周歲,即使構成犯罪也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如果魏萊等人屬於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情形,也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因欺凌同學,復讀的魏萊差點失去高考的機會。她找到陳念,想讓她不再追究。兩人交談時,在魏萊的言語刺激下,陳念失手將魏萊推下了階梯,魏萊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生命會戛然而止。長期遭受魏萊欺凌的陳念,失手殺死魏萊的行為,在法律上該如何定義?
陳念失手殺死魏萊的行為,在法律上該如何定義?
陳念的行為涉嫌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過失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行為。劇情中陳念的過失行為屬於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情況。
如果陳念已滿十六周歲,就應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刑法》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陳念不滿十八周歲,即使構成犯罪也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我喜歡一個人,想給她一個最好的結局」。為了保全陳念,小北轉移、掩埋了魏萊的屍體,幫陳念逃避查處,虛假陳述自己殺死魏萊。「你贏了,我就沒有輸」,小北決定替陳念承擔一切。那麼,小北的一系列行為在法律上該如何定義?
小北幫陳念轉移、掩埋屍體、替陳念頂罪的行為在法律上該如何定義?
小北的行為涉嫌構成包庇罪。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機關作虛假證明,為其掩蓋罪行,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
包庇罪必須滿足明知是犯罪的人仍然實施包庇行為,所包庇的對象是依照《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人。
小北明知陳念失手殺死了魏萊,卻對公安機關謊稱是自己殺人,其虛假陳述,作假證明包庇陳念的行為已觸犯《刑法》,如果小北已滿十六周歲,就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規定,構成包庇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小北不滿十八周歲,即使構成犯罪也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胡小蝶跳樓身亡後,學校很快在教室外的陽臺上加裝了護欄。施暴者的父母得知孩子欺凌同學後,對孩子拳打腳踢,魏萊的母親甚至包庇縱容魏萊的錯誤。校園霸凌的受害者陳念,母親長期在外地打工躲債,對她的遭遇卻毫不知情。那麼,面對校園霸凌,我們究竟該怎麼做?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
如果遇到突發的校園霸凌,要儘快逃離,立刻向最近的人群跑去,並大聲呼救。對於已經遭遇校園霸凌的學生,應及時向家長、老師、學校或公安部門反映,不能選擇沉默和忍受。當校園霸凌已經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要及時報警。如果你看到同學正在遭受校園霸凌,你應該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學校尋求幫助,如果遭受暴力欺凌者受傷嚴重,則應立即報警。
學校針對校園霸凌行為, 應建立一套預防、制止霸凌及事後處罰機制,與當地公安部門聯合,進行定期排查和打擊。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聯合最高法、公安部等八部門印發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建立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時報告制度,一旦發現學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學校和家長要及時相互通知,對嚴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並迅速聯絡公安機關介入處置。
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等政府部門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的學生,應登記在案並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要時轉入專門學校就讀。對構成違法犯罪的學生,根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置。相關政府部門要完善規制的依據,不斷完善現有法律、推動專門立法。比如,2013年日本出臺的《校園霸凌對策法》與2010年美國新澤西州通過的《反霸凌法》等都是專門的法律。
校園霸凌的發生也有家庭的原因,家庭對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為家長一方面要關心愛護孩子,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校園霸凌問題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中既有校園管理的原因,也受教育、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需要全社會廣泛關注,綜合多種力量治理。
小北曾對陳念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的少年意氣固然感人可貴,可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要做的是零容忍,需要的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無法告訴少年們如何「長大」,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營造一個儘可能沒有波折的成長地。面對校園霸凌,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敢站出來,當每一個人都貢獻力量,我們就能保護少年,保護世界。
在很多人眼裡,《少年的你》也是一部普法電影,它讓我們意識到校園霸凌的存在和嚴重程度,以及學校、家庭、社會、法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缺口之處。希望以後能在影院看到更多這樣值得我們深思的影片,共同促進法治的不斷完善。
來源 | CCTV今日說法(cctvjrsf)
,